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光、原”易错题

2009-07-18叶小红

物理教学探讨·高中学生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内能势能外界

叶小红

易错点扫描

在热学中,对较为抽象的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理解不到位,导致这些微观量及规律与宏观的温度、物体的体积之间不能建立起正确的关系,在分析气体温度变化(内能变化)、体积变化(做功情况)时出现错误,从而导致利用图象分析气体内能变化等问题时出现困难。在光学中,解题过程不规范导致计算错误,不善于用光路图对动态过程作分析。对原子和原子核中的各个概念及现象混淆,对多种可能性的问题分析浅尝辄止,计算不过硬。

范例剖析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 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

C. 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来越大

D.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错因分析:没有全面考虑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温度低只表示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小,而不表示势能一定也小,也就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一定小,所以选项A是错的。

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同,而动能不仅与速度有关,也与分子质量有关,单从一方面考虑问题是不够全面的,所以选项B也是错的。

错选C的原因是混淆了微观分子无规则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分子的平均动能只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而物体加速运动时,物体内所有分子均参与物体有规则地运动,这时物体整体运动虽然越来越快,但并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要加剧。从本质上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而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情况无关。

正确解答:物体内能的变化与两个因素有关,即做功和热传递两方面,内能是否改变要从这两方面综合考虑。若做功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等于或小于物体放出的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不变或减少。即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D是正确的。

归纳拓展:要正确理解影响物体内能变化的两个因素,注意宏观与微观的区别与联系。

例2如图1所示,一端开口的圆筒中插入光滑活塞,密闭一段理想气体,其状态参量为P0,V0,T0,在与外界无热交换的情况下,先压缩气体到P1,V1,T1状态,再让气体膨胀到P2,V2,T2状态,若V1<V0<V2,则()

A. T1>T0>T2 B. T1=T0=T2

C. T1<T0<T2 D. 无法判断

错因分析:主要原因是没有进一步挖掘题目给出的条件,即“与外界无热交换”这个条件,若注意到这点,必有收获。

正确解答:A。从题目给出的条件,“V1<V0<V2”和“与外界无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我们可以知道,从V0→V1的过程,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而系统吸放热为零,则内能一定增加,理想气体内能增加意味着温度增加,所以T1>T0。从状态1经过状态0到状态2,气体体积膨胀,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所以T0>T2,结果为T1>T0>T2。

归纳拓展:气体状态的三个参量有相互的联系,可以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解题,但对题目的已知条件应充分挖掘。

(1)求每秒内由K极发射的电子数;

(2)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

(3)如果电势差U不变,而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值的3倍,此时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是多少?(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电子的电荷量e=1.6×10-19 C)

典型错误:(1)由于Q=It,所以t=1 s内发射电子数为:

(1)求电子在基态轨道上运动时的动能。

(2)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画一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哪几条光谱线。

(3)计算这几条光谱线中波长最短一条的波长。(其中静电力恒量k=9.0×109 N·m2/C2,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真空中光速c=3.0×108 m/s)

如果光子或实物粒子与原子作用而使原子电离(绕核电子脱离原子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即n→∞)时,不受跃迁条件限制,只不过入射光子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越大。

(2)氢原子自发辐射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1)写出钍核衰变方程;

(2)该核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Δm;

(3)α粒子从电场右边界射出时的y轴坐标。

猜你喜欢

内能势能外界
细辨温度、热量和内能
深山里的部落
做功还是热传递
势能的正负取值及零势能面选择问题初探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热和能易错点辨析
“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练习
弹性势能纵横谈
关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理解与运用的几个典型错误
用矿泉水瓶改进内能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