APP下载

美国大学城:出世者的天堂

2009-07-24

世界教育信息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学城城镇毕业生

张 鹤

美国的大学城是一种独特的居住区。它以校园为核心,园内林立的音乐厅、博物馆、体育馆、园景庭院和丰富的生活元素令人津津乐道,也使喧嚣的都市相形见绌。清幽的公园、时尚购物娱乐区与历史古迹在这里得到完美融合。

大学城的人口构成自然也与众不同。这里多是文化层次较高的青年。与类似规模和临近的非大学城镇相比,大学城更加多样化,更加国际化。

低廉的房租、便捷的交通,大学城里一应俱全,用一句话概括:虽是繁华的都市,却有小城镇般的恬逸生活。

“正是这些特点吸引了我。”布莱克·冈布莱切特说,他著有《美国大学城》一书,“我喜欢这种结合了各方特色的生活。”

《美国大学城》一书论述了大学城的特色,例如大学城的产生以及现况。作者冈布莱切特现在是新罕布什尔大学地理系副教授。1977年,他作为大学新生来到堪萨斯大学,初到大学城时他就觉得这里与众不同。劳伦斯大学城至今仍是他非常喜欢的大学城。在劳伦斯大学城的那段时间里,他参加了学校电台的工作,还和几个朋友在合租的学生公寓同住过一段时间。他还记得有一次,一位室友在洗一个星期积攒下来的脏盘子时,水池里居然漂上来一只死老鼠。这些都是学生合租生活的魅力。

1986年,闲来无事,他故地重游,回到了劳伦斯。他现已不是学生,置身大学城中,反倒觉得有些不自然,但他对这里的喜爱却丝毫未减。读研究生期间,他在俄克拉荷马州的诺曼住了5年。据他回忆,在这里,你可以是一个素食主义者,而绝没有人嘲笑你;你可以出席各系联谊聚会,那就像小型联合国会议;在周末,可以看看强大的俄克拉荷马大学橄榄球队的比赛或者听听世界级歌剧演唱家的表演。

大学城的一次巨大演变也使其魅力进一步显现出来。冈布莱切特说:“20世纪60年代出现逆主流文化以前,学生们毕业后通常就会离开大学城。”然而,一旦毕业生打算逗留一段时间,大学城就成了毕业生的避风港,对那些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毕业生是如此,对那些有才干的毕业生也是如此,例如滞留者中一些人就在乔治亚州把音乐产业做得如火如荼。

据冈布莱切特统计,美国约有300座大学城。他对大学城有一个广义的定义:“只要高校的文化对某地区的风气有着主导影响,那么其所在城市就可称为大学城。”高校和教育类企业是大学城的最大雇主。由于学生一般占当地人口的20%以上,所以大学城人口的平均年龄较低。在他深入研究过的59个大学城里,人口的平均年龄才25.9岁,这比类似规模城镇人口的平均年龄要低10岁。

大学城的居民比其他城镇居民收入更高,由于大学学习和工作的短暂性,他们大多租房而不买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更左倾,他们通常会合租住房,步行或骑自行车去上班,他们也多喜欢收听公共调频。

冈布莱切特几年前惊奇地发现,大学城如此独特,却还没有人对大学城进行专门研究。“这特别令我费解,”他说,“大学城不应该是个不引人注意的主题。”

对此,他的看法是,大学城本身就处于学术文化之中,“自称是大学城问题的专家,很可能会迎来一个学术上的死亡之吻”。他还发现,有些从大都市来到大学城的学者,只有准备返回大都市的时候才会离开大学城,他们通常“就是意识不到大学城有什么不同之处”。

冈布莱切特调查了包括公立研究型大学、赠地学院、私立文科学院、地区州立大学、教会学院、历史上的黑人学院在内的各类高校所属的城镇,并从中发现了这些城镇的不同点。比如,农业教育的衰落使赠地学院成为当地的龙头,这些学院仍然保持着与当地农业发展的紧密联系,并且赋予其所在城镇与众不同的特征。这些地区往往更加崇尚科学,因而当地居民比那些著名大学所坐落的大学城的居民更保守。虽各自迥异,但总体看来,所有大学城都构成了一种“人文群岛”,形成了一种文化高度融合的区域。

由于多种原因,冈布莱切特认为大学城总的来说是一种“美国现象”。在欧洲,先有城市的发展,随后才建起大学。在美国却不同,许多城镇围绕着大学发展起来。美国幅员辽阔,人口兴旺,各种力量促成了众多大学的建立,其中有一股力量就是美国的宗教多样性,许多教会都创办了自己的院校。

许多美国大学坐落在乡间也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剑桥大学是欧洲为数不多坐落在乡村间的著名大学,正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在波士顿郊外建立了哈佛学院,随后哈佛毕业生又仿照哈佛学院创立了其他许多学院。

美国城镇发展的核心宗旨是“有大学,社区才完整”。为此,地方长官为大学城提供大量的廉价土地。冈布莱切特还说,有时某些地方长官,例如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和堪萨斯州劳伦斯市的地方长官不惜花重金,甚至还买通了其他城镇的地方长官,就为了让校园在当地落户。

大学城里可能会有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学生联谊会区、妇女联谊会区,还有大学教职工较为集中的舒适住宅区,不同大学城的不同特色也多有其历史渊源。冈布莱切特还注意到,二战后的学生潮使学生房屋租赁业务蒸蒸日上。正是那时猛增的住房需求,造就了学生居住区的许多典型景观:破旧失修的学生廉租房、门廊里的破床、停在草坪上的二手车,还有头天夜里学生扔的空啤酒罐。

冈布莱切特说,大学城可能一直会像他书中一些章节标题描述的那样,“大学城的居民与师生之间的对抗”、“高科技殿堂”(这主要是指大学城逐渐成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招募员工和安置员工的理想场所)、“体育馆文化”和“出世者的天堂”。

(编译自《美国高教纪事报》,2008年9月12日,原文作者为Peter Monaghan。)

责任编辑 邓明茜

猜你喜欢

大学城城镇毕业生
汤韵旋诗词三首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遵义大学城:“独木”变“森林”
广州大学城十年破茧大变身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