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滋味等
2009-07-16袁源等
袁 源等
说茶
傅培宏
地球上出现茶树植物已有七八千万年的漫长历史,而茶被人们所发现和利用,相传起源于神农时代,大概茶叶属于神农氏尝遍的百草之一,如此推算,也有四五千年了。
如果除去《诗经》和《神农百草》中关于茶的模糊记载,最确切的记述当属《茶经》。这部通篇只有7000多字、成书于唐代中叶的茶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论述茶叶的专著,作者是被国人称为“茶祖”的陆羽。
相传陆羽是一个孤儿。湖北天门县有一座龙盖寺,寺里的智积禅师清晨散步,在城外的西湖之滨,听见群雁的喧叫声,走近时发现三只大雁用翅膀护卫着一个婴儿,就将他抱回寺中收养。孤儿长大后,自己按《易》占卦卜筮,得卦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便以“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
少时,智积法师要陆羽学习佛典,早慧而倔强的陆羽拒不从命,13岁时逃离寺院人杂戏班扮演丑角。后来,他的才华被竟陵(今湖北天门)太守李齐扬发现,李便介绍他去天门西北火门山的邹夫子处就学。在学习之余,陆羽钻研茶事,20岁时已成为学识广博、精通茶艺的士子。“安史之乱”爆发,陆羽随着逃难的人群一路南下,来到盛产茶叶的湖北苕溪,后结庐隐居,或与志同道合者畅谈茶事,诗酒往来;或于山野之中单身独行,徜徉徘徊。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切磋学问和品茗斗茶,将茶艺与禅机结合起来,把饮茶提到美学、文化的高度,撰写出彪炳史册的茶事典籍《茶经》。皇帝闻其名召陆羽入朝为官,陆羽坚辞不就,在隐逸中与情趣相投的名僧、名士及官员饮茗赋诗,安度晚年。贞元二十年冬天,陆羽走完了他72年的生命历程,病逝于湖州。
中唐以后,陆羽被奉为“茶神”,他的塑像和牌位在茶作坊、茶店和茶馆中都有供奉,他的名字被写入额幛、楹联,在茶业经营者的心目中,陆羽的神威是足以保佑他们财运亨通的。历经千年而不衰的茶圣陆羽崇拜,完全融入了中华茶文化的汪洋大海。
浙江湖州是我国古老的产茶胜地之一,也是茶圣陆羽创作《茶经》的地方,被称作陆羽的“第二故乡”和“中国茶文化发祥地”。当年,陆羽、皎然、颜真卿等于此地品茶论茗,开创了流芳千古的中国茶文化格局。所谓“民间茶道”,就是源于湖州人茶文化的创造。
茶文化到唐代达到顶峰。以陆羽、皎然为代表的饮茶集团出现之后,颜真卿等人组织了类似现代沙龙式的文人茶会,皇甫曾、刘长卿、刘禹锡等人把茶艺、茶道精神通过诗歌加以渲染。从此,文人对茶的认识被提升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元稹写有一首名为《茶》的宝塔诗:
茶
香叶,嫩芽。
茶诗客,爱儒家。
碾碉白玉,罗织红纱。
铫铛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谈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此诗格局构思巧妙,且把茶与诗人、僧人的关系,饮茶的功用及意境,烹茶、赏茶的过程都写了进去,可谓难得的巧诗。
茶性平和绵软,象征着和谐与平静。但智者仁者各有所见,民族英雄文天祥以茶见勇,以茶励志,誓与外寇斗争到底的决心也融入其咏茶诗中:
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此铸文渊。
男儿斩却楼兰首。闲评茶经拜羽仙。
反对战乱,企望和平,盼望有茗茶一样的和谐、宁静,这是茶人的愿望,虽敢于“斩却楼兰首”,但更向往茶圣陆羽的和平精神。
悦读地图
茶凝结着中国文人墨客的豪气与退世之美。品茗,是鸿儒之爱,因为茶令人痴,却不让人醉。饮茶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在茶文化中,心情胜茶情。当心中的天地是真,心灵的一个驿站是真,茶的韵味也就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