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改革初探

2009-07-13田延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德育课教学效果新课程

田延玲

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然而,当前很多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德育课教学往往远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演变成空洞的政治说教,因此,实施德育课改,提高德育课的实效,让德育课充满活力,促进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的和谐发展应是德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升了德育课的吸引力、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德育课教材几经修改,虽越来越完善,但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的内容重复,有的内容陈旧繁杂脱离实际,跟不上时代步伐等。改革课程,落实内容是关键。课改行动下的德育教材不再是“授业解惑”的唯一课程资源,而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载体。课堂教学素材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来源于发展变化中的德育学科。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因此在每章授课前将教材内容划分为必讲的、可讲可不讲的、不必讲的三部分,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以教学大纲为导向,结合未来社会的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在保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方针一致性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作了不同幅度的增删,如: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第五章“财政与金融”和第六章“个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适度增删,保留书本中消费积累以及银行保险知识,增加了学生的理财实际,合并为“投资与理财”专题,通过生动、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花自己的钱。《法律基础知识》中则略讲《行政法》和《诉讼法》,增加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学内容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注意把握时代脉搏,关注身边事、国家事、世界事,将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如:讲《法律基础知识》时,将从各种媒体上搜集到的新案例特别发生在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案例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这些内容蕴藏着时代的最强音,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学生喜欢,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效果好。另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用好身边的“活”教材,如:许多中职生刚入学时往往认为自己是中考的“失败者”、“淘汰者”,不能上高中考大学,自己这辈子就不行了,为增强其自信心,我搜集了我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特别是毕业于我校现在又在本校任教的许多老师的事迹鼓舞他们,使他们明白,中考失利,没考上高中,只说明初中阶段没学好或考试没发挥好,并不代表现在,更不代表将来,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干好自己该干的,辉煌灿烂的明天照样属于我们的每一位同学。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平等的对话,诚恳的点拨,使学生由茫然到释然,解决了心头的困惑,树立了自信心,为以

后努力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传统的僵硬死板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说教模式,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效果更是大打折扣,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课堂教学中努力多用以下几种教法:

1、讨论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努力营造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自由的思考,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自由地讲,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平台,使学生畅所欲言,让德育课真正“活”起来,对于一些热点问题,如理想信念、爱情交友、网络成瘾、就业创业等学生一般都有浓厚的兴趣,并易于从最新资料中迅速找到合适的材料,讨论易展开,在讨论形式上可用邻座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或辩论式讨论法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角色互换教学法

即教师和学生互换位置,在学生对教材进行自学的基础上,由学生走上讲台来讲解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一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变学生台下被动地听为台上主动地讲,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言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正是学生走上社会要具备的首要能力;二是学生可以多渠道、多方位、个性化地体验教学探究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合作学习精神等得到有效的培养。另外由于是自己的同学站在讲台上,所以感到新奇有趣,所以都积极参与,教学效果非常好。

3、案例教学法

教师课前准备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案例,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或以视频形式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教师说明本次课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结合听或看到的故事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出本次课的重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等,真实、生动、典型的案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学生能在成功的案例中学习经验,在失败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在困境中中学会摆脱困境,在危机中学会处理危机,为自己日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理念。如《从头再来》(摘自《思想政治课教学》),《108个瓶子》(摘自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把厕所打扫的比厨房还干净》(摘自《读者俱乐部》)等,是我常用的案例,学生喜欢听,效果自然好。

此外在教学法的改革中还常用情景教学法、写心得体会法、演讲法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评价方式的改革

德育课的教学任务重在育“德”而不是育“智”,德育课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应只看学生对德育理论知识掌握的水平,而应看通过德育学习后,学生的思想认识是否提高,课下课上校内校外学生的言行是否达到德育要求的标准,因此德育的的考察应重在平时的行为表现,为此本学期将德育成绩组成作了调整,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60分(作业、课堂活动表现、自评互评各占20分),期中成绩占20分,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写小论文、写调查报告等,期末成绩占20分,闭卷,对一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作常识性的考核,此外为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良好习惯,还附加行为规范奖惩得分,对有突出表现和明显进步的学生奖励一定学分,对严重违反纪律,受过处分的扣除一定学分,使德育的教学效果真正落到实处。

以上是笔者在德育课教改实践中所作的初步探索,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要使新课程有效实施,教师应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和新课标,把握新课程理念,努力实践,大胆创新,使德育课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德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德育课教学效果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