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游乐场上做个安静的妈妈

2009-07-20毕家妈妈

家庭·育儿 2009年7期
关键词:彩球游乐场母亲

作者简介:毕家妈妈立夏,全职母亲+职业撰稿人。育有二子,长子北辰出生于东京,次子天泽出生于上海。曾周游列国。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国际上各种先进育儿观念和方式十分了解,目前在《为了孩子》、《时尚育儿》等杂志开办亲子专栏,主张以理性、自然、现代的理念和方式来养育下一代。所著《毕家妈妈育儿经》一书即将出版。

关于安全问题

做个放手妈妈

要在游乐场上做个从容的妈妈,首先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玩耍的空间和玩耍的能力也将变大,如果你要做个不啰嗦、不过分约束、不引起孩子反感的母亲,现在就开始学习放手吧。

他想要走的时候,让他走;他想要爬上那个小假山的时候,让他去爬;他想要在花坛边的石沿上走平衡木的时候,也由他去。

摔了怎么办?

现在很多小区的儿童游乐场连秋千也不设置了,因为担心安全问题。想想看你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再想想看你的孩子被剥夺了多少乐趣和自由。也许现在的社会比从前更危险了,也许更可能的是我们作为父母更焦虑了。

美国人哈拉·马兰露写了一本书,叫《A Nation of Wimps》,指出现代美国社会不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愿望,家长过分保护和控制儿童。结果培养出了一批整个童年清洁得无与伦比、膝盖上没有任何伤疤、成绩单上连个偶然的C都不存在的孩子。她把这样的孩子叫做wimp——懦弱无用的人,这样的民族叫做懦弱无用的民族。

确实,孩子的勇气、处理危机的能力,都是在自由的略带风险的独立性的玩耍中学会和实现的,而放手让孩子去玩耍需要父母的勇气和判断力。

美国游戏专家和作家提姆·吉尔指出,当孩子的生命安全有保障的时候,对他们的小小的“违法行为”不妨睁只眼闭只眼,来个“善意忽视”。因为只有通过每天的挑战和冒险活动,孩子才能学会如何掌握自己的安全并自己解决问题。这块石头是不是太高,摔下去会不会很疼,这棵树好不好爬,卡住了下不来怎么办,跑得太快会不会撞到人,撞到了痛不痛,这些因果关系和后果的严重性都需要在小小的风险中把握和学会。孩子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为独立的、可以为自己负责的人。

如果让孩子完全自己做主,大部分孩子其实都是懂得利害的。

孩子膝盖擦伤了,手指流血了。给他清理包扎,但除此之外,实在没有必要去唠叨他以后应该注意安全,特别是不用跟他说:看,你不听我的话。摔痛了吧?他当然摔痛了,你不说的话,他下次自己会小心,为自己负责任,你的叮嘱和唠叨如果是以一种不愉快的口吻说的话,他可能下次偏要再去做给你看。

就像《海底总动员》里的尼缪,如果不是爸爸过分担心,他或许就不会接受朋友的挑战而去碰触船底,最终被人捞去的。对于实在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你更应该放手让他去——摔痛一两次他就会懂得为自己负责了。那些摔跤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小时候没有摔过。当然,相信一般小区里的游乐场不会设计得特别惊险。

你现在让你的孩子过得太安全,以后他自己会去冒更大的险。

基本安全对策

当然,放手让孩子去玩不是完全不管不问。你需要始终注意你的孩子,不要让他跑出你的视线之外。因为意外总是有的,你不大喊大叫,并不意味着你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

对一些事关孩子生命安危的东西,你一定不能含糊:

孩子骑滑板车或自行车时,给他戴上头盔。

不要给孩子脖子上戴项链,衣服上的帽子一般是纯粹装饰用的,取下来也罢,免得勾住什么东西,带来危险。围巾也取下来吧,孩子玩起来不会冷。

不要把岁数相差太大的孩子混在一起玩。3岁孩子的速度和灵敏性跟1岁半的孩子就有天壤之别了,一般可以把孩子分成2岁以下、2~5岁,以及5~12岁几个年龄段。

不要让孩子在游乐场上参与推搡打闹的游戏。

保证游乐场是封闭的,如果开放的话,周围没有时时疾驰而过的车辆。

保证游乐场的设备是定期检查并安全的。地面上的橡皮或其他缓冲材料真的有效,并且覆盖了有效区域。根据美国专家的建议,地面的覆盖物,无论是木屑还是橡皮,都应该有12英寸厚,并向设备各方延伸出去至少6英尺。

引导和益智的问题

天泽1岁半的时候,天下雨,我们去室内游乐场玩。他爬进彩球池里,艰难缓慢,但还是一步步地挪到了另一端去。这时一个和他差不多大小的女孩也被放进了池里。乍一进去,她有些害怕,走了两步,停住了,不愿意再往前进,回头叫妈妈。女孩的母亲一边大叫着“不怕!不怕!妈妈跟你一起玩”,一边纵身扑进球池里去给孩子示范和鼓励。天泽被吓了一跳,很快跨过彩球,回到我身边来。

这件事让我一直难忘。

全方位亲子参与陪伴孩子玩耍的教育方式是西方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开始兴起的。美国犹他州大学的人类学家大卫·兰斯认为这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一个发明,是非自然的。

这种育儿方式的最基本特点,被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家安妮特·劳瑞归纳为父母专门安排出固定的、经常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互动的玩耍和语言交流,并鼓励孩子挑战父母的意见。

后来的很多具体操作,包括那个扑进彩球池的母亲的行为,无疑都是由此生发而来的。

母亲陪伴孩子玩耍,当然有很多好处。

在智力发展方面,俄国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曾经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意指让孩子在已有的能力基础上,可以通过一个更有知识和能力的人的指导,实现和达到更大的能力。也就是说,成年人的适当干预可以帮助孩子更上一层楼,实现潜在能力。

语言方面,母亲的适当参与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有很大提高。

共同玩耍也是建立长久亲密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现在是你给孩子花时间,以后是他们愿意为你花时间。

但也有人指出,一代美国中产阶级的孩子因此而成为了被宠坏的、自私的、高度依赖的、不断猎取成人注意并喜欢与父母争执的人。

大概一切都有个度。

那么,游乐场上的母亲,在对孩子活动的参与和干预上。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度?

当孩子的能力有限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要去帮他。比如他攀“岩”,东一块西一块地上去了,却不知道怎么下来,“卡”在那里了,你当然要过去指导他把脚放在哪块“石头”上,怎么一步步地退下来;或者玩吊杠,他兴冲冲地双手吊上了第一根横栏,却不敢放手去抓第二根了,你当然要去帮他松出一只手来,引着他去抓第二根,或者他实在害怕的话,干脆把他抱下来。

但如果你过分卷入孩子的玩耍,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后面进行指导。也许一段时间你的孩子确实好像比其他同龄人掌握了更多的东西——你告诉他游戏规则,他不用自己去摸索,当然效率会高些——但是,时间长了,你会看到你的孩子每次遇上困难,都会向你来寻求答案,而如果你不给一个答复,那么

他可能干脆放弃尝试。那些能够自己独立玩耍并克服困难的孩子。一般更喜欢自己,更有自信,因为自己克服困难。那种满足感是别人无法赐予的。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也许做一个反应稍微慢点的妈妈更好。因为这样可以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自己去尝试。大人来帮孩子,总是更快更好一些,但是你现在不给孩子自己去犯错误、走弯路的机会,以后恐怕你要帮助他一辈子。因为他成人后,找工作、建立家庭,都需要这些年幼时培养出的耐心、韧性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另外,在陪伴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你会真正了解孩子的性格、能力、兴趣、愿望和发展阶段,同时,你的性格志趣和修养也显露出来。你的很多价值观、社交方式都会在共同玩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因此,游乐场上你要对孩子进行的引导,远远不止于益智。

现在回想起来,我明白为什么那个扑进彩球池的母亲让我觉得不舒服:

首先,她的孩子不过是一时害怕而已,别人会做了,并不意味着她也一定会做或想做。母亲这样奋不顾身地扑进去,其实是在给她施加无形的压力。更重要的是,那个母亲为了爱护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顾他人的存在,大声喧哗,扑进本是孩子玩的彩球池中,照顾了自己的孩子,却吓唬了别的孩子。

其实,此时如果她把孩子温柔地抱出来,下次再试,孩子可能失去一次自己穿过彩球锻炼勇气和毅力的机会,但却可能学到一点谦让和礼貌,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也许比学会穿过彩球更有益处。言传身教始终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习惯旁若无人大声喧哗的母亲,她的女儿更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大嗓门儿。

换个想法做从容母亲

烦心的问题:别人都可以走过那个摇摇晃晃的吊桥,他怎么就不敢?

积极想法:你的孩子可能比别的孩子更懂得走吊桥需要很好的平衡能力,他知道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这可比那些勇敢地跨上了吊桥却摇摇晃晃几步就摔倒的孩子聪明。

烦心的问题:别的孩子都会从那根柱子上滑下来,为什么我的儿子就是学不会,示范好多次都没用?

积极想法:别指望孩子一开始就把什么都做得很完美。他们有自己的能力发展时间表。他此刻不会滑柱子,但他可能很会用剪刀了,别的孩子则不一定。纵向比较而非横向比较孩子。如果他明天可以爬上那个柱子了,就值得你由衷地给他喝彩,因为跟今天相比,他进步了。

烦心的问题:滑梯是拿来滑的,他为什么一定要反过来爬上去?

积极想法:如果不影响他人,你的孩子当然可以爬上滑梯去,因为没有人规定滑梯一定是用来往下滑的。在光溜溜的滑梯上向上冲锋,其实对孩子平衡能力、体力的要求更高。锻炼更大。

烦心的问题:别的孩子在学滑旱冰,我的孩子却只知道在那里傻蹦……

积极想法:学会滑旱冰当然是件好事,但孩子只要是在动着、说着、做着,他就是在学习。而且根据科学研究的发现,重复性的运动,比如跳跃和跑步,可以在大脑中创造出新的神经链接,对孩子拼写和算数尤其有好处。

社交困局

游乐场上孩子之间的互动,对一些母亲来说也是一个难以应对的问题。

你的孩子可能去抢别人的玩具、推搡别人,那么预先告诉孩子。打闹是危险的,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如果违背的话,我们就立刻回家去。如果孩子总是去抢别人的东西,那么,游乐场其实正是教会孩子分享的地方。

如果孩子之间出现冲突,孩子年纪相当的话由他们去,如果出现动手动脚的情况,把自己的孩子带离现场,暂时去玩别的设备。

孩子稍微吃点亏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是如果某个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你的孩子,你需要采取行动,告诉他的父母,请他们帮忙约束,同时告诉你的孩子,不是他的错,是那个孩子有问题。

让孩子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和冲突,一次两次可能都是以一方哭闹结束,但迟早他们会找到相应的对策,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人不用马上冲进去帮忙。

不要过分保护你的孩子,他们一般自己总会想到什么解决办法的。

天泽两岁时,一个跟他个子差不多但已经4岁的孩子看他不顺眼,玩的时候借机去推撞他。他被撞两次后,看我没有什么反应,就跑去跟一旁的哥哥比划。同样4岁的北辰过来,推推那男孩,那男孩立刻改变态度,从此避开天泽。

这里,因为我没有干涉,天泽思考了,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找个子大的哥哥帮忙。北辰则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保护弟弟(我并不鼓励他们结伙儿去对付他人,但两个孩子朝夕相处,总是会有感情的),那推人的孩子则学到了一个道理:打人的时候先要看看有没有报应,也许不去惹事最好。

打人当然是不好的。我没在这里回避这个例子,是因为我知道,孩子的世界其实也很复杂,有时甚至可以很黑暗、很邪恶。孩子如果从小知道自己去应对也不错。

其他顾虑

关于虫子、脏东西:

——不要把你自己的偏见和恐惧传达给孩子,特别是你养的是男孩的话。你自己是被当作女孩养大的,因此你怕蚯蚓,怕毛毛虫,怕蜘蛛,这都无可厚非,但你愿意让你的小男孩也这样吗?他长大后还需要去呵护另一个可能跟你一样怕虫子的女孩子呢。因此,孩子捡到一个蜗牛给你看的时候,你可以不去摸,但一定不要大声惊呼让他扔了。

——如果孩子玩耍的地方没有口痰、狗屎、生锈的铁钉、有毒的化学品。那么孩子乱摸乱碰把手或衣服弄脏了,就完全不是让你惊叫的理由。

猜你喜欢

彩球游乐场母亲
幼儿炫彩球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游乐场
去龄化游乐场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彩球的重量
摸彩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