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中花名释义的比较研究
2009-07-24由真珍
一
本文选取了影响较大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缩印本 以下简称《规范词典》),《新华字典》(以下简称《新》)三部辞书,从中搜集了大量花名进行花名释义的比较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花名词条为基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新华字典》在此基础上与之相比较,根据三部辞书中各自的不同释义,找出其中较为突出的差异点进行比较分析。
二
语文词典的释义内容要以日常感知义为主,释义要平白,晓畅,但并不是放弃词典释义的科学性、完备性。释义是词典的生命线,而鲜活的生命离不开以科学、准确、完备为准则的大动脉。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黄侃在他的《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中说“小学之训诂贵圆而经学之训诂贵专”。这里的“圆”指的就是圆通、完备、全面、系统;这里的“专”指的就是专门、具体、集中、个别。圆与专用到花名释义中,就是花名释义的科学性、完备性以及花名释义的独特性。
㈠花名释义的科学性
花名即泛指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名。首先,列举的花名必须是植物。第二,必须有观赏价值。也就是说在词典中找到的“花名”是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名即可。通过以上的定义,我们来看一下三部辞书关于花名释义的科学性的体现。
1.标记的科学性
⑴观赏性标记。
《现汉》、《规范词典》、《新》同时收录的花名有19个。这19个花名在不同辞书中做了观赏性标注的有:
“词典释义的信息结构大致可以认为由两部分组成:核心义(core meaning)和语境义(contextual meaning )前者是释义中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信息成分,后者则表示呈现核心义的各种不同的情景以及对呈现核心义方式的各种制约因素。”而花名释义中观赏性的标注,正是呈现核心义的一种情景以及呈现花名核心义的方式。语义情景并不对词义起概括作用。它对词义发挥强化、限制和/或补充功能。“词义情景以标注语的形式出现。如果这些标注语能够单独作为解释性释义出现,并与核心义重叠,它们就不用出现于括号之中,而是直接用作释义。”就像花名释义中的观赏性标注,不放在释文前或后的括号中,而是在释义中出现。在词典释义中是否应该提供标注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起到限制、加强或补充核心义的作用,是否使核心义项更加具体化。标注语应该能够增强语篇的生成和理解,强化词典的使用,促进文化之间的交际。所以花名的释义对其进行特别的观赏性标注,起到强调、补充、限制核心义的作用,对于合理理解花名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对花名进行观赏性标注是合理的、科学的,而上表中《新》显然做地不够完美,在今后的修订工作中需要注意。
⑵易错处及特殊花名释义的标记。例如:
通过列表可以看到“连翘”的“翘”在这里有异读,但大部分读者一般情况下不能注意到这一点,所以《规范词典》作了这项工作,让读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与词典编纂的目的之一规范语言的使用不谋而合。
“词义的标注既是为了明确词义,也是为了限制词义。因为词义标注有这种特殊功能,语文词典才广为采用。词义标注既不能画蛇添足,也不能削足适履,更不能缺失。通过释义词义自明的义项一般不用加注,但释义不足以表明词义范围,释义所指并不十分明确的义项则必须加注。”当然,像马醉木、夹竹桃这些有毒的花名,如果做了毒性标注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警惕。但这一点是三部辞书都忽略的问题,应该加以改进。花名释义的范围以及释义中的其他提示都应该加强,而不能忽略其特殊方面,标注药用价值、香料作用、毒性特色,甚至是伤害性,都是花名释义不可或缺的方面。
㈡花名释义的完备性
义项设置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词典学的重要问题,语文辞书编纂中义项的设立是一个很灵活的问题,很多时候义项分合的处理,主要由所编辞书的规模,功能和性质决定。在三部字词典中这一方面做的最好的是《现汉》,可以从这三部辞书共同收录的19个花名名词查看它们的义项设置问题,《现汉》几乎每一个花名词条都分了两个义项,都把“某花的花名”作为一个独立的义项,让整个花名释义看来更清楚明白。很多植物的名称都是以部分带整体,花名也不例外,但更多的花名是以植物本身的名代替的。所以如果不将这一项单独列出,就会使得花名释义不完备。义项的建立是词典编纂的关键,一部词典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义项的释义。“义项是客观存在的,词典编纂者应该揭示出这个存在。”“词典义项的完备概括,是所建立的词义义项体系及其所辖每一义项,从训释到结构排列,都应当是比较完整浑然一体的。义项完整既是义项概括的出发点,又是义项概括的结果。”)所以词典在花名释义中不仅要注意到义项的释义内容,同时要注意到义项的排列。
1.花名释义的义项设置问题。
如,梅的释义就是这一问题的反映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表中对词条释义的义项训释及结构排列,在《新》中对梅的释义有3个义项,将梅的果实作为一个独立的义项。从生活现实的角度考虑,人们确实称梅的果实为梅,所以梅的第三个义项“③梅的果实。”是应该存在的,也应该独立存在,符合词典释义的完备性要求。同时三部辞书对花名的释义也应引发我们对义项结构排列的思考,究竟是古义在前还是今义在前呢?很多词典学的专家们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词典的义项排列应该以今为主,今义应该在前,所以《规范词典》和《新》的义项排列就显得不合时宜。一般表名物的词作为指示整体对象的代表,在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中有表示所指对象不同、数量范围、不同部位方面,不同的具体对象的作用。人们在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中可以区分出这些不同的情况,当这种区分对社会生活、对思想表达、对阅读理解、对交际交流显得必要时,词典会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这种要求,将这些特指的不同意义分立义项。对花名的释义像上表所列的“梅”的释义,就是这一方面的体现。不同的部位,不同的语境,同一个花名,可以代表花的不同部位。
2.花名释义中的义项缺失。
词典释义过程中存在义项缺失问题,很多义项无法在语文词典中全部呈现,《现汉》、《规范词典》、《新》三部辞书就不同程度上存在这个问题。
《规范词典》在义项的完备性方面做的最好,以今义为主,并不代表可以省略古义,古义也是词条义项的一部分,义项缺失就不能满足人们对词义的理解。词义的完备性是词典释义的一个标准,使词典释义做到科学完备是词典编纂的基本要求。《规范词典》、《现汉》、《新》这三部辞书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应用很广,所以对于常识性词汇应该都有。而且义项概括的标准有两个:全面性与准确性所谓义项概括的全面性就是要求所有在辞典目标语言范围内存在的义位以及按辞典要求应予收入的词素义,都应该作为辞典义项完备地列出。所以根据这些要求,很多义项尤其是大家熟知的义项即使是古义也应该收入。
结论
三部字词典做了花名释义的工作,使人们了解到各种花的基本情况,也让我们了解到花名释义在语文词典中存在的问题。语文词典在花名释义中存在很多问题,花名在语文词典中释义语言不够简单晓畅,进入共同语的花名也没有全部收录。释义过程中没有完全按照科学性、完备性的原则进行。所以在今后的词典修订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2]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5.
[3]新华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由真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