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葛亮的一次惊天大冒险

2009-07-13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09年6期
关键词:曹军罗贯中鲁肃

韩 朴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赤壁鏖兵期间非常神奇的一幕:诸葛亮借江上大雾弥漫,用载满草束和青布幔的“草船”,撩拨曹营,骗曹操放箭,从曹兵那里骗了将近10万支箭回来。

正史之中,草船借箭有两个原形,一个是“令船受箭”,一个是“草柬借箭”。罗贯中将这两个典故加以整合,安在了诸葛亮身上。

“令船受箭”的故事来自《三国志吴主传-二》的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赤壁之战以后五年,213年),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对垒(大概位置在今巢湖入长江的一段通道)。两军对峙有日,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缅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数里并且鼓乐齐鸣(《演义》中把这一镜头安置在周瑜初次与曹军对峙时,窥探其营寨的时候),但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战,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孙权的轻舟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侧再受箭。很快,箭均船平,孙权安然返航。这是孙权一种临战急智的表现。

“草束借箭”故事的原形是唐朝“安史之乱”时,安史叛军长期围困唐军重要据点睢阳,久战之下,城中缺箭,守军想出一个办法:在月晦的夜间从城墙上向下缒很多草人,叛军以为是守军派出突围的别动队,于是乱箭齐射,箭射在草人上,就被带回城中。守军用这个办法,跟叛军“借”了不少箭。罗贯中是懂得军事的人,这个战例他一定也是掌握的。

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诸葛亮借箭的事情。因为当时刮北风,在江北的曹军不怕火攻,诸葛亮草船却怕火攻,而且船是连在一起的,这边岸上有一支火箭射去,诸葛亮、鲁肃非变“烤鲁诸”不可。更兼诸葛亮是秘密行动,如果草船失火,逃回南岸,搞不好连周瑜的水寨都烧了。

所以,《演义》中诸葛亮的这种行险,相当于玩命,而且还不仅仅是玩自己的命。

回到《演义》之中,罗贯中为什么要让诸葛亮赌命,冒着被烧死的危险,去玩“草船借箭”呢?

罗贯中煞费苦心,编织了赤壁之战中的很多细节,正是要从这些地方为读者揭示出,曹操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而刘备为什么能够实现割据一方的基业,诸葛亮后来又为什么不能北伐成功,以及孙权为什么没能实现打通上游的“长江战略”。罗贯中是把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因为性格而影响到事业的内因,铺开在读者面前。

“草船借箭”这一段,就要集中表现周瑜的意气用事,诸葛亮的耍小聪明和曹操的越级瞎指挥。

周瑜不仅这次要通过“军令状”除掉诸葛亮,前后还有多次想干掉他。之所以未遂,其实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孔明太狡猾,每次都能够识破周瑜的心思——这样的人将来成为对手,定为大患,所以周瑜一定要先下手为强一——后来,《演义》中诸葛亮果然成了他的大患,直到把周瑜“气死”。周瑜少年得志,一直被孙吴阵营力捧,从来都是“头号种子选手”,50多岁了,还被称为“周郎”,形成了“性格悬滞”,心理年龄保持在25岁左右,且情商很低。

这时候,天上掉下个诸葛亮。

在周瑜眼中,诸葛亮比他帅,比他年轻,比他聪明,他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程普比周瑜老,比周瑜丑,比周瑜笨,纵使一时无礼,周瑜也能包容他,因为跟程普比,周瑜有优越感。其实,周瑜带兵叱咤风云的年纪,诸葛亮还在家里研究“三个好玩的木头人”呢,只是周瑜的心态发生扭曲,已经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了。

但是,诸葛亮偏偏要刺激周瑜。

《演义》中,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到江东后舌战群儒,激怒孙权,刺激周瑜,连番表现,都是要出风头,表现自己的超人之处,甚至不惜靠耍小聪明来实现这个目的。结果,风头是出了,除了唬住“老实人”鲁肃,其实是把东吴上下全都得罪了个遍,给后来孙、刘翻脸埋下了隐患。

在“草船借箭”冒险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诸葛亮利用了很多侥幸因素。

其中最大的侥幸因素还不是曹兵有没有射火箭,而是曹操一时冲动,瞎指挥:“操此时因见水军未整,自到江边提调。”其实,曹操对水上实战是锄底的外行,所以,他嫌水军的4000弓弩手不够,又让张辽、徐晃调来6000旱寨内的弓弩手助射。

即便如此,罗本《三国》中这一段也多次强调:诸葛亮这次冒险,一共得箭“九万余支”,并不够应有之数。而毛本为了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先删去了曹操越级指挥那一段,又每船多算1000支箭,这样总数轻松超过了10万支。

如果曹操放手让手下众将随机应变,诸葛亮、鲁肃很可能已经被擒。鲁肃在船中惊恐万状,就是想到这种可能。

曹操轻松拿下荆州,被大好形势冲昏头脑,放任了自己多疑自专的性格缺陷,这是他最终铩羽而归的最主要原因。曹操自己打败了自己。

诸葛亮戏剧性地获得了箭“九万余支”(其实也确是戏剧性虚构),令周瑜、鲁肃“慨然而叹”甚至“拜服”。在多重刺激之下,周瑜也想不到军令状上“10万支”的数目了(剩下的微不足道的几千支箭,很容易从别处临时搞到,或者也很有可能在这三日的磨洋工中已经完成了)。鲁肃稀里糊涂经历了一场九死一生的险境,叹服诸葛亮是“神人”。周瑜也说“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及也!”诸葛亮得意之余,上课说:“凡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军情,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乃庸才也。”他埋汰周鲁是庸才,翻过来又说自己的神机妙算是“谲诈小术,何足为奇”,语气渐涉狂诞,至于那句“我命系于天”,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是罗贯中的刻意安排,让诸葛亮的性格缺陷充分暴露了出来。诸葛亮的谨慎,不过是假谨慎之外衣行冒进之事实而已。

罗本《三国》并不认可诸葛亮引以为豪的“小术”。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从不行险,甚至“奇谋为短”。罗贯中是以“戏说”的形式,来讲解做大事业成败的各种关键因素,而决不是《临江仙》里“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假超然。

选自《左手翻史书》

猜你喜欢

曹军罗贯中鲁肃
三国演义(六)捉放曹
三国演义(二)乱世出英雄
从《秋风纨扇图》谈珂罗版书画复制及发展
三国军师争锋之鲁肃:三国最被低估的富二代
2016年2月日、月及行星动态
鲁肃机智调解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官渡之战中曹军兵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