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善讲“群众语言”
2009-07-22吕贇
吕 贇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次语文课评优活动。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参赛选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课堂的教学语言(评价语言、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教师的独白语言)都很华丽,简直就是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的大拼盘,排比的修辞手法更是无处不在。在之后的评课过程中,笔者就这一现象和参赛选手进行了交流,得到的答案惊人地相似: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味”,语文教师也应该有“语文味”,语文教师的语言自然也就应该有“语文味”了。为此,他们在备课的时候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着实下了一番工夫,润色了多次。然而,如此华丽、充满“语文味”的语言又能产生多大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课后问了一些听课的学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说“有点听不懂老师的话”。
笔者不禁想起了曾经阅读过的一则笑话来:从前,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想知道一挑柴禾多少钱,就问樵夫:“其价几何?”樵夫听不懂,但因为自己是卖柴的,就说了柴的价钱。秀才听了以后,想再便宜点儿,就用“挺学问”的话给那挑柴禾找了一堆毛病,末了说:“请损之。”樵夫早就听得不耐烦了,一气之下,挑起柴禾走了。
试问,我们这些满口“语文味”的参赛教师们不正是笑话中那个秀才的翻版吗?众所周知,语言是解决问题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非常重要的桥梁与纽带,我们不但不反对语文教师使用“文”一点的语言,而且十分提倡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但如果“文”得让学生听也听不懂,则不但不能使学生受到教师“文化底蕴”的熏陶与感染,而且会使他们在课堂中如坠雾中。试问,这又谈何课堂的教学效果呢?如果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内心需求去选用他们一听就懂、一看就明、一用就灵的语言,而是为了所谓的“语文味”,为了自己在课堂中的“语言秀”,岂不知,这比那个买柴的秀才对那位樵夫说的话更糟糕。
笔者以为,语文教师要善于讲“群众语言”,不要一味地追求语言华丽,“为语文而语文”,更不要过分雕琢,应从学生的理解角度出发,通俗一点,“群众”一点,一切以学生能够听得懂为基准。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面对的只是一些孩子,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人生阅历决定了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是直观的,抽象深奥、铺排华丽的语言远不如返璞归真、形象生动的描述更能走进他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斯霞老师教学“攀”这个字的情景:她拿起粉笔,边写边教:“山上树木很多,枝枝丫丫的,大手一用力,就攀上去了。”没有华丽的诗句、成语,没有铺排的修辞手法,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适时配以表情、动作、手势,化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乐学,主动识字,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语文味”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讲“群众语言”!
(责任编辑韩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