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暗的一天
2009-07-18风伊万
风伊万
最近上映的电影《澳大利亚》(Australia)以20世纪40年代的澳大利亚为背景,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充满着新奇与壮观、交织着浪漫与冒险的遥远国度。然而即使是这块跟其他大陆相隔离的化外之地,最终也没能躲过战火的侵袭。首当其冲的,便是影片中遭到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沿海重镇——达尔文港,而那也被视作澳大利亚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战云逼近
澳大利亚自1788年起被英国占为殖民地,20世纪后逐渐取得独立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站在英美盟国一方。达尔文市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岸,是北领地的首府,得名于英国生物学家、《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1839年他乘船考察南太平洋时,船长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地。达尔文与现属于印度尼西亚的帝汶岛仅一海之隔,由于距离亚洲较近,这里很快发展为知名的进出口海港,后来也成为澳大利亚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与此同时,日军也对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发起进攻,继而又入侵当时的荷属东印度群岛,不久就占领了从缅甸到新几内亚在内的广大地区。在日军的迅猛攻势面前,英国、美国、荷兰等同盟国的军队丢城失地、节节败退,西南太平洋上似乎只剩下澳大利亚能作为最后的防线。在此状态下,建有海空军基地的达尔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盟军部队的集结地、作战物资的中转站和阻挡日军南下的支撑点,自然也会被日军统帅部视作急欲拔除的眼中钉。
然而,面对迫在眉睫的危险,驻守达尔文的澳大利亚军队并没有及时加强防御。高级指挥官认为日军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不会再劳师远征澳大利亚本土。即使是到1942年1至2月间,日军相继在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岛登陆,炸弹已经落在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的莫尔兹比港里,也没能促使澳军指挥官改变原来的判断。2月16日,一支盟军船队从达尔文驶向帝汶岛,途中遭到日本飞机的攻击而被迫折返,预示达尔文很快就会处于日本轰炸机的航程内。但这一明白无误的前兆仍然没有引起重视,达尔文失去了进入全面戒备的最后机会。
突遭袭击
其实,日军内部对是否攻占澳大利亚也存在争议。当时正转向南线作战的日本联合舰队担心同盟国以澳大利亚西北岸地区为依托。阻碍日军占领整个荷属东印度群岛,因此主张对达尔文港发动两栖进攻,但日本陆军以提供额外的运输和补给都很困难为由,不愿抽调有限的兵力进行远征。不过为消除这一心腹之患,经过空中侦察后,利用航空母舰的空中力量对达尔文实施毁灭性的打击就成为折中的选择。
2月19日清晨,由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领的作战舰队抵达帝汶海海域,其中就有“赤城”、“加贺”、“飞龙”和“苍龙”四艘大型航空母舰以及其他十多艘战舰。8时45分,81架中岛九七式水平轰炸机、71架爱知九九武俯冲轰炸机和36架三菱“零”式战斗机从航母上起飞,总共188架舰载机由曾参加过偷袭珍珠港的渊田美津雄海军中佐带队向目标扑去。大约半小时后,身处达尔文外围巴瑟斯特岛上的一位神父发现了这支阵形严整的空中大军,他急忙发出“来历不明的大量飞机正从西北方飞过我们”的信息。在9时37分之前,达尔文的通讯站至少收到过两次这样的无线电报告,但当时正好有一队盟军飞机也在附近空域,结果就像在珍珠港曾经发生过的失误一样,澳军值班军官想当然地认为那不过是同一批飞机。最后的警告被忽略掉,珍珠港的一幕再度上演。
最早受到攻击的倒不是达尔文的地面目标。而是在巴瑟斯特岛附近一架美国海军的PBY“卡塔琳娜”水上巡逻机,被“零”式战斗机追击后追降到海面。机上乘员被经过的货船救起,然而货船后来也被击沉,幸存者来不及给港口报信,只能自行逃生。9时58分,第一颗投下的日本炸弹震动了整个达尔文港区。在“零”式战斗机的掩护下,各轰炸机队分头对停泊在港湾的40多艘各型船只、港口码头、空军基地、民用机场和市区的重要设施展开猛烈攻击。
此时,达尔文驻有15000人的军队,但防空力量少得可怜。唯一一座雷达站还没有投入运作,地面部队连大口径的高射炮都没有。而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主力都被派到欧洲,北非和中东协助英军作战,留驻在达尔文的只有美国陆军航空队第33驱逐机中队的11架P-40E战斗机。再加上澳空军5架不堪使用的“维勒威”教练机和6架“亨德森”轰炸机。当天早上,美军的P-40编队原本要前往帝汶岛,但因天气不佳返航,正是他们影响了地面人员对来袭敌机的判断。就在其他飞机都已着陆,还有5架P-40留在空中巡逻时,日本机群突然杀到。短暂的混战中,猝不及防的美机被击落4架,只有罗伯特·奥斯特雷切尔中尉在打掉两架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后还能驾驶受伤的座机返回基地。而试图从地面起飞迎敌的另6架P-40可没那么走运,没能取得任何战果就相继坠落了。
尽管地面和军舰上有不少盟军官兵用各种武器奋起反击,但在消除了空中威胁后,日本飞机就更为肆无忌惮了。达尔文港内的船只,附近的机场和油库,还有市区的主要建筑都冒起了烈焰和浓烟。轰炸和扫射持续到10时40分,庞大的日本舰载机编队才飞离被炸得一片狼藉的达尔文。不过这还没完,不等当地守军和居民缓过神来,正午时分又一轮空袭开始了。这回光临的是由27架三菱一式和27架三菱九六式组成的陆基轰炸机编队,分别来自刚被日军占领的肯达里岛和安汶岛。第二波攻击持续了20多分钟,把炸弹倾泻在达尔文的空军基地、机场跑道和飞机库后,几乎毫发无伤的日本轰炸机也顺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
支撑到底
两波空袭结束后,在达尔文港口内外共有10艘舰船沉没或搁浅,包括美国海军驱逐舰“皮尔里”号、美国陆军运兵船“梅格斯”号、两艘被征用的澳大利亚客轮、一艘澳大利亚海军巡逻船和其他民用船只,另有25艘船只遭到重创,连一般涂有红十字标志的医疗船也是伤痕累累。盟军被摧毁的飞机有美国陆军航空队的11架P-40E和一架LB-30A轰炸机、美国海军的3架PBY“卡塔琳娜”水上飞机,以及澳大利亚空军的一架“维勒威”教练机和6架“亨德森”轰炸机。根据官方统计,连同军人和平民在内。达尔文当天共有243人死亡,超过400人受伤,其中200多人重伤。相比之下,袭击者仅仅付出了损失4架飞机的代价。
虽然2月19日的这次空袭行动后来被称为“澳大利亚的珍珠港事件”,但单纯从军事的角度看,动用4艘航母的大批舰载机和陆基轰炸机来对付海空防御力量都很薄弱的达尔文实属。抡大锤砸鸡蛋”,取得的直接战果也难以跟珍珠港之役相提并论。不过这次突然袭击还是达到了日军的作战企图,给达尔文造成严重的破坏。码头和仓库几乎全毁。港口陷于瘫痪,短期内无法恢复,迫使盟军把补给基地转移到距离亚洲更远的其他海港。此外,轰炸还毁坏了达尔文市区的大多数基础设施,加上日军即将登陆的传言不胫而走,导致居民在惊恐中纷纷外逃,连驻军也一度出现指挥混乱的状况。
事实上,日本地面部队从未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踏上过澳大利亚本土或沿海岛屿,是一起突发事件让澳大利亚免遭入侵的命运。4月18日,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轰炸机从美国航母上起飞,对日本东京进行了报复性的突袭。这使日军统帅部大受刺激,决心集中力量尽快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作战重心因此东移。随着参与轰炸珍珠港和达尔文的4艘日本航母在中途岛战役中葬身海底,日军已无力再度南侵。不过为了削弱澳大利亚作为盟军反攻基地的潜力,动摇当地军民的士气,日本飞机对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的空袭一直持续到1943年11月。达尔文仍被列为重点打击目标,其间经历过60多次轰炸,但规模都不如第一次。而盟军也在不断加强该地区的防空力量,最终消除了日机的威胁。保住了这块日后展开反攻的跳板。
如同珍珠港事件对于美国人那样,达尔文被炸也让澳大利亚人刻骨铭心,毕竟这是他们在本土所遭受的第一次也是最猛烈的一次外来攻击。后来当地政府在达尔文市内修建了纪念碑,每年的2月19日9时58分这里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提醒后人勿忘战争带来的惨痛教训。
责任编辑伟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