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成本“超英赶美”不合理
2009-07-20
环球时报 2009-07-20
朱四倍
由美世咨询公司发布的《2009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的排名比去年提升11位,超越了英国伦敦,仅次于美国纽约,一跃成为位居全球第9的“昂贵城市”。这意味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北京的生活成本实现了“超英赶美”。
不难发现,这样的数字攀升带给公众的并非福音。因为这样的数字击中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软肋:公众的幸福指数不高,对生活的满意度不高。有关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并不能够等同于生活满意度的增加。我国的有关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一个重要的例证就是房价。在京沪,人均收入虽然比中国其他城市要高几倍,但其房价比其他地区可能高十倍。在考虑到生活成本的情况下,一个地区人均GDP的高低就有可能与其居民生活满意度相背离。
同时,生活成本过高,就意味着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下降,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也会随之下降。近年来,部分跨国公司将其区域总部从香港迁至上海,与香港地区生活成本偏高不无关系。
当然,我们似乎也不必对“高成本”闻之色变。城市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如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其定位就决定了在生活成本上比其他城市更少下降空间。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城市在全球生活成本排名中所处的位置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划吗?显然,对于人口众多,贫富不均的中国大城市,目前的生活成本明显偏高。
只有实行更合理的城市管理办法,让政策法规达到一定的高效透明,打开城市运转的种种瓶颈,如此,城市生活成本便有可能到达一个合理的位次,从而达到生活成本下降,生活质量提升的理想城市生活状态。▲(作者是河南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