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诗歌写作指导可行性的初探

2009-07-08戴永瑞

科教导刊 2009年27期
关键词:诗性写诗诗歌

戴永瑞

摘要诗歌写作教学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指出应把诗歌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突出语言同思维训练、情感活动、观察想象的关系,立体性的向学生渗透各种写作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学生诗性思维的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诗歌写作诗性思维可能性

1 困惑和现状分析

作文训练要不要诗歌写作?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传统的作文训练中,诗歌写作可以说是空白。尽管小学生接触了一定数量的诗歌,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诗歌知识,但并不具备写诗的能力,再回头细细分析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诗性思维和诗歌语言营养。而书店里小学生的各系列作文书中,几乎没有“诗歌类”的,语文特级教师的经典作文指导课例中,也难得见到一节诗歌写作指导课,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很难发现有教师花时间去指导学生写诗的……如此现象表明,诗歌越来越远离我们而去!

诗歌在远离我们而去?这是多么得值得关注、值得忧虑的事!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曾经说过:没有诗歌的民族,是绝对没有希望的!

我们中华民族是诗歌的民族,历来著名的诗人如璀璨的星星,闪耀在世界诗歌的夜空。可想一想,在哪一次作文比赛或考试中(尤其是中考、高考),作文形式允许写诗歌?当然,这与诗歌难以判分有关。但这在无形中就遏制了教师引导学生向诗歌创造园地的进发和开垦,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学生诗歌创作的热情,扼杀了孩子们诗歌创作的灵性和情趣。

我们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造句充满灵性,而到了中高年级,就只是一些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空洞无物、千篇一律的文章,毫无新意,毫无童趣可言。根子在哪里?与我们教师放弃孩子的诗歌创造指导没有关系吗?试想,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奇特、充满童趣却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是呵护?还是打击?我们把他们的句子当作诗歌一样来欣赏了吗?我们给予的是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束缚限制,结果只能是消磨了孩子们的灵性,使孩子们心中想象的大树不再枝叶繁茂。

可见,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放弃诗歌指导才致使孩子们的灵性和想象萎缩。然而,我们应该警醒:我们是进行着素质教育,一切是为了孩子的素质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为了我们民族的希望,为了孩子富有灵性富有创造力地茁壮成长,我们必须从小对孩子们进行诗歌创造的指导。

2 小学生诗歌创作指导的可行性

古代的传统教学,十分重视诗歌内容。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这是指《诗经》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也指出了诗歌是人文素养中的必要素养。近代的许多文学大师、名家也都有丰厚的诗词修养。作为语言大师的老舍,曾说过,他的文章与他的早先诗词、曲艺的写作极有关系,写韵文有效地锤炼了他的语言。

可在我们普通教师眼里,觉得诗歌是很神圣的,皎美如月,可望不可即——只可欣赏,不可创造。别说小学生,就是我们教师,对写诗都感到很困难。那我们真的就不能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了吗?

我们知道,唐代诗人骆宾王、北宋宰相寇准、明代的解缙、清朝的李调元,都是在儿童时代就具备了写诗的才能,且写出的诗能流传至今。有的人会说,你列举的全是神童,不能说明问题。那我们来看看苏静老师的真实报道。

2001年5月11日,青岛市新教师比武课上,苏静老师面对听课老师当场出的两个题目:未来、小草,她不慌不忙,引导学生写诗。不一会儿,学生停笔,诵读各自的诗作,一首首诗作令听课老师们拍案惊奇。现记录几首,让大家欣赏:(1)郑伟伟同学的《小草》:草,春气芬芳满天飘。绿如碧,衬饰春光好(十六字令)。(2)陆地同学的《小草》:不比花香,不比树高。苍天之下,青青小草(四言古风)。(3)周煦同学的《未来》:她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她是一个久远的传说,她是一个可爱的童话,她是一个不变的承诺。她是什么?她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她是一首饱含笑泪的歌。她在何处?她就在我们凝视的远方(散文诗)。

也许还有人说,苏静是很有诗人气质的教师,我们普通教师能引导孩子进行诗歌写作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我认为,小学作文训练中完全可以增加诗歌写作内容。学生大多有着比较敏锐、细致、准确的感受能力。如我的一个学生听到悦耳动听的乐曲,他在自己的作文中这样描写:“这深沉委婉的乐曲,像淙淙的流水,在夜色里明明灭灭地流过。”听觉与视觉相沟通,对生活的感受点燃了灵性的火花。他们还具有丰富真挚的情感,以及渴望创造的品质。这些都为学生进行诗歌写作准备了心理基础。由此可见,引导孩子们进行诗歌创作是切实可行的。

3 诗歌创作指导的有效策略

孩子是极富诗歌写作才能的,关键是我们教师怎样将“自然天性还给孩子,将其处于沉眠状态的巨大潜能唤醒。”(苏静老师语)

3.1打破神秘,帮孩子们锻炼“写”的胆量

孩子的显著特点是小,他们不会写出完整的诗歌,但是,他们天性活泼,对什么都充满疑问,不经意间总会说出充满灵性的话语,我们应该及时记下,并大加赞赏。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专门备一个本子或开辟一片园地,记下他们洋溢童真童趣的诗句,即使他们的字还没有学,也要用拼音替代,并且不时地诵读、赏识他们的诗句,激发他们写诗的情趣,唤醒他们写诗的自信与想象,促进诗人的气质在孩子们的身上萌发,并促其成长。

让学生朗诵了自己的诗,畅谈了作诗体会,诗的神秘感就会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跃跃欲试。这时再适时地鼓励学生写诗,不拘形式、不拘长短,学生写诗的积极性会更高。

孩子们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将他们创作的诗歌“发表”出来:或在“学习园地”上张贴,或在班级“诗集”中收入,或在校广播站中播出,或在网站上发出去,或投给报刊等等。我们要搭建各种平台,让他们有展示的机会,促使他们陶醉于诗歌创作之中,促进他们诗人气质的健康茁壮成长。

3.2融入生活,同孩子们寻找“写”的源泉

新语文课标总目标中指出应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教学不再局限于作文课,而是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叶圣陶先生讲过:“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通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堂生活,挖掘教材资源,关注、体验课堂中的人和事,还应该引导学生关心校园之外的人和事。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加孩子们的已知经验,是孩子们体验创造性“写”的源泉。

3.3训练思维,让孩子们放飞“写”的想象

什么是诗性思维?我们将诗歌与其他文体相比,发现它有更强的情感度、精炼性、形象感和音乐节奏。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处于欲吐而后快的心理状态,此时思维异常活跃,想象新颖奇特,构思富有创意,词法句法和修辞手段丰富多彩,与常规思维有异,提倡顿悟,我们称这种思维为“诗性思维”。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诗歌写作教学还要着重培养孩子们诗性思维,培养孩子们写出立意“深、新、活”的诗歌。

孩子在阅读积累后,感悟到诗歌的美与魅力,自然就有写诗的冲动,在激发他们灵感时,我们就要抢抓时机,引导他们进行诗歌创作。

对于孩子们不经意间冒出的富有诗意的句子,我们要巧妙引导,让他们打开思路,丰富想象,促其写出短小的诗歌,呵护这刚萌芽的诗歌幼苗。

可喜的是,苏教版也适当增加了仿写诗歌的教学内容,这更让我坚定了小学生诗歌写作指导可行性的设想。我坚信,只要教师能解放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有指导性地让学生健康地写作,加强诗性思维的训练,改变诗歌只教不写的现象,那么,小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就会得到较快地提高,有了这种诗性智慧,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人文素质也必将增强,教育的素质化必将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诗性写诗诗歌
卷首语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为你写诗
七月诗歌
区别
读诗十二法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成熟的写诗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