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关注课堂中的创新思维
2009-07-22孙鸿毅
孙鸿毅
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关键。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生成,始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期“三人行”栏目围绕“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一话题展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活跃甚至跳跃。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教师要使用科学规范的语言,促进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的生成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中蕴含的内容,自然语言的转换生成能力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批改学生试卷的时候,发现不能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做答是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之一。问到学生,学生总是说:“知道意思,但写不出来。”我们在听课中也总能听到教师不规范的教学语言,其实这就是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首要问题。各门学科都离不开术语,术语就是表达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它是人们在研究活动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某些新的属性时,通过归纳概括,抽象为概念而产生的。在自然语言中加入精确定义的术语、符号、公式和图表,描述科学活动的过程,表达和存储科学成果,就构成了科学语言,科学术语、科学公式和科学图表的形成就是人们创新思维的结果。20世纪30年代国际上创立的“术语学”认为:“科学越‘科学,语言在其中的分量越重。”要掌握一门专业,首先必须掌握该专业的语言。课堂教学体现为语言交流和思维碰撞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语言,教学中一定要使用科学的语言,还要注意扩展到其他相关学科,牢记教学语言精确性、客观性、简洁性的特征。
二、教师要注重小实验、小制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高中物理有一节“库仑定律”,其中有一个实验是演示电场对带电小球的作用。由于实验用金属球质量较大,相互作用力不明显,所以演示起来有一定困难。于是,教师设计出了用金属丝缠绕白色包装泡沫块制成金属网带电小球,代替质量较大的金属球。学生用摩擦过的梳子就能使金属网球带电,现象非常明显。学生看后自己就可以制作出来,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有了提高。
同样,在高中物理“电场”一章的教学中,有一个“蹦蹦球”实验:用上下带电的板做成一个封闭的容器,其中装入可带电的小球,当用静电感应起电机在上下两个板加上异种电荷时,就可以使容器内的小球自主地蹦跳起来。这个小实验用到的材料有烟盒、空矿泉水瓶和废锡纸,这三种材料和白色泡沫一样都是生活中的垃圾,却能成为实验器材,这本身就是对学生思维的触动。绕制金属丝球、剪烟盒和矿泉水瓶等都需要耐心和细心,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创新思维是在思考和实践中能体现出来的思维类型,而实践能力正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性层面。因此,多做类似的小实验,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要引领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魏书生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在与学生一起欣赏《荷塘月色》之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自《荷塘月色》发表后,这篇文章被选入多本教科书中,受到很高的赞誉。同学们看看它是否有什么不足之处?”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们思考的热情,学生们都仔细研读课文,希望自己能有所发现。有几个学生就某个词或句子谈了自己的看法。魏老师及时肯定了几个学生的质疑精神,然后说:“余光中先生对这篇文章中的部分内容有与众不同的看法,大家不妨听听,听后请发表你的看法。余光中先生认为《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无论在文字上或思想上都平庸无趣;全文14个比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形象都太俗滥,得来似太轻易。用喻草率,又不能发挥主题的含意以及‘好用女性意象,‘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积极思考,不仅认真分析了余光中先生的批评,还从余光中先生的思维中受到启发,对《荷塘月色》进行了新的、全方位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全班学生再进行交流,表达了各种观点,学生们在质疑、探究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
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魏老师跳出原有的传统的直叙方式,教会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方法;既能审慎思辨,又有求同存异的胸怀。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灵活处理好教科书,既要以教科书为依托,又不拘泥于教科书,从学生实际出发,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为此,教师要营造探究氛围,创新尝试,追求最佳效果,这才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四、教师要关注课堂中的不确定因素,捕捉学生思维中的创造性火花
思维是人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活动。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相异性、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因此,对教师的讲解,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曾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确定情况作过调查,在学科学习上大致包括这些情况:学生提出的一些新概念,教师不知道;解题中学生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教师没有想到;课下把实验器材准备好,但上课时出现故障,实验得不出结果;对某一难点内容解释不清,不知该如何处理;学生对教科书中的文字、语句提出科学性疑问,教师不能回答;教师对扩展知识没有定性把握等。对这些情况,有的教师不予理睬、不知所措或胡乱作答,这就是教师的思维封闭了。教师站在了一个低层次的思维阶段,也就封闭了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随着学生的问题打开思维的空间,即使当时回答不上来,也能鼓励学生找到答案,甚至把问题交给全体学生,大家共同寻找答案,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个教师在教学“磁场”一节时,引导学生做“条形磁铁吸引小磁针”的实验,复习“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但有个学生用条形磁铁的N极吸引住了小磁针的N极,为此向教师提出异议。教师没有否定这个学生的想法,而是趁势向全班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并适时引入“安培分子电流假说”作解答。对课堂的一个小意外,教师没有漠视,而是重组教学内容,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虽然打乱了授课顺序(“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是第三节内容),却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和被肯定的成就感。学生在实验中由有疑到敢问,由敢问到联想,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迁移,这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授课过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者曾国平对创新思维的定义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其实,创新就是思维的一种转换。课堂教学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教师只有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从各个角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样,教师只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就一定能从各个角度捕捉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