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2009-07-08程志甫
程志甫
摘要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是物理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物理的运用,还是物理创新,都离不开探究,没有了探究,任何学科(包括物理),都会失去灵魂。
关键词探究能力培养兴趣质疑引导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1 搞好课前预习,培养探究意识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因此,探究实质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这个思维的过程是模拟科学工作者进行科研的思维程序来进行的。这种思维程序也就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程序步骤。这种思维程序有如下的各个要素组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一思维程序对教师来讲是进行探究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参考模式,对于学生来讲是他们进行探究学习、创造活动的重要参考步骤,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学习目标。
发现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前提,课前要求同学们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础知识,明确探究的目标,为以后的学习任务做准备。
2 搞好课堂教学,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后发现问题;或者创设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产生探究问题。课堂教学是完成这种情景的场所,要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多一点参与时间和权利;宽容学生积极探索时所产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行为;允许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按照自己想法来操作解决;积极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结论进行猜测和疑问,特别是有一定道理的猜测;教师要本着平等、民主的态度来组织和进行探究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探究氛围。
(2)适时适地的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科学品质,教师就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习的过程不仅会“答”问题,而且还要学会“问”问题,学会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活动,就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创造性的思维。
(3)营造积极的讨论气氛,鼓励学生的探究行为。
3 加强实验教学,实验计划的制定要具有开放性
教师不可急于告诉和引导到自己或教材的要求上,以体现人的智能结构的多元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达成对知识形成多角的、丰富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能灵活利用处理。
让学生制定好计划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器材、过程(表格)……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体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做事目的明确,带着问题去研究。学生把设计的方案提出后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从而张扬了个性,会充满自信心。设计实验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探究的结果。我们的做法是,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设计,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哪组设计的方案好,对确实设计有困难的教师加以积极地引导。
4 注重交流、评价的互动空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满足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得出实验的结论不意味着科学探究的完成。对结果的评估、科学解释、对实验的反思必不可少。创造心理学信息催化理论认为: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我们两个人将各占有两个思想,这是扩散性。信息扩散思想交换的结果,不只是各自占有几种思想,还可以通过组合改造已有的思想而产生新的思想,或者在新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联想作用激发一些有价值的观念,这就导致创造。所以我想重点要提示各位同仁,对这个环节千万不能忽视。评估与交流可以是自我反思、小组互评、组内互评、师生互评。
“人的内心世界处于不断生成的动态变化中”,因而,在听取他人的谈论后,学生们的体验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各自产生的感受不尽相同,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每个学生在交流中听取、评价他人的体验,把自己已有的经验与之进行衔接、贯通从而产生新的体验。主动交流的学生由于自己的体验得到了别的同学的认可而获得快乐,使该学生自己的进一步体验成为可能;体验行为不够深入的同学从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之体验的不足得以弥补。在这样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并逐步养成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科学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景变化的刺激。重视探究实验、重视科学探究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完成新一轮课改的任务,实现人本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