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铁骑
2009-07-13张毅
张 毅
大汉铁骑的蹄声渐渐远去,匈奴帝国的余晖杳无影踪,两千年的烈烈风尘落幕后,今天的我们又能够思考些什么呢?
汉朝人对骑兵军团的渴望源于与匈奴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公元前201年,匈奴大军在马邑包围了本就心存疑忌的韩王信,这个落魄豪门的末代王孙竖起了白旗。在韩王信这个二五仔的引导下,匈奴人越过句注(今山西雁门山),直攻到晋阳城下,一时间北地大震。刘邦在长安寝室难安,便集中三十二万兵力御驾亲征,决心和匈奴一较短长。对未来东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平城之役由此爆发。
战争进程让汉朝人相当“郁闷”。冒顿单于耍心眼儿,将精兵强将窝着,把老弱病残都弄出来撑场面,摆出一副熊样儿。刘邦脑袋发热,以为匈奴人不堪一击,带兵狂追,主力步兵则被远远抛在了后面,结果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陷入了匈奴四十万精骑的重围之中。刘邦被围七天,后来亏得谋臣陈平剑走偏锋,给冒顿的老婆送礼,通过“枕边风”的力量,才使得刘邦脱险。
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城下之盟,汉朝失去了讨价还价的资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其主要内容便是“女人+金钱”的“和亲”政策。平城战役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汉匈两国军队的构成差异造成的。匈奴“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汉则“多步兵”,以步兵去对付骑兵,就如同现在用步枪去打坦克一样,差着多少个级别呢。如何从技术层面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了困扰着汉王朝的痛苦课题。
就如同现代军事理论上常说的“对付狙击手的最好办法就是一名更加出色的狙击手”一样,要对付匈奴骑兵,就需要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这个道理,对于在反秦攻楚战争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老兵痞刘邦来说。他不可能不明白。但建国之初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促使刘邦和他的团队不得不痛苦地承认:当前仍处于创建伟大帝国的“初级阶段”,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现阶段的核心任务只能是恢复和发展生产、恢复民力、与民休息。
忍气吞声,先练内功——此为刘邦之策。此决策使得汉朝获得了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时间,汉帝国因此可以从容进行宏伟的战略布局。不得不说,刘邦的抉择,尽管无奈,但却是最为明智的。如此几十年,汉朝国力大增,文景两朝便开始“马政”建设。
所谓“马政”,是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汉文帝刘恒采用免役的办法来鼓励民间养马。
当时规定: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即养一匹马,可免除三人徭役:而到他儿子景帝刘启时,则规定高1.36米以上、不足10岁的适合服军役的壮马不许出关,同时在西部、北部水草丰美、适宜放牧的边郡设立了马苑,养马三十万匹。如此规模自然并非皇帝日常所用,而只能解释为大养战马,为组建骑兵军團做准备。
汉武帝刘彻是幸运的,他继承了帝国三代人六十年积累的物质成果,还有无价的战略财富;他的幸运还在于他拥有了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善于指挥战略骑兵大兵团的天才将领;而他的幸运却不仅仅是祖辈的恩荫,而是敢于果断实施战略转向,敢于“亮剑”,敢于刺刀见红,终于打出来个空前的大帝国。
经过五十余年的攻伐,特别是河南、漠南、河西、漠北四役,为患百年的匈奴被基本打垮,汉朝成为东亚大陆主宰。
大汉铁骑的蹄声渐渐远去,匈奴帝国的余晖杳无影踪,两千年的烈烈风尘落幕后,今天的我们又能够思考些什么呢?
对于汉朝这样一个农业帝国而言,组建一支能够与“马背上的民族”相匹敌甚至犹有过之的骑兵军团,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我们看到,汉代骑兵军团的组建,是沿着一条非常理性的轨迹行进的。是否需要?什么时候需要?需要多大的规模?如何使用以获取最大收益?
这些问题在几代人中都先后获得了较为圆满的解答。汉朝人的理性,就在于压抑住了自己这种迫切的渴望,超越了单纯的“精神需求”,明智地选择了发展之路。
汉朝还有着整体的大战略框架。从汉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摆正经济、军事两者的位置,到文帝景帝时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借用邓公小平语),再到武帝时的凿空西域、结好乌孙、攻取河西、移民实边等等,大战略的逐步实施,为骑兵军团的壮大与有效运用创造了最好的环境,使得汉军铁骑雷霆万钧的攻击有了最佳的切入点与扩张力。可以说,大战略为骑兵军团的诞生提供了前提,而骑兵军团的壮大催生了更为宏阔的战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