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县域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

2009-07-13梁武林陈志伟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1期
关键词:无源共用双向

梁武林 陈志伟

[摘要]有线电视以其便于传输、损耗小、质量好、容量大、可双向传送等显著特点,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但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在建造初期由于资金,技术和初级阶段用户的需求影响,所建的网络急需进行双向改造,对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双向网改造作的必然性和技术作理性的探讨。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036-01

1990年11月我国颁布了“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预示着中国有线电视走向进入了高速、规范、法制的管理轨道,可以讲,自90代初至今,中国有线电视无论是用户规模,网络技术以及网上多功能业务开发的水平都已在世界有线电视业界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资金、政策、网络规模等原因,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建设与改造工作进展很慢,目前,大部分有线电视网络特别是县域有线电视网络仍然是单向网络。如何改造升级,是这两年全国有线电视业同仁最为关心的。

一、正视历史,结合现况,历数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史

1974年,北京饭店楼顶上安装了中国第一个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这是一个里程碑式、跨时代的标志,正式催生了中国的有线电视;1974年至1983年,出现了共用天线,这一阶段可视为有线电视的初级阶段即共用天线阶段;这一阶段的技术特点是全频道隔频传输,一个共用天线系统可以传输五六套电视节目。1983年至1990年,北京燕山石化建设1了万户的有线电视网络,1985年沙市建成有线电视网,标志着有线电视跨出共用天线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的技术特点是以电缆方式建企业或城域网络、邻频传输,传输的节目套数在十套左右。有的地方开始用光缆作为远程传输;1990年11月颁布“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中国有线电视朝着大容量、数字化、双向功能、区域联网等方向发展。

便于传输、损耗小、质量好、容量大、可双向传送是有线电视显著特点,广大用户也迅速喜欢上这一媒介,这就决定着有线电视必将得到迅猛发展。神州大地几乎每个城镇都安装了有线电视网络,截止2006年底,全国有线终端数已近17800多万个(含宾馆及商用楼),其中县级有线电视用户占了半壁江山。县级有线电视是从最早的共用无线电视系统发展而来的。从开始时230MHz隔频传送,300MHz、450MHz、550MHz邻频传送已发展到750MHz邻频传送体系;干线网从电缆为主向光缆为主发展,网络结构普遍向HFC转变。在相当经济文化发达市(县),遵循着技术发展大势,抓住发展机遇,开展了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因地制宜,面向未来,勾画县域双向网络改造的必然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也飞速进步,直播卫星、Iptv等新技术使用越来越广,使有线电视网络从组网技术到网络功能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有线电视网的增值业务日益增长,特别是近年来用户消费能力和欣赏能力已极大提高,对有线电视新需求的已经萌发,这也为有线电视双向网的改造提供了良好的社会需求氛围。目前,双向网改就是利用现已存在的Hfc网络资源,有效扩大光纤传输覆盖范围,向宽带、双向、大容量、多功能、多业务方向发展,实现全网双向接入,大力开展数字电视基本业务、付费电视业务、Vod点播、宽带接入、互动游戏、网上教育、信息服务等多种增值业务。而我国的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在初期建造时由于资金、技术和初级阶段用户的需求影响,所建的网络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随着网络的扩大,频道的增加,失真、载噪比及故障率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数字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使得有线电视与通信、语音、图像、数据之间的界限模糊,正互为融合,相互渗透,有线电视正由单向广播式传输,向双向交互式传输过渡,各地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网的建设正在有计划地进行。因此,县域有线电视网络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地对已建网络进行双向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三、立足实用,优化改造,综述有线电视双向化改造技术

县域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建设和改造工程量大、投资多、技术复杂,双向改造技术也名目繁多,在国际比较主流、比较成熟分别为:

1.CableModem技术系目前有线电视分配接入网双向化改造应用较多的技术之一。在上海、深圳等城市采用CableModem提供互联网宽带接入服务。到目前为止,CableModem仍然是一项很好的技术。CableModem技术利用原有HFC网络,同轴电缆入户,不需要重新铺线,改造工程量小,用户设备CM容易安装,适用逐渐开展业务、发展用户,而且前期投入少。但CableModem技术也有其显著的不足之处,由于CMTS的带宽限制,可承载业务有限,无法满足大带宽业务的需求。另外,噪声汇聚效应影响系统的带宽和性能,对同轴缆及接头质量要求较高,对施工工艺质量要求高,会大幅度增加质量不好的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成本。

2.LAN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中已有应用,最初是采用FTTC/FTTB+LAN的方式。随着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EPON+LAN成为一种优选方案。从理论上讲,EPON+LAN是性能价格最高的方案。已经铺设好5类线或可以铺设5类线的建筑,应该采用EPON+LAN方案。LAN重新需要铺设线路,其应用受到很大的外部环境限制,在大多数应用条件下,EPON+LAN方案是需要解决入户线路问题。EPON的ONU通常安装在楼道内,因此只要找到一种楼道内用户线路的双向接入改造技术,就可以大规模使用EPON+LAN模式。

3.光网传输技术,通常分为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两大类。有源光网络具备传输距离长、需供电、需维护等特点,有源光网络一般是基于点到点的网络拓扑结构,如HFC光网、LAN光网等部分,有源光网络主要应用于干线传输网络和城域网。无源光网络一般是基于点对多点的传输方式,多采用树型或星型(多级星型)的拓扑结构,是多用户共享系统。无源光网络具备拓扑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消除了局端与用户端之间的有源设备等特点。由于PON技术的网络拓扑与有线电视网络的拓扑结构相类似,无源光网络技术成为一种在广电网上应用的新技术。虽然,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用户接入技术种类较多,但基本上可分为HFC网络用户接入技术、基于以太网协议的用户接入技术、其它用户接入技术等几类。这几类用户接入技术的共性为:广播电视业务可以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双向数据业务可以使用IP协议实现,均支持电视广播、宽带互联网接入、语音服务、视频点播、网络游戏等业务。面对上述技术,县域有线电视运营商应积极寻找一种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共同促进双向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较好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增值,实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金华、汪彦龙,思科宽带接入系统中CM无法上线故障诊断,中国有线电视,2006.2.

[2]广电总局科技司,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2007.12.

猜你喜欢

无源共用双向
混凝土泵车用双向液压锁故障探讨
无源核子料位计在大唐滨州电厂的应用
朴素高效的双向快充
中压开关柜带电指示器缺陷分析及技术改进
多种方法解“妇人洗碗问题”
活该你单身
例说乘法公式的双向应用
广电网络双向网改造方案
还有一行
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