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拉坯变形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
2009-07-16王明艳
王明艳
摘要拉坯成形,自古以来就在陶瓷制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代陶艺的开放性、自由性以及人性化,更赋予了拉坯这一成形方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对于拉坯变形的研究,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代陶艺家的艺术创作。
关键词现代陶艺,拉坯成形,变形
1引言
一件优秀的艺术品总能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上的追求已不再是主要的目标,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到了艺术品的欣赏上,而在陶瓷艺术上,传统陶瓷的优雅、唯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爱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亦呈现出多样化,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千篇一律光滑洁白的瓷面、纤薄的胎质、清脆的声音,而更多地关注于陶艺家的个人情感的表达,因为现代陶艺所呈现出的人性化、自由化、个性化的特征恰恰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而拉坯成形作为陶瓷成形的方法之一,在陶瓷创作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本文所讲的拉坯变形更为这一成形法增添了新的意义,为现代陶艺的创作提供了便利。
2现代陶艺的成形方法
现代陶艺的成形法可分为以下几种: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形、石膏模具成形、内挖外雕法、手工捏塑、拉坯成形。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造型观念和存在形式,在新的时代呈现出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摆脱了传统陶瓷的实用性、功能性和程式化的束缚,更多地注重陶艺家个人的创作激情和思想观念的表达,以及它所具有的情感功能和美学功能。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特点,为现代陶艺创作的成形法的多样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拉坯成形,作为最为广泛的一种成形法,在整个陶瓷发展史上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其发展历史追溯起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以及人类进程的发展,虽然技巧的运用更加娴熟和工具越来越细腻精致,但是基本原理并没有改变。其操作方法是将揉好的泥置于轮盘中间,启动轮车,双手按泥,使泥团随着旋转的轮车受力均匀,从而成形。传统的拉坯成形的陶瓷往往是规整、对称的,追求一种礼节的、美观的、功能的作用。而拉坯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些手工肌理或坯体的变形等往往会被看作是次品的象征。如今,随着陶艺家创作理念的多样化,这些变形被充分利用起来,更好地运用到现代陶艺的创作中。
3拉坯成形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存在形式
3.1 常规型
该成形法的特点是保持坯体形状不变,在表面装饰上作文章,比如景德镇的青花装饰、釉上彩绘装饰、颜色釉装饰或综合装饰等,在器皿之上,通过刻、画、刮等结合的装饰手法。
3.2 异 型
3.2.1添加型
拉好的坯体上不是作为主要的形态,而是作为整个艺术作品的一种载体,更好地表达创作者的艺术观念。如陶艺家邱耿钰《古典遗风系列之一》(见图1),作者通过坯体上包裹纤维物给原本光滑的作品增添了一份新意,从而产生肌理的对比,使作者的创作理念更加清晰明确。
3.2.2 扭曲型
对拉好的坯体进行变形,比如卷边、压印、扭曲等。该过程要求在坯体未干的时候进行操作。湿度要根据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经验进行操作。根据所发生变形的不同器形,又可分为:盘子卷曲型,此种类型是在拉好的盘子上,趁坯体不是很干的时候进行卷曲,如现代女陶艺家张亚林的《飘》(见图2),作者首先卷曲坯体的边缘,然后在其中进行彩绘,使器皿更加生动灵巧。作品透露出一股柔情之美,把女性的的温婉表现得淋漓尽致;瓶体变形,如李岱玫的《丽人行》(见图3),通过对瓶体口部的变形,作者运用华丽的色彩,体现出女性的温婉柔美,同时又富有时尚感,就像现代都市的年轻女性。这组陶艺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形质既相同又有所区别,赋予了司空见惯的传统瓶型更多人性化、时代化的东西,把民间的传统颜色与时尚流行色的矛盾对立融入于其中,并提出价值判断,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哲学意味。又如吴昊的《布颜而欲》(见图4),作者以古老的陶仓作为造型元素,通过自由律动的坯体成形工艺,辅以如动物肢体的附件塑造出宛如相识不语的童叟二人的形象,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情趣。
3.3 人工肌理
在拉坯的过程中,随着旋转的车轮节奏,在外力的作用下,手与泥团接触时自然会留下痕迹。未经修坯时所呈现的自然手工痕迹,会给人留下一种自然淳朴的感觉。如陶艺家陈进海的《秦韵》(见图5)。作者运用拉坯的手法,创作出一组“秦兵”随着轮盘转动的造型,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量。火焰的高温使泥性变质,更完美地体现出秦朝威严肃穆的时代气息,使观赏者感受到那个灿烂辉煌的年代。
3.4 切割错位
该法是在坯体拉好之后,根据造型的需求切割变形,代表人物为美国陶艺家埃尔萨·雷迪的《百合花》(见图6)。该作品由拉坯而成,作者通过拉坯在边缘处进行了变化操作,塑造了一株百合的形象,清新脱俗。又如陶艺家白明的《大成若缺》(见如图7),作者切掉盘口的边缘,让其产生错位,使完整的圆更富于变化,使器形更加灵活,完美地展现了作者的艺术创作意图——大成若缺。
4 对于拉坯变形现状的分析
4.1 可行性分析
陶艺家在进行拉坯创作时,由于泥巴的可塑性较强,且处于湿坯的状态,这就为坯体变形提供了可能。而现代陶艺的一些特点也为坯体变形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现实性。现代陶艺已经摆脱了实用性、功能性和程式化的束缚,更注重观念构成,且追求创新,反对模仿,艺术表现至上。现代陶艺已经从传统陶瓷的条框束缚中解脱出来,更加人性化,是现代陶艺家借助陶瓷这一材质,来阐述自己的艺术观念的一种语言形式。
4.2 拉坯变形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地位
拉坯成形,作为一种成形方法,自古以来就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现代艺术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开拓创新,把现代陶艺的理念诠释得更加透彻、透明。陶艺家思想情怀更直接地面向公众,已经成为现代陶艺家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4.3 拉坯变形的优势
拉坯变形具有的特点更符合现代陶艺的特点,开放、自由、人性化。一个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如果单纯依靠传统的、规整的拉平盘或瓶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些时候未免会过于单一、呆板,而拉坯变形这一手法恰可弥补这一缺憾。
4.4 拉坯变形的局限性
无可否认,拉坯变形给现代陶艺增添了新的色彩,但我们却不能否认它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我们所说的变形不是简单随意的扭动几下,就成为所谓的艺术品,这需要创作者具有一定的审美理念和知识构成。真正的艺术品凝聚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理念,它是经过无数思绪碰撞的,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更有很多时候设计图稿的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然而却因为泥料的特性局限,有些效果始终无法兑现。
4.5 拉坯变形的思考与探索
拉坯变形之所以在现代陶艺中受到如此的重视,是因为拉坯变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现代艺术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心理。它一种是反传统、反束缚的理念,是现代陶艺家思想情感的一种新的表达手法。它的出现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一方面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和表现手法,使艺术获得不同于过去时代的现代性质;另一方面,它扩大了我们的审美领域,使人们从传统角度上,得到一种新的满足。它打破了人们由于习惯养成的思维定式,磨砺了理性思维,坚守了自由节操,使我们的个体生命获得了一次全新的解放。
拉坯变形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发展空间是无限宽广的,但目前国内拉坯成形的陶艺多追随传统,虽然做陶的人越来越多,但许多的作品都华而不实,或工艺粗糙,有的又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不少作品缺乏精神内涵,还有的作品过分依靠传统的釉色以追求外在的肤浅的“美”的作品大同小异,流于俗套。
5结 语
运用拉坯坯变形进行陶艺作品设计,赋予了作品生命的象征,让设计更加生动灵巧,富于感染力。现代陶艺刚刚起步,在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陶艺创作者必须重视和发展拉坯变形工艺,从而提出更多创造力更高的艺术成果,为人类生活创造更加美好、丰富的艺术品。拉坯变形作为现代陶艺的一种独特的元素,革新了既有的传统理念,又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陶瓷造型表现,把更多与文化背景、创作理念和价值观念的陶瓷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 夏德武.现代陶瓷艺术[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
2 唐 英.中国当代陶艺创作概观[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
3 孙 晶.邬烈炎.现代陶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4 张尧.现代陶艺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骆小所.艺术语言再探索[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