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2009-07-21姚江涛
姚江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才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高职体育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并形成终身锻炼身体习惯等方面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大胆地进行教育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这是每个高职体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不利于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
1.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
每位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又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影响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高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他们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高职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效果。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高职体育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自我感觉良好。
2.过分强调课堂结构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高职体育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对课程的几个部分限制得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功能。高职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住,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高职的体育教学质量。
二、进行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高职体育课仍以填鸭式教学重复灌输系统内容
高职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学效果如何,能否将学到的全部体育知识变为终身运动习惯,并转化成价值,这是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进行必要改革,才能适应高职体育的发展和需要。
2.体育教学内容应由学生自主选择
在校高职学生年龄一般为18—24周岁,人体的形态、机能素质的快速增长期已基本结束,各项指标都进入了相对稳定期或慢速增长期。高职学生心理变化也趋于相对稳定,兴趣、爱好、个性已初步形成。因此,高职体育课的学习内容应由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及体力来自主选择。比较熟练地掌握几种自已喜爱的健身手段与方法,并养成在校或今后终身运动的习惯,才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体育兴趣的进一步培养和个性的巩固与完善,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目的。这就要求高职体育课的内容与结构,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要求和个性特点,把具有竞争性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与我国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结合起来,形成以健身为主, 兼有娱乐、消遣等功能的体育课教材。
3.学生体质存在差异
由于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环境、营养、劳动、体育锻炼的影响,人的体质到了成年便会出现明显的等级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接受能力。千篇一律地灌输系统内容,往往导致高职体育课的效果不佳。
4.高职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不强
高职学生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正处在人生中最佳时期,而疾病、劳损、衰竭的威胁对他们来说是遥远的事情,因而他们对锻炼身体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由于认识的模糊,懒惰抑制着健身手段的行为转化,这就是造成我国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不是很在意的原因。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这些科学武器早已渗透到各个科学领域的今天,高职学生还没有做到把握自身体质发展的主动。因此,提高高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进行键康教育、增强体质的教育、健美教育等,也应是高职体育课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5.人们都渴望有健康的身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每个人都有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和健身防病的迫切要求。
三、高职体育课改革的设想
1.加强高职体育教育、形成“三育”并重的态势
加强对体育的宣传,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他们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懂得德、智、体、美、劳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受教育群体由被动锻炼转为主动。
2.调整大纲内容、加大课堂的容量
从高职体育的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编写制定合适的体育教学计划和大纲。精简教材内容、延长教学年限,使高职学生真正掌握适合个人情况的、能长期坚持的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使之终身受益。
3.合理改革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大力开设专项课
(1)有利于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开设专项课允许高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项目,因而他们学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既易达到应有的运动量,又有利于保持“学而不厌”的学习情绪。
(2)有利于发挥高职教师的专长。体育项目众多,教学内容极其繁杂,就组织教学而言,任何一名高职体育教师都难以面面俱到。但每一个体育教师却都有自己的专长,诸如对某一专项的悉心研究,丰富的教学方法、手段,乃至有关资料的收集等。让高职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分别担任不同专项课的教学工作,无疑能赢得学生的信服,激发进取欲望,从而使整个体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3)便于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专项体育课在学生意愿上给予了满足,其个性和体质亦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如女生可以在艺术体操课中施展才能,而体弱多病者可以通过保健课得到体疗和锻炼。学生各得其所,各自系统地掌握一种运动技术、技能或锻炼身体的方法,这就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继续锻炼、终生受益奠定了基础。
(4)有利于教学相长和群体活动的开展。专项体育课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在技术上得到较深、较细的指导,其结果是自我锻炼、自我监督、组织和裁判能力均得到提高,大大充实和丰富了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促进了群体活动的开展。这也就从客观上督促体育教师加强业务学习和研究,从而使高职体育教学工作趋于系统化、科学化。
4.加强高职体育理论课教学、完善考核方法
(1)目前整个高职体育理论教学力度是十分薄弱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健全高职体育理论教学制度,积极组织编写高职体育理论教材,增加高职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课时数。教材内容应涉及人体生命活动、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必要的健身理论、健身手段和方法、个人体育卫生知识和自我监督、体育和社会的关系等理论性课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使高职学生找到锻炼身体的动力,学会自我监督,培养高职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性和积极性。
(2)体育成绩的考核是对学生的身体、知识技能及学习情况的检查,也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体育课教学应该从身体健康程度、体质增长度,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实际水平和独立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任务、应完成的实际水平、身体健康指标增长比值订出标准,经过考核评定学年成绩。这样评定学生体育成绩,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也能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锻炼和测验有机结合起来并坚持下去,同时还对培养学生独立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进行了检查。
(作者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