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课堂审美教学思考

2009-07-08顾卫东

科教导刊 2009年27期
关键词:情趣美术评价

顾卫东

摘要“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是美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审美能力是中学美术课要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本文针对初中美术课堂中审美教学的实施问题,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发挥审美个性,激发审美意识;(2)运用媒体创境,培养审美情趣;(3)鼓励艺术表现,培养创造想象;(4)实施科学评价,增强审美动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教学审美个性

《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关于美育的论述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学呢?

1 发挥审美个性,激发审美意识

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待艺术作品,并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开展具体的审美教学时,教者不可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唯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意识,发展审美想象力。

1.1鼓励观察感受

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着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而不应以成人的眼光要求他们,将成人眼中观察到的事物强加到他们身上,要求他们表现出成人眼中的世界。例:教学“现实生活与艺术创造”一课时,教者要求学生积极查找资料,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深入观察感受作品,思考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在此基础上,鼓励每个同学分析作品,说出自己的看法。

1.2尝试操作实践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气氛,给学生提供恰当的“尝试”机会。通过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对材料的接触感悟,有利于学生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习的深入研究。以“美术工艺课”教学为例,笔者从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进行制作,而是在学生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琢磨探索的基础上,要求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尝试,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工具材料的特性,及其操作的步骤及方法。再如,一位老师教学有关“中国画”的内容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毛笔和宣纸”,以及掌握用笔轻重所产生的不同的绘画效果,让学生自己分析该用什么样的笔法去表现一幅绘画作品。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墨与水的交融、色与墨晕染所带来的特殊艺术效果,让学生体验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2 运用媒体创境,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抓住教材的审美点有效运用现代电教媒体,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特定情境,能够充分展示凝固在教材之中的静态美、动态美,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审美活动,培养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进行审美教育。例:教学《灯与光》一课时,笔者通过播放一段自行拍摄的夜景录像作为教学导入,以此可开阔学生的视野,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学生传输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具有现象美的事物进行细致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欲望,丰富学习情感。

3 鼓励艺术表现,培养创造想象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由此可见,美术教育的核心,不能仅仅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应着重培养其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艺术表现。对于学生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无论是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我们不应随意扼杀。而应充分肯定其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其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让学生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

例:在点、线、面构成组合中,学习毕加索《提琴与葡萄》等作品中的方法,把物体打散再重新构成新画面。有时可借鉴达利作品中种种梦幻异象构想或拉舍尔作品中图与地的相互转换渐变的独特形式,以及各种矛盾空间的循环变化等等,还有斑纳、高更、梵高等充满激情、对比强烈的色彩关系,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现代时空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些妙不可言构思意图,诱发学生创造出有趣的、变化无穷的、充满奇异想象的美术作品来。

4 实施科学评价,增强审美动力

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不应以“像不像”的准则来评价,而应充分关注在绘画过程中,学生是否有真实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新颖的表现。

4.1认真作业评定

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我们应给予认真的评定。学生的作品哪里好,哪里不好,应有具体的评语,尤其对于学生的优点,应予以肯定。如此,一方面能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美,美在哪里,哪里不够美,为什么不美等等,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另一方面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起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作用,增强审美动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评定中,教者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这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一环。

4.2评价方式多元

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从而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以及个性表现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有效实施审美教育。例:教学《海报设计》后布置学生创作具体作品,进行作品展评时,可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创作的动机、成功之处、最美之处及不足之处。接着,小组间进行互相欣赏、交流心得,从色彩搭配、造型设计、图文配合等方面对他人的作品提出自己的审美观点,在此基础上合理改进设计图案。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归纳和总结。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个体间的评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评价时往往会产生“不同凡响”的言论,造成课堂气氛的“过度活跃”,具体操作时,教者不应训斥制止,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灵活管理,给以该适度宽容,从而使每一位同学保留一份独特的评价感觉,使每一份创作都能在科学的评价之中展现一种独特之美。

总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与新的时代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利用美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也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猜你喜欢

情趣美术评价
美术篇
爱情趣数字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四格情趣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