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课程观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2009-07-10王建武
王建武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思潮的总称,其理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面之宽,是以往其它思潮难以比拟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包括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研究观和评价观等。后现代课程观,则强调教育的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对音乐教育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和启示,值得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和探究。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音乐教育;音乐教师观;音乐教材观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2-0103-04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思潮的总称,其理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面之宽,是以往其它思潮难以比拟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包括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研究观和评价观等。后现代课程观,则强调教育的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对音乐教育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和启示,值得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和探究。
一、后现代课程观念的多视角存在
(一)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从混沌学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出发,吸收了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以及自然科学中不确定原理、非线性观点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思想,勾画出其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框架,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是它的理论基础。多尔认为“如果后现代教育学能够出现,我预料它将以自组织概念为核心。”这种作为过程的课程具有建构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文本/读者、教师/学生、体验/意识等都构成课程本身,这种课程中“学习和理解来自对话和反思”。多尔在运用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观点、原则、问题与方法考察课程领域后,提出了“4R”说: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以取代泰勒原理为核心的现代课程理论。可见多尔沿着“哲学观——教育观——课程观”的思路,初步建构了一种后现代的课程模型。
(二)阐释学与后现代教育学
阐释学是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是一种研究意义的理解和阐释的理论。“阐释”,最早指的是探索词句或作品文本的意义,尤其指确立“上帝之言”的意义。到19世纪初,德国的施莱尔马赫创立圣经阐释学,试图建立一种阐释《圣经》和基督教经典的阐释学方法论。到了19世纪末,狄尔泰将这种圣经阐释学进一步推向普遍化和理论化,将阐释确定为“理解人类的精神创造物、探讨整个‘精神科学的基础。”他认为历史是人在生活中留下的一系列符号和痕迹,是生命的表现。透过生命的表现,才能跨越时空距离认识历史,从而获得对本文及其作者的真正理解。
当历史进入20世纪,西方阐释学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向,在德国出现了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哲学阐释学。海德格尔吸取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通过经验世界存在的人(即此在Dasein),去把握作为本体的存在,把阐释学发展为一种新型的本体论和论证人的存在的方法。他认为,阐释必须采取现象学的方法,即让对象直接呈现在人的意识中,通过内心体验去研究对象在人的意识中直接呈现的经验。伽达默尔从海德格尔的阐释学思想出发,把阐释学现象看作是人类的世界经验,通过强调理解的普遍性,确立了阐释学作为一种以理解问题为核心的哲学的独立地位。他认为,传统的客观主义阐释学的缺陷在于一味迷信本文作者的原意,而没有看到人类理解的历史性。在他看来,理解总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理解者本人,还是理解的对象,都是历史地存在着的,也就是说,都是处于历史的发展演变之中。因此,理解不是消极地复制本文,而是进行一种创造性的努力。
二、后现代语境中的音乐教师观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的生成与变化受教师角色的价值观支配,不同的课程观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强调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观强调以学生经验重组展开教学,教师处于从属协作的地位。在后现代课程观中,开放的、互动地、共同的对话是构建后现代课程的关键,这决定师生是平等的,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情境转化为与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中”。其角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音乐教学过程的反思者
后现代课程的教学过程是面对丰富的、不确定的网络式课程而展开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实现个人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化”,逐渐完成个人对文化的占有。
多尔将杜威、怀特海与诠释学联系起来,形成后现代课程意义上的过程的概念——对话的,转变的自组织过程。正如他所说“过程——尤其是自组织过程——是后现代转变性教育学的根本要素”,“我自己的课程乌托邦要看到这一互动的、解释的、复杂的过程无休止的扩散下去”。正是因为这种联系的互动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真正的知识或观点不是预设的”,往往在“未经探索的联系中”、在“半遮半掩和半透明的可能中”逐渐的创造出来的。多尔认为自组织的结果有两种走向,一种有意义的,“保持会话继续”,为再发展提供了动力;另一种“可能导向某种混乱,这种混乱并不会引导我们走向新的和更为复杂的秩序,而是导向毁灭的深渊”。自组织发生的原因是来自系统内部的干扰,即各干扰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干扰是发生自组织的前提,不同的干扰及不同的干扰方式都影响教学过程。
作为教学过程中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教师,不仅影响教学过程的走向,而且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效果。如果教学过程出现课堂秩序失控,学生随意发表意见而浪费时间,出现低效率、低水平现象,那要比现代课程观所提倡的预设的知识传授还要糟糕,这是我们特别是多尔所不愿看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干扰者之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反思:灵活地收集信息,对过去所采用的行为的重新构建或解构,对得到的意义重新评价,迅速判断现在的情景,形成对未来的决定,“构建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都联系起来的网络”。通过反思,艺术的促进课程不平衡的产生的同时限制这种不平衡——不让它变成不可控制的破坏,甚至毁灭,保证下一步向更高水平的“动”进行。
只保持“对话”继续是不够的,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高效,教师还必须反思,保证学生能积极自主反思,积极与文本对话,创造出更多灵感;特别在学生与其它因素作用时有许多交接点,这些是具有催化作用的点,是“保持在学生能力成长边缘上”的点,教师如果在这些点出现时及时给与正确的干扰,那么课堂教学过程必然引发一种快乐。
(二)音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不仅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蚀,而且面对剧增的知识,学生无所适从。多尔认为在一个“富有想象力的领域”,知识的探讨与探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去发现已经存在于某处的实在,而是通过多种形式去解释‘上帝微笑的回声”,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是师生通过不断对话而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在不断探究课程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多尔在吸收杜威的“做中学”观点与施瓦布的课程范式中积极因素,提出后现代课程学生学习的本质是实践,主张理论应当植根于实践并发展于实践。
实践教学,建构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围绕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循环学习中,在此过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参与发现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在自我学习中内在能量得以释放。
由于情境是复杂多变的,课程的严密性又要求防止课程走向弥散,考虑到学生受制于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足以保证在自我学习中不使学习走向弥散。因此在学习展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及时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自我学习,提供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提问,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合适的活动场景或问题,组织好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学习、模仿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展开教学,结合学生通过一定程度的体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因此,在课堂实践中要有以下的转变:
1.要从知识型课堂向智慧型课堂转变
课堂教学历来强调“预设”,强调严格按教案上课,但是新课程在“课程观”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十分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对那种“演课本剧”的做法予以抨击,也反对那种“打乒乓球”式的问答形式。它强调动态生成,而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当然,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要从权威型课堂向对话型课堂转变
由知识载体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转变;由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向课堂教学的指导者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由以教学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由重教向主学转变;由为教服务向为学服务转变;由创造适合教学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服务转变;由刚性向弹性转变。
刚性教学体系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无形中受到工业生产原理的影响,追求统一性、标准化、程序化、精确化,而人是有个性的、有特点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更强的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三、后现代语境中的音乐教材观
(一)重视音乐教材的人文精神内涵
教育的目的在于协助人类精神层次的提升,为达此目的,教育因而成为是以人为中心,提升人文精神为目的的历程。近年来,各种教育改革措施都朝向人性化、民主化、多元化的角度进行,而我国教育在面对资讯爆炸、科技发达、社会变迁迅速、国际关系密切的21世纪,必须强调培养学生具备人本情怀、统整能力、乡土与国际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的健康公民。因此,音乐教育必须以人为核心,关联到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环境,以学生为主体,生活经验为重心。所以,在音乐教材的设计上,教材内容必须以人为中心,逐渐扩展到人群、乡土、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的发展模式,学生能从中发展自我意识及潜能、谐和人际交往与沟通、关怀乡土文化与处境、超越族群藩篱与隔阂,以至拓展全球眼光与胸襟。
(二)以开放气势替代封闭系统
艺术心理学研究认为,艺术能力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除了个体内在的自然因素之外,更加入外在环境因素的研究,使得影响艺术发展能力的变因更为复杂与多元,是一种开放的系统。例如,现在普遍流行的电脑科技,将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基模,基模因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因此,在后现代的音乐教材设计上,应该将后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刺激,如大众传媒和电脑网络,积极地带入教材中,使学习者充分地接受各种刺激,产生进一步的平衡形式,从而不断的进步。教材系统是开放的非独断支配的,教材的规划并非是由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模式组织而成,不是由教师独断决定教材的内容,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经营的园地。教材的内容是由师生共同决定的;教材的规划重视及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是非线性序列化的。因此视所有教学过程的因果关系,是以非固定比例的形式(不平稳、不规律、崎岖变化等特性)存在的。由于重视及考虑学习者之间的个别差异,所以在设计教材时,依照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来决定课程内容,例如:在教完竖笛单音练习的指法后,有的学生可以直接吹奏简单的乐曲,但是有的学生还需要作一些基本练习,所以教学的过程并非是完全按照既定的步骤和模式;自我组织:指教材的规划,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除了接受专家或教师已经组织好的课程外,也有充分的机会组织个人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小单元活动的设计,能引导学习者有充分的机会组织个人的知识与学习经验;课程目标的特定性与创新性:指教材的规划,在课程系统演化目标不只具有特定性,同时也具有创新性,使学生除了可以获得某些特定的经验,也可确保学生发展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个体。教材的设计,除了达成特定的目标之外,还可配合时事、环境等热门话题,作课程的衔接或延伸,让整个活动更具创意。
(三)促进各学科间的多元整合与连接
后现代教育重视多元刺激产生的概念的多元连接及统整,所以音乐教材的选择范围不限于音乐的内容,而是将触角延展至其他非音乐的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等)。因为与其他科目整合,非但不会降低艺术的本质、地位与功能,相反的,因其他科目会提供阐述艺术相关的丰富资料,而使得原来的音乐教育更有趣。
(四)多元开放结构取代线性发展思维
后现代教育主张批评与解构主流文化独霸的局面,因此在音乐教育上,亦应将音乐置于社会文化脉络中探讨,所以音乐教材内容的选择将不限于精致艺术,而是应包含大众音乐、民俗音乐、流行音乐等等,呈现出多元叙述并行的风貌,让学生能接触、理解、尊重、欣赏和维护各种文化,并将多族群与全球观点统合于教材之中,教导有关族群及国家文化的差异与贡献,进一步养成学生对文化的积极态度,消除性别、种族、社会、阶级、年龄、特殊性等方面的偏见与歧视,促进族群和谐与人类的共存共荣。而且,在开放的系统中,单一的审美或评价标准也不适用,因为,单一的美学标准受限于本身的偏见与限制,并不能概括人类音乐能力发展的普遍性,所以音乐能力的判断,不应限制于特定的美学理论标准,这样艺术能力的发展才有更宽广的探究。
由于文化是一切生活的总体,因此文化也反映着人类学习生活、经济生活、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质。而处于后现代社会下的音乐教材,由于受到后现代哲学观及美学观的不同影响,因此强调人文精神的提升、教材系统的开放性、和其他学科的连接及多元发展取代线性发展,从而使学生的音乐能力能有更宽广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姝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
[2]钟启泉.从后结构主义看后现代课程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2(10).
[3]汪霞.后现代异域的课程话语[J].全球教育展望,1996(8).
[4]蔡铁权.后现代视点下的科学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5]聂荣鑫.后现代知识观中的课程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3(6).
[6]王景英,粱红梅,朱亮.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8).
[7]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8][美]小威廉姆 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
[9]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
[10]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蔡铁权.后现代课程观与创新思维的自组织理论基础[M].全球教育展望,2002(6).
[13]汪霞.论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2期.
[14][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 著.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5]陈建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8(2).
[16]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7]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
[1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 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19]邱兆伟主编.教育哲学[M].台湾师大书宛,1996.
[20]石中英.后现代知识状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1999(2)期.
[21]严万跃,刘德华.西方后现代思潮与教育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1999(l.)
[22]汪霞.后现代异域的课程话语——多尔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评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3(6).
[23]汪霞.后现代异域的课程话语[J].全球教育展望,1996(8).
[24]王岳川,尚水合.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On the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Post-modern Curriculum Outlook on Music Education
Wang Jianwu
Abstract:
Post-modernism is the latest general term of western philosophical trend of thoughts. Post-modernist education outlook is made up of teleology , curriculum outlook , teacher-student outlook, research outlook and evaluation outlook and so on , among them , curriculum outlook , which lays stress on the richness, recursion relation and rigor of education .Their posit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education , which is worthy of music educators attention.
Key words:
post-modern curriculum; music education; music teachers outlook; curriculum out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