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认知耗散结构模型研究
2009-07-15杨小华
杨小华
〔摘 要〕简述情报科学范式的发展历程,以及耗散结构理论和情报科学认知范式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情报认知耗散结构模型”,研究该模型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及其哲学渊源;以拓展情报认知理论,并赋予情报科学研究新的内涵。
〔关键词〕情报认知;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情报认知耗散结构模型;情报科学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3-0004-03
情报认知是人的认知水平的重要表征之一。情报科学认知范式又是情报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深入研究和不断拓展此范式,有助于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和提升人的认知水平。
1 情报科学范式
1962年,美国学者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赋予“范式”一词这样的诠释:“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1]。美国学者密克萨将库恩的范式学说引入情报科学,认为情报科学的范式是“一整套思想,它们表征着本领域的核心现象,充当了本领域系统的知识和研究的框架”[2]。也就是说:情报科学范式是情报科学共同体在一定时期内对情报科学定义、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共识[3-4]。正是这些共识的形成,使情报科学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行,呈现出交叉集成,全方位发展的态势。
2 耗散结构理论
任何系统的演化都具有其自身特定的规律性。“有一种理论断言,历史是循环运动的,但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沿螺旋阶梯在新的水平上回归”[5]。这种理论就是开放性和非平衡性系统演化的自组织理论,它描述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这就是:“自组织表示系统的运动是自发地,不受特定外来干预进行的,其自发运动是以内部矛盾为依据,以系统的环境为条件的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交叉作用的结果”[6]。
自组织理论是一个理论群,耗散结构理论是该理论群中第一个诞生的理论,由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创立。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可以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自组织),被命名为‘耗散结构”[7]。
3 情报科学认知范式及其拓展
1945年,美国学者布斯发表论文《诚若所思》,标志着情报科学的诞生。情报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级平台:致力于情报理论创建、侧重情报技术开发和关注情报吸收利用。情报科学范式也经历了由机构范式向运动范式的转变,而随着运动范式的研究取向由系统观转向认知观,形成了“以人为本”,与关注情报吸收利用相呼应的情报科学认知范式,从而为该学科从第二级平台跃上第三级平台构筑起坚实的台阶。
以英国学者布鲁克斯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创立了情报科学认知范式理论体系[8]。这些理论凸现了“人”是情报科学的“主体”,将情报认知视为在情报检索系统建设和人的主观认知两个层面上进行的“以人为本”的建构过程,从而使该范式在集成和统一情报科学研究框架的同时,实现该学科研究与其它学科研究的沟通和互动,将该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情报认知范式研究,在此提出“情报认知耗散结构模型”(见图1),既是对情报认知理论的拓展,又赋情报科学研究新的内涵。
4 情报认知自组织演化
“情报认知耗散结构模型”将人的情报认知视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人的认知涨落、人的认知失衡、人的认知经验,人的情报建构(信息检索、信息转化和情报利用)、人的情报创新和人的认知有序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因素(实践问题、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等)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方式并行使相应的功能,其演化体现了自组织和复杂性。
4.1 情报认知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能否自组织演化与系统的“开放性”相关。耗散结构理论引用“熵”这个状态函数来度量系统的无序程度,以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公式,在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定量描述了系统开放性问题:dS=diS+deS,其中系统内熵diS≥0,要降低总熵dS,就必须保证deS<0,也就是引入负熵,提高系统的有序程度,使系统形成有序结构,也就是说:引入负熵表明系统是开放性的,系统从外界环境中吸取了有利于自身演化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促进了其向更高层次演化。
人的情报认知是开放性系统,它通过充分运用人的认知经验、提升信息检索系统的“友好性”、增强人的信息转化率和情报利用率、提升人的情报创新能力等方式引入负熵。在资讯空前发达的当今社会,获取信息并非难事。然而,如何使游离于人脑之外的纷繁信息转化成为人的主观认知(即有用情报,尤其是竞争性情报),实现人的情报创新,进而解决实践问题,才是情报认知的宗旨,也是人的情报认知系统引入负熵的目的。诚然,人的情报认知不仅是开放性系统,它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封闭性,是两者的辩证统一。封闭性既构成了该系统内在“量和质”规定性的基础,使之有别于其它系统,又使之对情报认知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因为人的信息转化、情报利用和情报创新并非都是减熵,面对纷繁的信息,任何理解和判断上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情报利用和情报创新的失误,使系统产生熵增。此外,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情报认知机会,但是,这种所谓的平权输入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达到正确的情报认知,这受制于情报认知各要素之间的竞争和协同。如果某人在认知经验与情报构建相脱节,那么,他的信息转化、情报利用和情报创新能力势必走向衰竭。
4.2 情报认知系统的非平衡性
耗散结构理论将非平衡性视为自组织系统的特性,具体表现为非平衡态和非线性。系统只有离开平衡态,才能从无序向有序方向演化,而系统离开平衡态的远近与其要素的差异性成正比,这种差异性反映了要素量与质规定性的差异,也反映了要素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系统的非线性要求其要素在数量和质量上相互独立,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在时间上为非连续性,在结果上为非加和性,在发展空间上为多维性,在发展方向上非惟一性。“非线性保证了系统的所有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信息得以充分交流,进而充分利用了信息”[9]。
人的认知经验、人的情报建构和人的情报创新是人的情报认知系统的要素,它们不仅,而且要时刻面对情报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方法、以及新的实践问题等外界因素的变化并要及时做出反应。正是由于人的情报认知系统所具有的非平衡性,由于其各要素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了人的情报认知有序的实现。
4.3 情报认知的涨落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开放性和非平衡性为系统自组织提供了可能,而导致系统自组织的是涨落。涨落是指状态量对其平均值的偏离。系统通过涨落触发其原有结构的失衡,使其自发地探寻新的结构,系统在临界点上的涨落使系统原有结构产生对称性破缺,导致新结构的出现,因此,涨落是有序之源,是系统完成自组织的真正动力。涨落有内、外涨落之分、或大或小、且随机生灭。
人的情报认知系统由多个要素构成,系统的开放性导致的内、外涨落多种多样,而系统的非线性又使其体现整体性。诚然,人的认知经验可以耗散掉部分状态量偏离较小的涨落。但是,当人的认知状态量偏离平均值偏离在临界点附近时,涨落不仅无法耗散,甚至可能因整体关联效应而放大,导致该系统原有结构产生对称性破缺,产生新的结构,实现自组织演化,最终形成人的认知有序。
4.4 “情报认知耗散结构模型”的自组织演化
“情报认知耗散结构模型”将人的情报认知视为一个自组织系统的演化过程。人面对实践问题出现认知涨落,如果这种认知状态量偏离平均值,并达到临界点,就会导致人原有的认知结构失衡,产生对称性破缺。此时,作为自组织系统,人可以自发地开展情报建构,即通过相关信息检索,将检索到的信息与人已有的认知经验,以及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开展交流而转化成的情报,利用情报纠正人的认知状态量对平均值的偏离,实现人的情报创新,到达人的认知有序,进而解决实践问题。诚然,人的这种认知有序是相对的,随着新的实践问题的出现,将引发人的新一轮情报认知的自组织演化,将使人实现更高层次的认知有序。
5 “情报认知耗散结构模型”的哲学基础
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系统科学得以迅速发展,其研究成果丰富了事物的联系观、运动观、发展观、时空观和因果观,从而“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10]。系统辩证论是系统科学的哲学成果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它是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实践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理论融为一体,以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使实践辩证法更“具体化、精确化和深刻化”[11],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实践辩证法。
系统辩证论是研究系统的科学。人的情报认知系统是由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外界因素之间、人的情报认知系统与其整个认知体系之间体现辩证统一。人的情报认知系统由各要素以一定结构组成,并具有相应功能。要素与结构之间、结构的量与质之间、结构与功能之间体现辩证统一。人的情报认知系统是一个结构有序、具有多层次等级结构的统一体。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同层次诸要素之间、各层次与整体之间体现辩证统一。人的情报认知系统是开放的,它导致人的主观认知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层次有序走向高层次有序。既体现出无序与有序之间、低层次有序与高层次有序之间的辩证统一、又体现了开放系统与外界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正是这5个辩证统一,表明了人的情报认知是一个螺旋式演进过程,既体现系统结构质变和层次转化,又体现系统的差异和协同。正是这5个辩证统一,既反映了人的情报认知的普遍联系和丰富多彩、又反映了人的信息转化、情报利用和情报创新的统一性与差异性、以及人的情报认知的建构性。正是这5个辩证统一,使“情报认知耗散结构模型”的自组织演化过程符合实践辩证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路线。
参考文献
[1](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2](美)F.Miksa.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Two Paradigms[M].London:Taylon Graham,1992:229.
[3]梁战平.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3):239-241.
[4]俞传正.情报科学范式新论[J].情报科学,2005,23(1):16-21.
[5]王建萍.高校科研系统自组织理论初探[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8,10(3):1-4.
[6]魏宏森,曾国屏.系统科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0-12.
[7]湛垦华,沈小锋.普利高泽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72.
[8]苏瑞竹.论情报学的认知观点[J].情报科学,2000,18(6):511-514.
[9]邢军.论自组织与企业管理效率[J].中外科技信息,2002,(6):65-66.
[10]乌杰.系统辩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3-45.
[11]薛剑文.系统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8(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