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堂大人生:《透视课堂》的启示
2009-07-22陶志琼
陶志琼
《透视课堂》是一本在美国深受欢迎的有关课堂教学的畅销书,多次修订再版,现在已出到第十版,一直盛销不衰,被数以百万计的教师奉为进行课堂教学的经典参考读物。但愿在中国也有数以百万计的教师从中受益。
《透视课堂》第十版由14章构成。第1章探讨的是课堂观察者如何收集和了解有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第2章讲的是教师如何对学生形成和交流恰当的期望;第3章关注的是如何营造温馨而友好的课堂氛围;第4章探讨了处理课堂发生的不良行为的各种方法;第5章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学生的动机进行了探讨;第6章考察了生—生交流及良好学生集体的问题;第7、8两章探讨的是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各种不同的学习需要以及如何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第9章探讨课程计划问题,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作出评判;第10、11章考察了教授知识的最佳方式;第12章对主动教学和建构主义学习观进行了探讨;第13章探讨的是技术在课堂学习和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第14章探讨了许多教师弃教原因及优秀教师成长秘诀。
由于翻译《透视课堂》第十版,我算是中国大陆最早的中文版读者之一。我便把对课堂的感受器开足了马力,把对课堂的想象的翅膀张到了最佳状态,把对课堂的思想表达记录如下。我想,如果你有幸阅读了《透视课堂》第十版的中文版后,你一定会有比我还要丰富的体会,会有比我还要大的收获!
一、课堂是什么?
课堂是什么?不问你这个问题时,你恐怕还知道答案,一问你可能反而糊涂了。正因为你不知道课堂到底是什么,你才会满心期盼地踏进课堂。
课堂是什么?你可能说:“你别问我这个问题,一问我就来气。”正因为你知道了课堂是什么滋味,你便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离课堂,因为课堂是让你欢喜让你忧,让你平添许多愁的地方;课堂是造就了圣人也造就了俗人的地方,是造就了天使也造就了恶魔的地方。
课堂是人的课堂。有人在,才有课堂之说。谁在课堂、谁能在课堂,大有讲究;在课堂上讲什么课程、学什么课业,大有讲究;在课堂上用什么方式来讲课程、来学课业,也大有讲究;在课堂上营造什么样的气氛来讲课程、学课业,还是大有讲究的。
课堂是麻烦之地,课堂是是非之地,课堂是苦恼之地,课堂是期盼之地,课堂是起步之地,课堂是复杂之地,课堂是单纯之地,课堂是合作之地,课堂是孤军奋战之地,课堂是群星璀灿、群情振奋、群雄争霸、群策群力、群芳争妍之地,课堂是群起而攻之之地,课堂是让人智商等于一百、情商等于零之地,课堂是造就“活动书柜”之地……
也许在一般人们的眼里,学校的课堂就是一间间教室,是一种地点的指称。老师去学校教书是去教室教书,学生去学校上学是去教室读书。课堂也就是老师教学、学生听课的地方。这样理解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
可不知什么原因,在我的内心里面,在不同的时候想到“课堂”,就可能产生不同的体悟。有的时候,一想到“课堂”,原本波平浪静般的心灵一下子就如同看到了波涛滚滚、汹涌澎湃的大江大海,跟着翻腾起来,再也平静不下来了,或是被其波涛滚滚、汹涌澎湃的壮阔而感动、而自豪、而奋勇,或是被其波涛滚滚、汹涌澎湃的气势而吓倒、而自卑、而退缩;有的时候,一想到“课堂”,原本宁静清幽的心灵如同遭受了狂风暴雨的突然吹打与冲刷,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起来,变得筋疲力尽起来,变得沮丧颓废起来;有的时候,一想到“课堂”,原本丰富多彩充满想象与希望的心灵如同来到了一片荒疏没有人烟、没有生机的死亡之谷,变得悲观绝望起来;有的时候,一想到“课堂”,原本枯燥乏味的心灵如同看到了山青水秀的美丽自然风光,顿时变得润朗清新起来,变得情绪饱满起来,变得精神抖擞起来;有的时候,一想到“课堂”,原本贫病交加的心灵如同幸遇了美味佳肴、良医良药,一下子变得健康起来,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其实,课堂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能够体味到五味人生的场景。我们随“课堂”而狂歌乱舞,随“课堂”而啜泣、而欢笑,随“课堂”而消沉、而沦落,随“课堂”而成长、而升腾……
那么,课堂是造就美好人生的地方,还是摧毁美好人生的地方?对有的人来说,课堂是天堂,是造就其美好人生的地方,获得欣赏,频频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成为竞争的胜利者,荣誉的获得者;对有的人来说,课堂是地狱,是摧毁其美好人生的地方,被贬斥,被数落,成绩总是远远落后于教师与家长的期望,想到课堂就做恶梦,想到课堂就想逃离;对有的人来说,课堂是人间,人间百味,酸甜苦辣麻都在体味,成功与失败,枯燥与生动,无聊与有趣,平和与冲突……平稳人生就是不可能轻而易举获得。
课堂是培养美好人性的地方,还是滋长邪恶人性的地方?课堂是让人走向理解还是走向误解?课堂是让人走向平等还是走向等级化?课堂是让人走向热忱还是走向冷漠?课堂是让人走向积极还是走向消极?课堂是让人走向开放还是走向封闭?课堂是让人走向传统还是走向现代?课堂是让人走向觉悟还是走向麻木?课堂是让人走向多元还是走向单一?课堂是让人走向争斗还是走向和谐?课堂是让人走向真善美还是走向假恶丑?
不管怎样,对于人来说,课堂是复杂难测的、变化多端的。课堂是一个人生修养、人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文化场、对话场、关系场、修养场。
课堂如大海,既有深不可测的一面,也有深而可测的一面;课堂如大海,虽然有涯却看似无涯,虽有彼岸却往往只看得到此岸;课堂如大海,波浪涛天,摇曳多姿,既无定又丰富;课堂如大海,胸怀辽阔,鸥鸟飞翔,视野开阔高远;课堂如大海,洋溢灵光,宝藏无限,谷起潮涌,回味无穷;课堂如大海,吸纳百川,虚怀若谷,生生不息,充满遐思。
课堂如高山,既有伟岸让人仰视的一面,也有低谷山脚让人俯视的一面;课堂如高山,既可能使人由于勇于攀登从而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从而一览众山小,也可能使人由于望而却步从此停滞不前甚至退避三舍。
二、课堂风光在哪里?
要问课堂风光在哪里?首先得问课堂在哪里?人生课堂会在哪里?
课堂在哪里?对于农民而言,课堂在希望的田野上!课堂在哪里?对于工人而言,课堂在希望的工厂里!课堂在哪里?对于建筑师而言,课堂在设计建造的工地里!课堂在哪里?对于父母而言,课堂在家里!课堂在哪里?对于师生而言,课堂就在课堂里!课堂在哪里?课堂在这里,课堂在那里,课堂在人们的劳动里!在人们的心坎里!在人们的希望里!
看来,课堂无处不在,那么课堂风光在哪里呢?
课堂风光在哪里?课堂风光在探索的坎坷路途上!课堂风光在哪里?课堂风光在人情冷暖的交替变换里!课堂风光在哪里?课堂风光在知识漩涡旋出的美丽浪花里!课堂风光在哪里?课堂的无限风光在追求打拼成功之后的喜悦心情里!
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和千变万化的,正如《透视课堂》中所认为的那样,课堂活动具有错综复杂性,课堂里各种各样活动的共时性,课堂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料性,课堂生活具有非间接性(直接性)的特点,课堂生活还具有公开性的特点。课堂参与者(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研究者)是有血有肉的、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现实人,课堂方式既单一又多变,课堂内容既固定又灵活。由于人,便需要各种课堂,特别是人生课堂,可是需要课堂的人又是千人千面、千人千心、千人千思,可谓众人难齐、众口难料、众思难理。复杂多变、变幻莫测是课堂的特质,课堂是质朴的、守成的、粉饰的、思辨的、分析的、批判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心灵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课堂是学会过人生而非过物生和畜生的场所,是开始需要它而为了最终用不着它的场所。课堂是对人之世界和物之世界的理解的场所。
课堂的特质是变,课堂的使命就是应变。应对言语的变、思想的变、情绪情感的变、行为的变;应对内容的变、方法的变、情境的变、时间的变。课堂教师应对学生的变,课堂学生应对教师的变。如果说在今天的课堂中还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话,那就是变化本身这个真理。
课堂就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课堂应该有益于每一个学生,关照学生的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即达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即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独立自主与精诚合作学习,学会共事与单独做事,学会共同生活,能够友好相处,学会自我负责与对人对事对物负责,学会以变应变的灵活生存方式,让学生养成求真、尽善、尽美、求圣、求健与求富的整全心灵。
三、教师“透视课堂”是一种人生态度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课堂既可以说是“周围受敌,四面楚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的,也可以说是“八面玲珑,援助多多”(各种压力变成支持力量)。压力和助力无非是在表明:课堂是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之人以成熟魅力,让不动动起来,让不活活起来,让不灵灵起来的,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课堂里有苦恼和无奈,有希望与绝望,有奋进和退缩,有欢欣与惆怅。总之,课堂,乃人之生命精华展现的小舞台。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在课堂中便是教学者的身份,承担着向学生传递特定知识并让学生掌握的任务,要想完成此任务,就得不断琢磨:如何让学生顺利掌握其所教的知识?何时向学生传授知识最为有效?怎样传授才会最为有效?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如何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恰当的支持?在教学中如何能够因材施教?等等。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在课堂中教师也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承担着琐碎的管理任务。管理任务完成得好,教学效果才可能好,因此教师不得不琢磨:在管理中如何发挥良好榜样作用?如何让学生自己承担起自我管束责任?如何减少课堂的混乱和拖延,如何让课堂秩序井然?如何保持成效显著的学习氛围?如何用肯定的语言描述受人欢迎的行为?如何识别和强化受人欢迎的行为?如何注意课堂表扬和批评的实际效果?如何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一旦上课,如何让学生全神贯注起来?如何保持适当的上课进度?上课期间如何监控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如何定时激发注意力?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如何迅速结束拖得太久的上课?如何处理学生上课期间思想开小差的问题?如何处理学生课堂期间出现的捣乱行为?如何定期对全班进行监控?如何做到忽略细小而且转瞬即逝的不良行为?如何阻止学生持续发生的轻度不良行为?如何处理时间持续较长或干扰大的不良行为?如何进行恰当的直接纠正?如何避免不恰当的直接纠正?
由此看来,对于教师而言,课堂虽小,事儿特多!教师得把“透视”课堂当做一种职业生活态度,才能对课堂驾轻就熟。“走近”课堂,“走进”课堂,为创造理想的课堂而努力,“理想的课堂总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动人的”。理想的课堂乃是人之生命精华展现的舞台,透视课堂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情感的珍视。
“东方有课堂,西方有课堂,此见同:皆以展示和开启智慧为首要使命。东方有教师,西方有教师,此心同,此理同:皆主要在课堂里以完成展示和开启智慧之使命为使命。”亲爱的老师,用你的思想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你的学生去体会身临其境的智慧五味人生吧!
〔《透视课堂》,作者古德(Tmoas L.Good),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育心理系教授;布罗菲(Jere.E.Brophy),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专家、教授。由笔者翻译的《透视课堂》第十版已于2009年1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正如同笔者在《透视课堂》第八版翻译序中所说的那样:“翻译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在刹那间转换成了轻松愉快的幸福感、成就感。由此经历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其实人们理想中的课堂生活并非只有轻松愉快和甘之如饴,也是充满了困惑与争议。”文中所引均出自此书。〕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哲先 朱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