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念的统一:有关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思考
2009-07-10康瑞军
摘 要:学界目前对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和研究,主要是由音乐史实的历时呈现来展开历史叙述,而对历时截面中共时差异的关注明显不足,由此,我国音乐史上早已进入古人视野的空间地域音乐文化划分的叙述传统、姊妹学科在音乐地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均未得到普遍而充分的吸收利用。文章认为,强化音乐史教学、研究时空观念的统一,不只对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具体手法有所促进,对中国音乐史学术视域的拓展也将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时空观; 音乐地理; 音乐史专题地图; 二维视角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2-0082-06
长期以来,中国音乐史教学多是以历史发展的线索,将有关中国音乐的史实从古至今地组织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完成音乐史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对历史时期音乐文化精神的整体把握。这种教学模式,借助教材的体例编排、内容遴选以及教师的教学实践,为音乐专业大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音乐史实的历时呈现”是其主导的理念。有关中国音乐史教学中的“宏微关系”、“主客关系”、“史论关系”、“纵横关系”、“表里关系”等论题{1},也正是在此前提和基础上受到关注并展开讨论的。
2006年11月,教育部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指导纲要》,其中“中国音乐史”的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要在教学内容中突出历史时期重要的音乐成就和审美特征,而对于特定历史阶段中,不同空间、地域的音乐现象、音乐活动,并没有进行相关表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上述教学传统的认同。{2}
但是,有关中国音乐史实在时间截面上的空间分布状况,无疑是中国音乐近万年可考历史中的重要内容。比如,《诗经》中已有按照地域风格划分的“十五国风”;《吕氏春秋·音初》中已有“东音”、“南音”、“秦(西)音”、“北音”、“郑卫之声”的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当时人已经认识到特定历史阶段中,共时存在的音乐文化,还存在着空间地域上的彼此区别。
因此,在历时的音乐史实线索中,关注音乐史实共时的空间差异,从而以时间与空间的两种线索来组织教学并开展研究,应当是十分必要的。
一、相关学科既有研究成果需要充分吸收
1922年,叶伯和自刊出版我国近代第一本音乐通史《中国音乐史》,标志着中国音乐史学翻开了新的一页。{3}从此以后,中国音乐史著述日益丰富,学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在不断拓展。尤其近20多年来,中国音乐史学在纵深发展过程中,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社会、人文学科建立了直接的联系。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陆续地、不同程度地被吸收到了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领域当中。但是,在音乐学学科范围内,与中国音乐史学直接相关的姊妹学科的研究成果,却未能得到及时充分的体现。这种情形在中国音乐史教学领域,尤为突出。比如,作为传统音乐研究领域新兴学科的音乐地理学,通过几代学人的努力,近2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该学科密切关注的“音——地——人”关系{4}以及其研究所揭示出来的共时空间特征,更为音乐学界将特定研究对象置身其生长环境进行考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产生了一批堪称丰硕的成果。{5}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成果在目前的中国音乐史学教学与研究实践中,还未能引起广泛的重视。一些地域性很强而又有久远历史的音乐现象,尚未给以充分而连贯的历史解释。
以民间音乐中的空间地理制约因素为例,苗晶、乔建中曾提出:“如果说,由于我国西高东低,所以地形、地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东与西,也即‘横的方面的话,那么,气候对于生产、生活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南与北,也即‘纵的方面。{6}乔建中进一步指出,“文化是在地理的缝隙中长出来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缝隙,不同的‘缝隙培育出来的文化,自然是各呈其态了。”{7}在笔者看来,这里有关我国地理环境横纵两方面的阐述,和中国音乐史的纵向发展历程均有着莫大的关系。大致说来,如果以唐五代为分界,将整个中国音乐史划分为两个大的时段的话,我们会发现,唐以前,中国音乐的发展乃以中西(或东西)交流为主线:汉代开辟陆上丝绸之路后,经过数百年的交融变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第一波高峰,以龟兹乐为代表的各种西域音乐源源不断输入中原,成为隋唐宫廷音乐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宋元以来,随着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南北方音乐文化的并存与交流,成为中国近世期音乐文化发展的主线:宋元时期,北方兴起诸宫调,南方出现陶真;北方有杂剧,南方有南戏,二者的交流融汇,最终形成了南北合套的戏曲音乐结构形式(如南戏《小孙屠》第14出插入北曲《端正好》与《脱布衫》),成为明清戏曲音乐大发展的直接先声。当然,也有一部分中国音乐史学者注意到了音乐地理因素在中国音乐史发展中的作用。如沈冬在探讨唐代宫廷音乐中西域音乐的地位时,曾提出这样的看法:“北周以诸胡而入主中原,师法《周礼》故制,收罗外国音乐,统理于‘大司乐之下作为‘四夷乐,由此而奠定了隋唐燕乐乐部的规模。……‘多部乐体制本脱胎于北周‘四夷乐系统,夷乐多正是其本色常态,理所应当之事。”{8}就同一论题,冯文慈根据初唐统治集团主要成员的籍贯大多来自西北及周边地区的事实,说明唐代音乐胡风大盛的决定性(而非一般性)原因在于统治集团中坚成员的出身和音乐嗜好。作者还将这一结论与苗晶、乔建中的对今天西北高原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与论证,进行了比照映证,从地域空间内的历史音乐风格和当下音乐风格两方面,阐述了地域音乐色彩特征的稳定性。{9}这些学者在讨论音乐史现象时,之所以能得出令人信服的所进行的观点,新材料的采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恐怕仍在于研究角度的不拘一格,二者均带有鲜明的历史地理色彩。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对大学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大学教学的内容要反映最新科学技术的成果和研究动态,在文科则要注意介绍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和各派观点,使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开阔视野,了解各个学科前沿的动向,这样做不仅使学习向纵深发展,而且也是重要的科研准备。”{10}可以想像,如果在中国音乐史教学(包括教材和教学实践两方面)过程中将这些基于乐史地理视角的认识性成果,纳入到每个时段的音乐史实的讲授中,不只对学生音乐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学术视野的拓宽有所助益,而且能更好地培养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创造性理论思维,为他们在大学阶段的科研尝试,构筑坚实有效的平台。
二、国内音乐教育现状的实际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音乐院校毕业的本科生,主要有以下三个就业去向:一是进入企事业单位或文艺团体,从事专门的音乐表演和创作工作;二是从事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三是继续深造,攻读音乐专业某一方向的研究生。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其中后两种去向,占据了较多数。
就中小学教育工作而言,其教学对象为青少年,教学课程以音乐欣赏及乐器演奏为主。其中,在教授与中国音乐相关的内容时,不仅要求教师知晓特定音乐内容的历史脉络,还要了解其共时空间属性,并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浅出地进行生动的介绍。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有赖于教师在本科教育阶段,就应具备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中国音乐史实的眼光和能力。从长远看,这对各地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也有明显的好处,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加客观地理解本地区音乐文化的特征与魅力。
音乐专业的本科生,在进入高层次的研究生学习阶段时,尤其对那些以中国音乐史、传统音乐理论、民族音乐学作为专业方向的年轻学者来说,以历时与共时、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视角来观察、采集、考证与分析自己的研究资料与研究对象,是深入挖掘课题内涵、客观把握研究对象的重要前提。目前有的研究某一地域传统音乐的学术论文,在对该地域音乐风格进行考证分析时,往往全力聚焦于对其音乐形态、风格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考察,而对其历史状况缺乏必要的交待,似乎这一品种是“本来”、“一直”出现在该地区的,从而忽略了这一品种经由历史变迁而不断“移步变形”的种种可能性;还有一些研究特定历史时段的论文,则往往从某些“典型”的音乐史实及音乐形态案例入手,试图探究其存在状态与历史价值,进而归纳某一时段(王朝)音乐史发展的总体特征,而对同一时段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从具体形态到抽象风格上可能存在的显著差异视而不见。类似学术现象存在的根源在于,研究者在接受大学阶段的中国音乐史训练时,未能充分关注音乐史实时空要素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未能培养起将音乐史实置于特定时空坐标进行反复观察的思维习惯。反之,纵观本领域成熟学者的文论,往往能够透过研究对象的表面,将其放置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历史视角中进行审视,尽可能还原特定音乐史实的真实存在状态,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如蔡际洲曾将现存蒙古族民歌(即蔡文所称的“辽金北鄙遗音”)与宋元时期的南北曲音乐进行了音乐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比较分析,颇富创见地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为深入考察蒙古族民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11}又如戴宁《明清时期秦淮青楼音乐文化初探》一文,从音乐形态、表演方式、表演内容和地域经济文化背景诸方面对明清时期南京秦淮河地区青楼音乐活动进行了考述,其中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时期地域音乐文化特征的深入关注,对于进一步理解明清音乐文化特质提供了又一种案例。正反两方面的学术案例告诉我们,将时间与空间观念结合起来进行音乐现象的考察,对于音乐史学教学与研究的深化,在方法论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因此,在高等音乐教育本科阶段的中国音乐史教学中,以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将特定时代的音乐史实组织起来,不仅对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全面修养有深远意义,而且能够促使音乐学领域未来的高层次学者养成兼具时空视角的良好学术习惯,进而推动各学科在知识体系上的对接和学术研究上的对话。
三、中国音乐史教学纳入空间视角的具体措施
我们如此强调空间因素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将每个时段的音乐历史地理信息巨细靡遗地纳入已经体系庞杂的教学内容中,而是试图倡导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对各个时段有代表性的音乐空间与时间信息进行必要的整合。将原来分布在纵向时间坐标轴上的音乐体裁、乐器、音乐风格、乐曲、音乐家等重要信息同步表示在同一时段的横向空间坐标轴上,按照历史影响的大小,对其进行必要的取舍,以此来塑造学生在中国音乐文化范畴内的时空观念,进而培养他们客观评价特定时段、地域音乐文化价值的能力。具体讲来,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音乐历史地图的绘制与应用
在历史学界,中国历史学的教学中对历史地图的重视已经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传统,并形成了“历史地图学”这样的成熟学科。他们认为:“自古至今直到未来,几乎凡是具有空间分布差异的地理事物,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过去的还是现实的,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可以用地图予以表现。”{12}在该领域中,至今已产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图集:如清代杨守敬《历代舆地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88),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1984),张传玺、杨济安《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1984),郭沫若《中国史稿地图集》(1996),武月星《中国现代史地图集》(1999)等等,为中国历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图片资料。
但是,音乐史毕竟属于专门史,上述历史地图所能提供的主要是各个历史时段政区、经济、气候、物产等地理环境的背景信息,对音乐史中诸如音乐活动范围、乐器制作与使用、音乐家的籍里{13}、乐谱的创制与流传等区域分布信息显然无法直观展示。因此,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文献记载和已有成果,绘制专门性的中国音乐历史地图,不只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具体而言,有关音乐活动范围与乐器的制作及使用状况分布,可以借鉴历史地图学界的已有成果,以今地图为底图,规定一定的点、线、面符号作为音乐活动范围或乐器出产、流传区域的表示方式,并以特定的乐器符号作为图例,配以扼要的文字说明,形象直观地展现历史时期音乐文化诸要素在不同地域空间中的发展水平。从教学内容的学术定评角度考虑,尽管音乐史学界在上述某些方面还缺乏普遍认同的成果,但是,笔者认为,开放式、互动式乐史地图的绘制与逐步采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仅凭文字记忆片面而抽象地看待音乐史实的弊端,从而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生动性。
(二)音乐史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音乐史地图的绘制与采用,目前还是一项新生的举措。即便在历史学界,在其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真正创编新绘历史地图者很少,一般多根据需要和条件,用缩放机、幻灯机、投影器、静电复印机或人工手绘等手段,运用方格放缩、临摹、照相等基本方法进行转绘或复制。”{14}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手段也在日新月异地进行更新。将传统的历史地图所承载的历史地理信息数字化,是当前历史地理学界的新目标。近年来,国内一些学术机构与国际著名的高校和信息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着手研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as Historical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15}力图为国际范围内的中国历史教学与研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平台。
可以想像,历史地理学界的这些成果,势必能够为音乐史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技术层面,历史学界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将普通历史学科海量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分门别类的录入和处理,从而完成数据库的构建和功能的输出,而音乐史方面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目前还无法被历史学界大幅度收录。所以,音乐史地理系统若想真正构建并实现上述功能,还有赖于借鉴该系统技术思路,有步骤、分层次、分门类地自行研制适应于音乐史地理信息需求的数据系统,逐步开发出集音乐文物图片检索、音乐家籍里检索、乐器制作与流传区域检索、重要音乐活动城市分布状况检索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综合型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将音乐史文本教材与可检索、可编辑式的音乐地理信息系统配合使用,必将大大促进中国音乐史教学研究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三)音乐历史地图与信息系统对中国音乐史实验教学课程的价值
2005年以来,教育部开始在国内高校各学科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计划到2009年建设18个艺术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其中特别指出,“艺术类实验教学中心应……利用现代技术与设备,建设形成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升综合能力的实验教学平台。”{17}在此背景之下,国内高等音乐院校目前在建的省级、校级音乐教育实验中心,如何将中国音乐史教学纳入实验教学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史实的生动把握和创造性理解,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通过上述音乐历史地图与音乐地理信息系统的制作与应用,结合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如王子初主编的《中国音乐史教学参考图库》等),或许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途径。
具体而言,在实验教学的课程之初,可以结合三维立体的“中国地形图”对中国境内的山脉、水系、高原、盆地、植被、生产方式等进行大致的介绍,让学生对中国广袤领土的地形地貌构成有一个宏观且直观的了解,进而,要求学生据此查找和验证他们已有的音乐史地域空间知识,帮助他们形成音乐史空间地理分布的初步印象。在具体某一时段音乐史的讲授中,则可以用歌种分布图、乐种分布图、乐谱分布图、音乐家分布图、观演场所分布图等专题地图,来强化学生对于某一时段音乐史实的熟练掌握。最后,通过实验课程的实践和考核环节,安排学生在地图信息系统的实验界面描绘某种音乐史对象的分布状况,促使他们将音乐史实的概念性认识和直观分布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对音乐史实时空存在状态的深度理解。这种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必将大幅度提升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实践性和互动性,使这一学科在高等院校专业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四、时空观念中音乐史教学研究的理论思考
目前,国内从事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士,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术群体,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大家教学和研究的手法多种多样,但目的则是大同小异: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源流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通过中国音乐史的学习,从音乐文化的角度体察本民族乃至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根本动力。
现行的中国音乐史教材中,近现代音乐史多是以音乐家与音乐作品为中心展开历史叙述,与之相对照,古代音乐史教材的书写体例则各具特色。如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1981)是以王朝变迁为主脉阐述各个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面貌和总体特征;伍国栋《中国音乐》(1999)中的“中国音乐简史”以及梁茂春、陈秉义《中国音乐通史》(2005)是以音乐体裁、种类的发展脉络来撰写的。这两类教材,代表了国内大多数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材的体例特征。在具体呈现音乐史实的背后,这些教材或多或少地探讨了音乐史发展的动力与原因。如杨荫浏《史稿》中论及各个时段音乐体裁、品种的盛衰原因时,往往倾向于从阶级冲突的角度去寻找根据;伍国栋则是从政经、社会形态角度来解释各个音乐时代主导音乐风格的变迁轨迹。由此可见,这些教材为各时代音乐史的发展所做的阶级冲突、政治、经济、社会形态注解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史教学过程中,探寻民族音乐历史发展动因的主导性话语。
那么,中国音乐史发展是否与阶级社会的对立与冲突、政治经济等社会要素的发展变迁过程完全同步?中国音乐各种体裁、形态的演变过程研究中,音乐活动的空间、地域要素是否有必要作为其重要的发展动力加以强调?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历史学界的相关认识。
许倬云谈到孕育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要素时认为:“整体看来,中国对外有高山峻岭、沙漠、海洋为界限,尤其是北边的沙漠和西边的高山、高原这两大屏障,使得中国的世界是望向东南的。”{18}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黄河与长江的走向,正是这两条大河,孕育了源远流长、多彩多姿的中华民族文化,各种文化样式,随着这两条大河的婉转漫延,一路浇灌,蓬勃发展起来。除了水系,山脉的分布与走向以及气候的特征,也是造成中华文化在地理空间上的总体面貌和地域差异的重要原因。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黄河的灌溉之利与水患之害、运河的开通与淤塞,对周边城市的文化兴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分界线,其所处位置不断向南退缩的走向,既是不同历史时期气候变冷的结果,也是两大文化版图此消彼长的原因。西晋永嘉、唐代天宝、以及北宋靖康之乱造成的南北方文化格局的变化,恰恰与历史时期中国地理气候变迁的第二、第三个寒冷期的到来相吻合。{19}所以,如果说这几个历史时期是气候变冷,西北方少数民族南侵造成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分界线南移的话,那么,期间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融与共同发展,也是上述自然地理因素变化的必然产物。
整体历史文化动向如此,音乐史的发展演变也体现出了这种趋势。公元3世纪左右,西北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直接导致了隋唐七、九、十部乐为代表的中西音乐交流的第一个高峰;唐代安史之乱后,宫廷贵族燕乐大曲迅速分崩离析,晚唐五代民间文化于是在城镇之中获得了迅猛发展;北宋末期金人南下,中原地区的衣冠士族避乱南迁,自此,传统中原文化地区以庄重肃穆为特征的宫廷典礼音乐让位于商业性、娱乐性极强的南方民间音乐,音乐体裁类型与潮流发生了急速的转折。……如上种种变化,在中国音乐史长河中,汇集成了一幅幅生动壮阔的画卷。今人的学术成果,更以具体翔实的考察证明了这一点。蔡际洲根据先秦至隋唐、宋元明清、近现当代中国音乐家籍里记载,通过定量数据统计,精心绘制了历代音乐家的地域分布图,笔者在讨论宋代不同时期音乐文化的特征时,也探讨了两宋都城所在地域的不同,对音乐文化变迁的影响。{20}
所以,在中国音乐史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社会阶级等因素固然直接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向前发展,但音乐活动空间地域要素,更是历史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根本性原因。
从学科传统而言,历史音乐学向来注重音乐现象的历时研究,与之相关的民族音乐学学科,则主要侧重于对音乐文化共时性的研究。但别有意味的是,自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民族音乐学学者逐渐认识到了历时视角对该学科扩宽学术视域、走向深入的重要价值。乃至有学者(K.K.Sheelemay)提出了“历史民族音乐学”的新型学科名称,{21}可见其重要性已被提升到了学科拓展的高度。国内的民族音乐学者也对民族音乐事象的共时研究投入了极大的兴趣,产生了一批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尽管中国音乐史领域中也有学者对某一时段内音乐文化发展的地域特征进行了关注,但目前看来,这种关注还仅仅停留在音乐史实空间因素的一般性描述层面上,并局限于个别学者的学术实践,还没有就地域空间差异、都城所在位移、气候条件及水系变化对历史时期地域音乐文化的影响进行更全面、深入的挖掘,这不能不说是当下中国音乐史研究的一个缺环。
一般来说,音乐作为一种真实存在于历史时空中的文化形态,其音响样式与活动方式共同构筑了这一学科的本质属性。所以,对以文献记载为主要依据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来说,既有赖于音乐史学家对当下遗存的音响样式的直觉式领会,更有赖于他们将这种直觉方式提升至理性层面的总体把握(即“历史感”)。在学术操作方式上,如何看待历史时期的音乐形态与活动方式,则和各人对音乐史的认识方式(即“历史观”)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史研究较一般史学,更需要兼备对历史感和历史观进行自觉构建和反思的两种素质,对音乐的时间、空间存在方式的总体把握与阐释,就是这两种素质的重要交汇点。
因此,我们不能沉溺于音乐史实具有“历时惯性”的传统认识,不应采用单一的视角看待古往今来的音乐事件并试图揭示其发展动力与规律,而应当尝试将音乐史发展历程中的各种事实放置于时间与空间、历时与共时交汇的背景中进行审视,这样我们才能更为趋近音乐史事件的真实场景。所以,本文认为,中国音乐史,实际上是历时脉络上共时音乐史实碎片的总和,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也应采取时空交汇、辩证统一的叙事理念。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残章断简的中国音乐史料中,找寻到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贯动力和未来路向。
简言之,我们固然无法超越历史,但必须努力超越史料。某种体裁在“哪个时期”、“哪个地域”内产生与发展?某个音乐家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下发表过音乐方面的见解?这是我们在中国音乐史教学研究中值得养成的思维习惯。总之,笔者深信,通过时空观念组织起来的中国音乐史教学研究,在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达到以简驭繁、触类旁通的学术境界。
责任编辑:郭爽
注释:
{1}陈其射.冯文慈的教研思想给我的启示[J].中国音乐,2007(1).
{2}《纲要》原文见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ablename=1380&infoid;=244132008.9.15)
{3}陈永.对叶伯和的再认识[J].音乐艺术,2007(4).
{4}乔建中.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
{5}如王耀华《福建民歌的色彩区及其调式、音调特点》(1981),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1982),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1987),蔡际洲《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思考》等等,详细著述情况参见王耀华.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20世纪新兴学科卷[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32-38页。
{6}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7}乔建中.试论中国音乐文化分区的背景依据[J].中国音乐学.1997(2).
{8}沈冬.唐代乐舞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冯文慈.西域音乐在唐代宫廷繁盛的原因——兼论西北高原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历史渊源[J].交响,1993(2).
{10}冷余生、解飞厚.高等教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11}蔡际洲.“辽金北鄙”遗音域南北曲音乐之渊源——兼论“蕃曲”在戏曲声腔史中的地位[J].黄钟,1993(Z1).
{12}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有关我国古代和近现代音乐史中音乐家的籍里分布,蔡际洲有专文进行了讨论,并绘制了相关的图表,堪称这方面难得的参考资料,但至今似乎还没有充分引入到中国音乐史教学领域当中来。参见蔡际洲.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中国音乐家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5(2).除此之外,马东风曾经将中国古代音乐家列成以朝代为纲的简表,对今人进一步绘制音乐家籍里地图,也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见马东风.中国古代音乐家简表[J].音乐爱好者,1981(1-6).
{14}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5}同上,417页。
{16}http://www.syau.edu.cn/jwc/syzx/content/buchongtongzhi.doc(2008.9.14)
{17}http://teacher.eol.cn/sbzn_6467/
20080505/t20080505_294942.shtml(2008.9.14)
{18}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19}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0}详见笔者博士学位论文: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7.
{21}李延红.民族音乐学的“历史研究”[J].音乐艺术,2006(3).
参考文献:
[1]汤英比.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丹纳.艺术哲学 [M].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3]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王耀华.20世纪新兴学科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6陈其射.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五题[J].中国音乐,1988(1).
[7]高厚永.明代流行的吴地山歌[J].音乐研究,1959(4).
[8]何昌林.唐代的茶山斗乐[J].音乐艺术,1987(4).
[9]乔建中.秦风·秦腔·秦派——二胡《秦腔主题随想曲》散议[J].人民音乐,1995(9).
[10]蔡际洲.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思考[J],交响,1999(4).
[11]李月红.学术与生命——对一个民族音乐学者的“个案”调查[J].音乐艺术,2000(1).
[12]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C].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
Reflecting on Teaching and Studying about Chinese Musical History
Kang Ruijun
Abstract:
The author explains his position that, to strengthen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studying about music history, will not only be helpful to take concrete measures of teaching and studying it, but also can provide new theoriotical support to widen ones field of vision on Chinese musical history.
Key words:
notion of time and space; profesional map on music history; two-dimensional a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