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立寒雪多自信 妙笔传情颂英豪
2009-07-16阎莉荣
阎莉荣
言为心声。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隐含着作者独特的心境,或悠闲,或深情,或达观,它们在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感情会让读者感同身受。
这首词写于1961年12月。“卜算子”是词牌名,是古诗词的一种样式。“咏梅”是题目,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来叙述梅花。题目下面的一段话称为“小序”,多介绍诗词的写作缘由或提示写作内容。
词的上阕写梅花凌寒开放,偏重于写景。
漫天飞舞的大雪之后将迎来灿烂的春天。“严冬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这既是自然轮回的规律,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它”字暗示此时已值隆冬,正是严寒时节,居然还有花枝,实在意外。不单单是这样,那梅花还开得“俏”!“俏”一般是形容人长得俊美、潇洒,用来形容花,不但可以让读者想到梅花俊俏的外形,也很容易联想到她的内在气质。那花开得如此富有生机!面对漫天飞雪,“悬崖百丈冰”,她不是畏惧、逃避,而是要尽情展示自己艳丽的身姿,她是那样傲岸挺拔、自信自强、不屈不挠!这不正是那震撼诗人内心世界的精神吗?
词的下阕对梅花的品格又作了进一步刻画。“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一个“俏”字由上阕自然过渡到下阕,使上下两阕的意境浑然天成。“也”字意韵含蓄,言下之意是说本具备争春的本领与资格,却不想去和其他的花争春,与下文的“只”字相照应,表达出梅花的独特个洼——她俏丽多姿,却不孤芳自赏,她是春的使者,为人们带来春的消息。当春天到来、繁花烂漫时,她却悄然隐身,欣慰安然地隐于春花之中。她是何等的谦逊脱俗,何等的豁达大度。
自古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当时毛泽东写这首词是有背景的。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连遭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极度贫困,雪上加霜的是前苏联领导人背信弃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上施加压力,一时国际反华势力十分猖狂,中国处于内忧外困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没有被困难吓倒,他高瞻远瞩,信心十足。《卜算子·咏梅》就诞生在此时,作者借赞梅花来赞扬坚强不屈的共产党人;借梅凌寒独放来鼓励全国人民蔑视敌人,挑战困难,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勇往直前。从这首词,我们能看出革命先驱者的乐观与自信。他们在艰难岁月奋不顾身,和平年代乐于奉献,面对胜利不邀功请赏,而是默默隐退,也让我们感受到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无私胸怀。
这首诗运用衬托、象征手法,以“悬崖百丈冰”的恶劣环境来衬托梅的坚强不屈,写梅花也没有拘泥于梅的美丽形象,而是用梅来象征坚强无畏、自信乐观的品格,语言精炼、生动。自古文人墨客多咏梅,而毛泽东借这枝俏立寒雪多自信的梅来讴歌革命英豪,真是妙笔传情!“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课文背后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初,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政府开始实行霸权主义,对中国政府横加指责,挑起中苏论战,此后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苏联政府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给当时处于经济困难中的中国造成极大的损失。在他们的煽动下,国际反华势力也日渐强大。面对极为严峻的国际形势和不断恶化的国内局势,作为国家领袖的毛泽东依旧表现出在大革命最艰难时的宏伟气魄,泰然处之,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迎接挑战。在这段时期毛泽东的很多诗词都体现这一思想,继《卜算子·咏梅》之后,他又创作了七律《冬云》:
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伟人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将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浓缩于诗词中,从中可以看到作者“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悠闲自得的超然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