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谈逆向思维

2009-07-23毛国永

物理教学探讨·高中学生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电势微粒木块

毛国永

逆向思维就是在分析、处理问题时,从习惯思维(正向思维)相反的方向去探索、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使我们另辟蹊径,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一、反弹琵琶

解决物理问题时,一般总是从条件出发按照习惯思维模式进行正面的思考。这对解决大多数问题是有效的,而对某些特殊问题,若一味地进行正面顺向思考,思维往往会受阻。此时,若能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从反面入手进行思考,常常能出奇制胜。

例1 用一轻弹簧把两块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块连起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问:至少应在上面的木块上加多大的压力才能使撤去此力后,上面的木块反弹过程中,恰能将下面的木块提起。

分析 本题用常规方法求解很繁杂,这里采用逆推法。若在轻质弹簧上端连结一物体,再用力F向下压,则松手后弹簧的伸长情况与用同样大小的力F拉弹簧,所产生的情形相当。反之,当我们用力F向上拉弹簧,松手后弹簧缩短的情形,效果上相当于用同样的力压缩弹簧的情形,由弹簧的可逆性,不难求出F=(m1+m2)g。

二、过程反演

物理学中不少现象存在可逆性。对于有的问题,如果正向思维遇到困难,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可逆性(如运动可逆、光路可逆、电路可逆等),将过程进行反演,利用逆向思维求解。

例2 如图2,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长为L,两板间距为d。现将一带电微粒(重力不计)从下极板的左边缘斜射入电场中,结果带电微粒刚好从上极板的右边缘射出。试确定带电微粒射入电场时,速度方向与下极板的夹角θ应是多少?

逆向思维就是在分析、处理问题时,从习惯思维(正向思维)相反的方向去探索、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使我们另辟蹊径,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一、反弹琵琶

解决物理问题时,一般总是从条件出发按照习惯思维模式进行正面的思考。这对解决大多数问题是有效的,而对某些特殊问题,若一味地进行正面顺向思考,思维往往会受阻。此时,若能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从反面入手进行思考,常常能出奇制胜。

例1 用一轻弹簧把两块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块连起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问:至少应在上面的木块上加多大的压力才能使撤去此力后,上面的木块反弹过程中,恰能将下面的木块提起。

分析 本题用常规方法求解很繁杂,这里采用逆推法。若在轻质弹簧上端连结一物体,再用力F向下压,则松手后弹簧的伸长情况与用同样大小的力F拉弹簧,所产生的情形相当。反之,当我们用力F向上拉弹簧,松手后弹簧缩短的情形,效果上相当于用同样的力压缩弹簧的情形,由弹簧的可逆性,不难求出F=(m1+m2)g。

二、过程反演

物理学中不少现象存在可逆性。对于有的问题,如果正向思维遇到困难,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可逆性(如运动可逆、光路可逆、电路可逆等),将过程进行反演,利用逆向思维求解。

例2 如图2,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长为L,两板间距为d。现将一带电微粒(重力不计)从下极板的左边缘斜射入电场中,结果带电微粒刚好从上极板的右边缘射出。试确定带电微粒射入电场时,速度方向与下极板的夹角θ应是多少?

分析 乍看此题,已知条件少,而且属于斜抛问题,况且斜抛运动在高考中不作考试要求,但利用运动的可逆性,求解则十分简捷直观。

设微粒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v0,电场强度为E,若将微粒从上极板右边缘以v0cosθ沿板水平射入,带电微粒在电场中做的是类平抛运动,如图3,此时的运动与原题的运动显然是可逆的。又设微粒在电场中运动需要时间为t。

则L=v0 cosθt①

v0sinθ=t ②

d=t2③

联立①②③,得tanθ=,θ=arctan。

三、逆向转换

逆向转换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利用逆向思维,把试题所述的情景转换为我们熟悉的物理情景,再进行具体求解。常见的有运动的逆向转换(如本文例2)、光路的逆向转换、结论的逆向转换等。

例3 质量m=10 g的子弹,以v0=400 m/s的速度水平射入一固定木块,穿出后的速度v=100 m/s。若将该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要使子弹仍以v0的速度水平射向木块,且要穿过木块,试求木块质量M的取值范围。

分析 由于子弹穿过木块后,与木块的速度不同,讨论起来较麻烦。如果逆向转换,先讨论子弹射不穿木块的情况,由于这种情况中子弹、木块的末速度相同,因此讨论起来比较简单。

因水平面光滑,故子弹、木块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又由于子弹射不穿木块,子弹、木块系统消耗的机械能一定大于mv20-mv2,于是有

mv=(m+M)vt,

mv20-(m+M) v2t>mv20-mv2

由以上两式可得

M>-m=-0.01kg=0.15 kg

因为M>0.15 kg时,子弹射不穿木块,所以,M≤0.15 kg是本题所求的取值范围。

四、反证归谬

从思维方法的意义上来说,反证法就是一种特定的逆向思维方法。通常,反证的基本方法是这样:(1)反设,根据原命题提出与它对立的反命题;(2)归谬,即从假设的反命题出发,运用已知条件、物理规律进行分析推理,论证反命题不成立(不正确);(3)结论,即肯定原命题成立(或正确)。

例4 半径为r、电阻为R的闭合金属圆环垂直磁场放置,磁感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即B=kt,图4中C、D所对圆心角为90°,试确定C、D之间的电势差UCD?

分析 用计算直接求UCD也可,但常会算错。如用反证法,则很方便。在图中左边的圆环上任取一点A,先假设D点电势比C点高(提出反命题),则A点的电势就比D点高,而C点的电势就比A点高,这样就会得到C点的电势反而比D点高了,这就与原先的假设相矛盾(归谬),可见上述反命题不成立;同理可证C点电势比D点高也不可能。因此,只能得出UCD=0的结论。

五、执果索因

执果索因就是先假定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由此出发,利用一定的物理知识,推导出符合题设物理模型的条件。这样把结论转化为判断条件(推理的每一步均可逆),以此判断所证结论确实成立。

例5 长度为L的橡皮带,一端拴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为中心,使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若橡皮带每伸长单位长度产生的弹力为 f,试证明橡皮带的张力为F=。

分析 假设所证结论正确,则将F=展开,逐步上溯得Ff-Fmω2=mω2fL,Ff=mω2fL+Fmω2,F=mω2L+=mω2L+,由题意知f=k,故F=mω2(L+ΔL)。上式正是反映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橡皮带的张力提供的,物理意义明确且步步可逆,所以得证。

六、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就是改变问题中不同事物的主次地位,把原来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事物突出来,成为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例6 一人站在车厢中向左推着车厢侧壁,车厢向前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试判断人对车厢做功的正负。

分析 因为人对车厢的作用力有手的推力和脚的压力、摩擦力,其中压力不做功,但脚的摩擦力方向如何?手和脚的作用力哪个大?一时难以看出。因此,先思考一个相反的问题,即判断车厢对人做功的正负,因为人做加速运动,车厢对人做正功,且人和车厢之间没有相对位移,人对车厢做的功与车厢对人做的功大小相等,一正一负,由此即可推知,人对车厢做负功。

分析 乍看此题,已知条件少,而且属于斜抛问题,况且斜抛运动在高考中不作考试要求,但利用运动的可逆性,求解则十分简捷直观。

设微粒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v0,电场强度为E,若将微粒从上极板右边缘以v0cosθ沿板水平射入,带电微粒在电场中做的是类平抛运动,如图3,此时的运动与原题的运动显然是可逆的。又设微粒在电场中运动需要时间为t。

则L=v0 cosθt①

v0sinθ=t ②

d=t2③

联立①②③,得tanθ=,θ=arctan。

三、逆向转换

逆向转换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利用逆向思维,把试题所述的情景转换为我们熟悉的物理情景,再进行具体求解。常见的有运动的逆向转换(如本文例2)、光路的逆向转换、结论的逆向转换等。

例3 质量m=10 g的子弹,以v0=400 m/s的速度水平射入一固定木块,穿出后的速度v=100 m/s。若将该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要使子弹仍以v0的速度水平射向木块,且要穿过木块,试求木块质量M的取值范围。

分析 由于子弹穿过木块后,与木块的速度不同,讨论起来较麻烦。如果逆向转换,先讨论子弹射不穿木块的情况,由于这种情况中子弹、木块的末速度相同,因此讨论起来比较简单。

因水平面光滑,故子弹、木块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又由于子弹射不穿木块,子弹、木块系统消耗的机械能一定大于mv20-mv2,于是有

mv=(m+M)vt,

mv20-(m+M) v2t>mv20-mv2

由以上两式可得

M>-m=-0.01kg=0.15 kg

因为M>0.15 kg时,子弹射不穿木块,所以,M≤0.15 kg是本题所求的取值范围。

四、反证归谬

从思维方法的意义上来说,反证法就是一种特定的逆向思维方法。通常,反证的基本方法是这样:(1)反设,根据原命题提出与它对立的反命题;(2)归谬,即从假设的反命题出发,运用已知条件、物理规律进行分析推理,论证反命题不成立(不正确);(3)结论,即肯定原命题成立(或正确)。

例4 半径为r、电阻为R的闭合金属圆环垂直磁场放置,磁感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即B=kt,图4中C、D所对圆心角为90°,试确定C、D之间的电势差UCD?

分析 用计算直接求UCD也可,但常会算错。如用反证法,则很方便。在图中左边的圆环上任取一点A,先假设D点电势比C点高(提出反命题),则A点的电势就比D点高,而C点的电势就比A点高,这样就会得到C点的电势反而比D点高了,这就与原先的假设相矛盾(归谬),可见上述反命题不成立;同理可证C点电势比D点高也不可能。因此,只能得出UCD=0的结论。

五、执果索因

执果索因就是先假定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由此出发,利用一定的物理知识,推导出符合题设物理模型的条件。这样把结论转化为判断条件(推理的每一步均可逆),以此判断所证结论确实成立。

例5 长度为L的橡皮带,一端拴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为中心,使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若橡皮带每伸长单位长度产生的弹力为 f,试证明橡皮带的张力为F=。

分析 假设所证结论正确,则将F=展开,逐步上溯得Ff-Fmω2=mω2fL,Ff=mω2fL+Fmω2,F=mω2L+=mω2L+,由题意知f=k,故F=mω2(L+ΔL)。上式正是反映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橡皮带的张力提供的,物理意义明确且步步可逆,所以得证。

六、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就是改变问题中不同事物的主次地位,把原来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事物突出来,成为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例6 一人站在车厢中向左推着车厢侧壁,车厢向前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试判断人对车厢做功的正负。

分析 因为人对车厢的作用力有手的推力和脚的压力、摩擦力,其中压力不做功,但脚的摩擦力方向如何?手和脚的作用力哪个大?一时难以看出。因此,先思考一个相反的问题,即判断车厢对人做功的正负,因为人做加速运动,车厢对人做正功,且人和车厢之间没有相对位移,人对车厢做的功与车厢对人做的功大小相等,一正一负,由此即可推知,人对车厢做负功。

猜你喜欢

电势微粒木块
第五节:《电势差》学案设计
大峡谷历险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电场中能量问题的处理方法
用电势分析法解含容电路问题
化学问答
“电势和电势能”学习指导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