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持有大人生
2009-07-08陈彦宏
当一名记者是我的梦想。从三年级起。我便尝试着给各个报社投稿,也有了不错的成果,先后在11家报刊社担任通讯员、小记者、学生编辑。
小学时,爸爸就一家家剧组去跑,把印有我照片和特长的材料塞给导演。终于,在爸爸的辛苦奔波下,我的第一个机会争取到了。郭宝昌导演的《大宅门》续集剧组找到我扮演白景奇的重孙女。虽然是“群众演员”,连字幕都不能上。但是,我还是特别兴奋!这次“触电”让我结识了陈宝国、江珊等著名影星,在拍戏的过程中我还了解了很多关于影视的知识,给我今后的影视道路铺了一层砖。
2007年10月27日,八一中学学代会正式开幕。33个竞选人为学生会的职位发表演说,作为学校的小记者,我在台下拿着相机,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镜头。
2007年9月2日,在爸爸的鼓励下,我给中宣部写了一封《关于在十七大采访团中加入小记者团队的建议信》——“我曾先后四次荣获全国‘十佳小记者称号,应该说。我是您的编外新闻战士”。接着历数了自己丰富的采访经历和小记者参加党代会的必要。
2007年10月14日,一个蓝色的“记者证”到了我手中,十七大首次有了小记者参与,我就是六名小记者之一。此后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展开——阅读《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变化》,并接受了包括专业技术、职业道德、采访纪律、采访技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
以《中国少年报》小记者的身份,在这10天的采访活动中,我也体会到了与以往采访的不同。第一次亲耳聆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第一次出席新闻发布会,第一次参与封闭的采访活动,第一次“离家出走”入住十七大新闻中心。
当然,除了这些,我也收获了“经验和教训”。以往我的采访作品部是自己先写手稿,爸爸妈妈帮助录入、修改。这次大人进不来,靠爸爸妈妈录入是不可能了,加上我的笔记本键盘出了故障,因此每天得干到深夜才能收工睡觉,为此急得哭了好几次。
在爸爸妈妈的指引下,我的这一路走得比其他的伙伴们更长、更远:从四川到北京,从普通的学生到两会的小记者、CCTV的主持人。其中的艰辛,我想只有自己才知道吧!不过,我觉得最幸福的。还是在爸爸眼里,我永远都是他最疼爱的长不大的孩子。
陈彦宏,14岁,是北京市八一中学的一名学生,有5年多的记者经历,她先后给11家报刊社担任通讯员、小记者、学生编辑。她曾采访过“十七大”“少代会”“科博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发表新闻作品200多篇,先后荣获“2005年十佳中国少年摄影家”“2006年全国优秀少年作家”“2007年百佳中国小记者”“第十届大陆和平小天使”“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等荣誉称号。现在,她是CCTV少儿频道《影像地带》的小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