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十中国工人受困波兰首都

2009-07-23

环球时报 2009-07-23
关键词:劳工大使馆波兰

本报驻波兰特派记者 金 钊 本报记者 李 虹 王跃西

由于与中国和波兰的劳务公司发生纠纷,连日来,数十名中国工人受困波兰首都华沙。失去生活来源的工人集结在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外,抗议受到雇主欺骗,要求支付被拖欠的工资以及返回国内的机票。《环球时报》记者从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处了解到,使馆对此事十分重视,正在敦促当事各方尽快解决劳工滞留问题。此前,在罗马尼亚也发生过数百中国劳工因与中介公司发生纠纷而滞留事件,中国学者提醒,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前往东欧国家务工要谨慎。一旦发生纠纷,一定要冷静理智,不能做出违背当地法律的过激行为。

“我们一下飞机就知道受骗了!”何明雄和他的40多名从福建来波兰务工的同乡在中国驻波兰大使馆院墙外见到《环球时报》记者后着急地讲述了他们的经历。根据工人们的介绍以及他们向记者出示的材料,这40多名福建工人在向福建一家海外劳务中介公司——福建合力(Heyly)海外劳务中介公司交纳了几万元人民币的中介费后,于今年3月来到波兰首都华沙。雇用这些工人的是波兰一家名为V-Agra的建筑公司,该公司隶属波兰最大的房地产建筑公司J.W.Construction。雇用期为两年,合同期满后还可根据双方意愿再延长到3年。

刚到华沙的前两个月,工人们还拿到了工资,但从今年5月份起,工人们就再没有拿到任何工资。在40多名工人决定罢工后,V-Agra公司于7月份解雇了他们。V-Agra公司称,解雇他们的理由是工人干活慢、施工质量差,在波方建筑检查中不能达标。

失去生活来源的工人们从7月13日起在中国驻波兰大使馆门前安营扎寨,进行抗议。他们要求退还中介费、支付拖欠两个月的工资以及返回国内的机票。工人们表示,他们是不得已才到使馆门前讨说法。他们最感到受骗的是,来波兰4个月至今未拿到工作证、居留证和医疗证。“我们又不是黑工,在上工前就应该给这些必需的证件。”《环球时报》记者看到,这些工人都有为期两年的波兰就业签证,每个人也都与波兰公司签订了合同。

目前,中国国内已经派来专门处理此事的工作组。波兰国家劳动监察署也表示本周将介入调查。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对此事非常重视,目前已指派专人负责,愿为中国工人提供临时住处,并正在敦促当事各方尽快处理劳工滞留问题。据记者了解,今年3月份,中国商务部曾两次提醒中国公民,受金融危机、语言文化和对外国人工作许可控制趋严等因素的影响,暂时不要到包括波兰在内的东欧国家务工。

今年2月,在罗马尼亚就曾发生700多名中国劳工与中介公司出现纠纷而滞留的事件。劳工们声称被以各种借口克扣工资。另外,此前也发生过中国劳工在马来西亚、英国和柬埔寨等上当受骗的情况,很多人语言不通,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听信一些花言巧语以为到国外是去“淘金”,糊里糊涂地就成了“黑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劳工输出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遍现象,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劳工冒着风险走出国门十分不容易。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劳工盲目出国导致上当受骗、甚至酿成人生悲剧。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加强对中介公司的管理,其次媒体也要对国外情况进行恰当的、实事求是的宣传。劳工们走出国门时也要准备承担相应的风险——一旦出了问题,应自我组织减少伤害,不能出了事就一味将问题推给社会。”

金灿荣提醒说,目前全球笼罩在金融危机阴影之下,中国的经济和就业形势比一些国家要好,所以国内务工人员不要盲目奔赴外国。尤其是当前,去东欧国家有一定风险,一旦出了事不能感情用事。遇到纠纷问题一定要冷静理智,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猜你喜欢

劳工大使馆波兰
波兰睡眠研究会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网络时代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Writing skills praclice:A postcard from Scotland
波兰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