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2009-07-08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8期
关键词:中道亚里士多德中庸

李 蔚

摘要中庸思想是中西思想史上所共有的珍贵遗产,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伟大历史人物,对中庸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由于二人又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下,看似相同的思想也有其不同的认知内涵。本文旨在从其产生的背景内容异同等方面做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孔子亚里士多德中庸中道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82-02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伦理思想家和教育家,最早提出中庸的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思维产生了深远影响。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道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二者的思想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想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中庸思想的实质。

一、二者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相似的历史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这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是古希腊晚期,雅典经济衰退,两极分化和政治危机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他们二者生活的时代都处于社会动荡时期。具体说来,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旧贵族没落,新势力兴起,周礼遭到严重破坏,一些传统观念已经动摇,另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希腊古典时代末期,是希腊城邦奴隶制危机时期,外部连年战争,各城邦内部矛盾激化,起义不断,城邦制度也由极盛而转向衰落。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处于一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时代,在这种状况下,出于调和新旧矛盾的目的,中庸和中道思想便应运而生了。

(二)相似的文化渊源

在中国的上古时代,人们以旗为号召,旗帜插在人们经常进行集体活动的中心,如果要挪动插旗的位置,还必须“候四方四隅之风,已占吉凶”,反映出“中”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从尧到殷商,中既是中国先民处理天人关系时对时空的表识,又是上天的绝对价值标准的象征。可见,在孔子之前,就出现了“中庸”观念的萌芽。

在古希腊,人们把中道的要求作为神谕刻在全希腊精神崇拜的中心——德尔斐神庙上,而且在诗歌戏剧,特别是在哲学著作和政治演说中,都把这种要求当作真善美的标准,这表明古希腊社会中很早就存在着以中道为善的思想。荷马史诗中就出现有“和谐“与“合度”的概念。毕达格拉斯在《金言》中也说:“在一切事情,中庸是最好的。”梭伦认为,中庸就是防止极端。苏格拉底和柏拉圖也都讨论过中庸的问题。

二、二者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认为中庸是至德,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孔子思想中的“仁”与“礼”是核心,要把仁与礼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加以实现,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中庸。《论语》中有“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忌惮也。”中庸是行为既不超过也无不及的内在合理界限,即过犹不及,无过无不及就是中。根据中庸思想,孔子反对任何过激过份的行为。《子路》中讲:“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认为,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应当时时保持一种理性状态,既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与两端之间取中。孔子主张以中庸为指导思想治理国家,调节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言行,他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特别是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不宜只用强制性的刑罚,而应加强感化性的礼教。可见孔子的中庸思想有调和社会矛盾,维护现有社会制度的作用,因而成为我国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思想武器。

(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主要集中于《尼各马可伦理学》之中。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所谓“中道”就是“适度、适中、执中”的意思,也就是“无过无不及”的中间状态,他指出“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人的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均足以败坏德行,”因此,“德行必定是一种志在求适中的中道了。”他举了许多通俗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论点,如体力和健康,他认为“运动太多或太少,同样地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地损伤健康;惟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他又把中道分为绝对中道和相对中道。绝对中道指两端的距离绝对相等的中间状态:假使10是多,2是少,那么就事物而言,人们取6就是中间。但他强调,他说的中道是一种因人而异的适度要求或状态,它是一种相对的中道,即适度、适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中道是随人随事,因时因地变动不居的。在个人道德领域中,中道要求每个人都否定极端,言行一致地履行公正。在社会政治领域中,中道思想贯穿于其政治哲学思想中,成为其国家政治观的核心。他认为“在任何国家中总有三种成份:一个阶级十分富有,另一个十分贫穷,第三则居于中间,既然已经认为中庸适度是最好的。所以很显然,拥有适度的财产乃是最好的,因为在那种生活状况中,人们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总之,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作为一种美德,意思就是适度、适中、恰到好处,它是对过度与不及的否定,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统一。

三、二者思想的比较

(一)二者思想的相同点

1.内容上都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从内容上看都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就是“过犹不及”他们都认为美德是在适中的情况下,超过或不及都不能算美德。孔子把“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娇,威而不猛。”称为君子的五种美德。孔子注意对立面的统一,反对过于极端,都是节制两端过与不及而取中庸。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中道乃是人的一种美德,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只有中间才是最好的。所以美德就在于舍两极而执其中,这就是中庸之道。例如“怯懦的、鲁莽的和勇敢的,三者都与同一对象相关,但品质却各不相同。有的过度,有的不及,有的则恰得中道,做了应该的事。”

2.思想方法上有一致性

二者在思想方法上的一致性就是致中和时中,孔子认为,人们既要致中,又要时中。致中是“叩其两端而竭之”这种方法要求人们在简单的事物中取中行,既不能狂也不能狷;时中则是指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坚持中庸之道,又要因人因场合随时变化其具体形式,在复杂的事物中穷尽各种可能性以实施最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有绝对中道与相对中道之分。被称为美德的中道,就是这种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处理情感和行为的一种适度的态度和方法的相对中道。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绝对中道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对中道的选择只能是对相对中道的选择。不过,由于绝对中道在理论上的存在,在进行道德选择和实施道德行为时,要尽可能地向绝对中道靠拢。所以,他认为要寻得“中道”,正确的方法首先应在过度与不及这两个极端中,尽力避免与中道最为相反的一个极端。关于时中,他也没有作机械的定论,主张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做出行为判断和选择,以便灵活的态度去处理各种关系。

3.二者都反对折衷主义

有人认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或中道有着强烈的调和主义色彩,在本质上宣扬的是折衷主义,这其实是一大误解。而事实上,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反对调和折衷的。孔子讲“中庸”也讲“中和”,但并不是有人认为的“调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孔子说的“和”是共处的意思,与无原则的“调和”相去甚远。孔子的意思是,既要维护社会道德标准,又要从社会稳定和大局出发,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与不同观点共处当中,既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独立见解,也要接纳不同观点,不搞对抗性的独立,在这种“和”当中去影响他人,这是小人做不到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也是排斥折衷主义的。他认为德性是“过”与“不及”之间的中点,“过”与“不及”,在感情与行为方面,超过或达不到社会道德原则的要求,而德性则能发现“适中”,其选择的道德行为也能符合社会道德原则的要求。因此,能尽可能地体现“中道”的德性是惟一的,而不是对过与不及的调和或折衷。正如罗国杰所指出的:“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对是非,善恶的区别,是有着严格的界限和鲜明的态度的,与那种是非、善恶之间的模棱两可、不偏不倚的折衷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二)二者思想的不同点

1.实现的途径不同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中道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在后天的行为中逐渐取得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是一种“学习的德性”,“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的接受了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他还把中道的伦理德性称作是习惯德性,中道是在后天的行为中形成获得的,而不是天赋的。而孔子的中庸思想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认为“中”是人性所本有的天赋的德性,将这种潜在的德性转化为现实的德性之不过是一个向内用心的过程。人人都具有天赋的中性,后天的实践在德性的生成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孔子还提出了“内省”的方法,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独善其身。

2.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差异

孔子主张确立由血缘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交融在一起的宗法制度,孔子视亲情是维护社会的核心力量,他把中庸视为伦理之“礼”的同时,更强调中庸“仁”的道德性,他强调人的中庸行为是一种自觉的利人的道德行为,而不是法律行为。《为政》中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中庸在一定程度上是反对法治,强调德治和人治的。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强调人性恶欲的根深蒂固,认为法律恰是遏制人性恶欲的最坚固的制度堡垒。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中道的标准以及任何对中道的普遍关注接受,都必须以法律为其必要环节。法律便是德性的象征,便是中道的标准。所以他推崇法治而贬抑人治。

3.孔子的中庸寻求的是“致中和”,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寻求的是“公正”

《论语》讲“礼之用,和为贵”,集中反映了孔子的中和思想,后来《中庸》中又明确提出了中和的概念。所谓中和,是指人和事物之间处在合乎中道原则的共处状态,,这种状态表征的是人的情感发挥的恰到好处。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所追求的是“公正”,他认为公正是中道的根本,是所有人都认为的一种由之而做出公正的事情来的品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就应当公正地分配善与恶,既要反对特权主义,又要反对平均主义,试图达到是社会各阶层享有一份美好生活权利的“中正”状态。

綜上所述,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尽管在许多方面有一致的观点,但由于二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导致其伦理思想在社会实践上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他们都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以促进我国的伦理思想建设。

猜你喜欢

中道亚里士多德中庸
中庸自明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禅活
静淡
观茶
人生棒喝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