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声刺穿敌人的心脏
2009-07-23张茜
张 茜
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冀东部队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同志积极主张建立一支专业文艺队伍,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激励斗志。
1943年春,冀东军民经过5年的浴血奋战,冀东的抗日形势好转,组建一支专业文艺队伍的时机已经成熟。这项任务首先落到曾任平西抗日根据地挺进剧社指导员的张茵青和曾经从事过剧社工作的邓子如身上。尔后,刘大为(十三团宣传队队长)、张景福、王维汉等文艺骨干相继调来,又从连队选调来一批较有文化的干部、战士。在华北联大文学院学习过的管桦,在地方坚持工作的罗明、林野、张君如、石更新、田涓等一批女同志也调来了,在部队担任宣传科副科长的舒江(傅敏之)以及北平艺专毕业的美术家安靖也参加了剧社。一时间,剧社热闹起来。4月,戏剧表演艺术家郭东俊和音乐家黄河及美术家尤飞虹从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调到冀东抗日根据地,抗大二分校文工团的田篱(田力)、卜雨、韩大伟等专业文艺工作者也先后调来。汇集到一起的同志这时已有40多人。
1943年7月1日,冀东部队在迁安县西水峪村召开千人大会,宣布剧社正式成立。因为剧社活动在敌人心脏,所以剧社被命名为“尖兵剧社”。为了迷惑敌人,剧社代号为“二○三”部队,成为冀东部队的第一支文艺团体。
张茵青担任了剧社第一任社长,郭东俊任指导员,黄河任音乐队队长,田力任戏剧队队长,安靖任美术组组长。成立的当天晚上,他们就在西水峪西山坡搭起了舞台,点起汽灯,挂起了有“尖兵剧社”4个大字的大幕布,举行了首场演出。演出节目有活报剧《参加八路军》、独幕话剧《糖》、合唱《中国共产党怎么样》、《子弟兵进行曲》和管桦词、黄河曲的《七月进行曲》以及田力词、黄河曲的《拥军爱民对唱》。演出非常热烈,台上台下交织着歌声、掌声和笑声。八路军剧社的第一次演出轰动了冀东抗日根据地,也大大鼓舞了广大抗日军民的斗志。
首次演出后,剧社跟随部队挺进滦东地区,投入到恢复基本区、开辟新地区的斗争之中。每次演出,台下总是人山人海,乡亲们奔走相告,十里八村的人都赶来观看。
在尖兵剧社的宣传影响下,不少知识分子和青年男女纷纷要求参军打日本鬼子,有的还报名参加剧社,早期毕业于北平艺专的耿介就是这时来到剧社的。他熟悉民族民间音乐,能出色地演奏笙、管、笛、箫、二胡、琵琶、三弦等多种乐器。
这年秋天,晋察冀军区文艺科科长、抗敌剧社副社长、华北联大文工团团长黄天被调来任尖兵剧社社长,抗敌剧社音乐队副队长、音乐教员今歌调来尖兵剧社任音乐队队长。康占元、周苏、李碧冰等也由抗敌和挺进剧社调来尖兵剧社。不久,北平燕京大学毕业的小提琴家周方和来自敌占城市的纪良、詹真辉、刘北鲁等具有专长的艺术人才也先后来到剧社。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秋天来临,地里庄稼收割了,依赖青纱帐与敌周旋的隐蔽环境消失了,敌人的报复“扫荡”开始了。剧社不得不化整为零,分散下到部队里,开始了游击生活。1945年7月4日,尖兵剧社和长城剧社在遵化杨家峪战斗中遭敌伪重兵突然袭击。黄天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掩护大家突围,被敌人重重围困在村中。黄天知突围无望,将身上的文件烧毁之后从容饮弹自尽。同役壮烈牺牲的还有今歌、通讯员杨子臣、炊事员朱春林,来剧社不久的女战士杨素兰也牺牲在敌人的刺刀之下。
这一年,剧社行军3600里,直接参战8次。长城内外、燕山脚下,滦河两岸、渤海之滨,到处都留下了尖兵剧社文艺兵的足迹!
(责编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