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对创新语文教学之作用
2009-07-08夏志壮
夏志壮
摘要新形势下,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创新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语文课堂的凝聚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切学习活动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其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如学习《济南的冬天》《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课文时,剪辑一些景点的风光图片,制作成动画或视频文件,导入到课件中。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描写来观赏图片,体味文章意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祖国的山河之美,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我在教《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之事,不胜枚举。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那么,《背影》又是怎样表现父子深情的呢?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教学实现视听的结合,引导学生入情入景,以激活语文课堂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文字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文章,都很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习,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我配了一段《春之声圆舞曲》,乐曲悠扬动听,很快就将学生带入春天诗意盎然的意境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随着这一串串音符扑面而来,学生对春的喜爱和赞美已蕴于心底。又如:在组织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时,我先播放视频《泰坦尼克号》中关于表现真挚爱情的精彩镜头和对白,然后引入关于爱情的话题,进而导入课文中的亲情,使学生在阅读前很快“入境”,使课堂充满活力。
3 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大知识容量,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授课中,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的占用课时更多。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实现长文短教。如讲授传统篇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有关情节,学生津津有味的看“电视”,热火朝天的谈感受;贾雨村的忘恩负义、门子的阴险狡诈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自然实现了长文短教。这时的多媒体就成了畅通在学生和文本间的快车道。
多媒体教学,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如在教《故乡》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在投影上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刻画人物肖像的写作训练,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4 多媒体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为生动活泼的视像模式。打破了封闭式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的造型特征和结构特征。于是利用PPT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教师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特征、结构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便于理解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
又如,在教学《周庄水韵》时,我们可充分利用一系列关于周庄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挑选出能够反映不同课文内容的图片,并谈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展示表现课文内容的四副图片,让学生给出标题,使学生既体验文章之美,又感知文章写作脉络,化难为易。
5 通过多媒体手段,可综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可以多角度、(下转第64页)(上接第58页)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教《春》一课,每学习一幅“绘春图”前后,都播放一遍配音乐配画面的朗读视频,让学生小声跟读,移情入景仔细品味,达到当堂理解成诵的目的。
说明文大多介绍科普知识,因少文采,读起来往往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也往往没精打彩,如果改为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配解说词,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我在教《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课文时都选择了这一方法。首先全面阅读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利用科教片,通过电脑截取有用片断,删去声音,让学生结合画面配解说词,这样图文并茂、声情并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饶有兴趣,不仅掌握了科普知识,而且“说”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极大地增多且强化。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应大力倡导运用多媒体教学,且不断创新,使其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