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验教学的探索
2009-07-08潘旭
潘 旭
摘要本文主要从强调实验预习的作用、师生角色的转变、增加实验教学的探究性和鼓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这四个方面,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创建适用于我校的学生特点和实验目的要求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电工实验课实验教学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实验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它通过对科学理论的具体演示,给学生一个实在可见的感性事物,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升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灵活便捷地掌握科学理论,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演示或亲手操作,来印证所学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因此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措施。
1 强调实验预习的作用
实验课不同与理论课,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才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所以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对本次实验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要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盲目操作,上课时我经常鼓励学生自愿到操作台讲解和演示,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虽然让学生完全把内容讲透是不可能的,但它能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实验效率,减少了实验设备的损坏率。
2 师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电工课实验教学,实验前老师一般要进行详细讲解,甚至操作示范,实验中学生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只需按实验教材“依样画葫芦”,这样的实验课操作单调,内容非常枯燥无味,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验教学应少讲多指导,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自由空间,作为实验教学主体的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强了学生核心能力及创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实验中,改变以往照书上电路图接线,而要求学生自己先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设计电路然后再来接线,这样学生会怀着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去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设计的电路是否能够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3 增加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能从中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对于电工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都是前人已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展,在实验教学时采用分析探索实验活动。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人,让他们充分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以及科学发现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 “电路串、并联”的实验中:(1)教师是先把三盏灯串联在一起,开关闭合后,三盏灯都亮了。(2)提出问题:不拆电路能否只让一盏灯亮,另外两盏灯不亮。(3)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寻找方法。(4)交流结论、互相补充。学生们不但可以得到短路的方法和定义,还会探究出把串联改为并联的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4 鼓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在电工实验课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
(1)教师可以用设问、反问作示范,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例如:在电阻与电感的串联电路的实验中,先设问,电路中总电压与电阻和电感上的电压有什么数量关系呢?学生猜想后再反问;为什么总电压不等于各元件电压之和呢?教师善于提问,会帮助学生养成“发现—提出”问题的习惯,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在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必要的时候还应加以启发和诱导。对学生提出问题即使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应当保护这种积极性,提出其积极合理的成分,使他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就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尝试实验探究、调查访问、展开联想等方法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在探究“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的 实验时,有学生问:从实验现象中得到,电压变大时,电流变大,说明电阻变小。因此,电阻与电压有关,应该肯定,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然后再通过实验来证明电阻与电压无关。这样做,即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压、电阻、电流的关系,还能激发学生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研究性学习习惯。
总之,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创建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和实验目的要求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验课教学中,必须时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一名适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