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曲同工的青春心曲

2009-07-07马金科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6期

金 静 马金科

关键词:《沉沦》 《非常日记》 形象对比 艺术手法对比

摘 要:郁达夫《沉沦》与徐兆寿的《非常日记》都真切地反映了各自特定时代特定阶层的内心世界,都述说了那一时代最敏感的话题,“直率地自我暴露”了那一时代青年人最真实的心理。两部作品在表现主人公性格、行为、心理等方面艺术手法趋同,在抒情方法上也表现出鲜明的共同性。对比解读更能让人深刻地领略到两部作品异曲同工的艺术境界。

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展示了在日本军国主义歧视下中国青年的性苦闷、灵与肉的冲突,在当时中国青年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郁达夫小说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文学风格影响至深,直至当下的文学作品中仍能找到《沉沦》的影子。

徐兆寿的《非常日记》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小说以日记体的形式,描述了“林风”从性苦闷到自杀的过程。主人公“林风”因为早年丧母,家境贫困等原因,形成了自卑、敏感、多疑的性格,在他从山乡考到名牌大学“北方大学”后,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他的心理开始失衡,并逐步变得变态扭曲。这部小说在正式出版之前就有复印版本在大学生中间悄悄流传,而一出版更是获得了大学生的极大共鸣,一时间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热门话题。

两部作品时隔半个多世纪,却在各自的时代产生了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令人惊叹。

一、《沉沦》与《非常日记》在形象塑造上的比较

1.窘迫压抑的成长环境

首先,让我们看看《沉沦》与《非常日记》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及成长经历。

《沉沦》的主人公“他”“三岁的时候就丧失了父亲,那时候家里困苦不堪……”从《沉沦》中对主人公“他”种种描写来看,“他”自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贫穷,青少年时在富春江边上的小城市度过,19岁时东渡日本求学,在异国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非常日记》中“林风”在农村长大,并自幼丧母,家庭生活又比较拮据,考上大学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感到不适应。两人情况非常相似。这是两位主人公性格自卑,性心理扭曲、变态,乃至最后走上自杀道路的家庭境遇。

其次,《沉沦》与《非常日记》虽然社会背景不同,但令人窒息的社会文化心理类似。

《沉沦》创作于1921年,是“五四”运动以后,人们仍然受到旧封建礼教、旧思想、旧观念的压制,作者身处日本,身为弱国子民受到军国主义的歧视。压抑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他”自卑、自虐、自杀。而《非常日记》则是在多元文化价值交错的社会转型时期,物欲膨胀,贫富差距逐渐加大,嫌贫爱富的社会偏见让主人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林风同样的悲剧产生。

令人窒息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正常的性爱不能实现,是二人共同的心理矛盾。性的压抑让他们陷入本能与意志、生理与心理、感情与理智以及人性与伦理、行为与道德、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多重矛盾冲突中,最后产生社会悲剧。这样的悲剧无论是在半个世纪前的《沉沦》,还是21世纪的《非常日记》都真真切切地体现了社会文化的不合理。

2.自卑、孤独的性格

两位主人公的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便是自卑。除上文提到的单亲家庭和生活穷困外,两位主人公还有各不相同的自卑理由。

《沉沦》中的主人公自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祖国的贫弱,受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歧视,使“弱国子民”在异国他乡备受轻辱、嘲弄。而《非常日记》中主人公自卑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如长相、身高、衣着……文中有很多对同寝条件好的室友的描写,以衬托出主人公“林风”的窘困,从侧面描写主人公自卑的原因。而对异性,特别是面对那些漂亮、时尚的城市女学生时,他的自卑更是表露无遗。他说:“她们都不爱我。我在她们的心里只是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甚至是丑陋的癞蛤蟆,而她们都是天鹅。我们永远都是天地悬隔,天生两极。”而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自卑在面对下层女性——他当家教的那家女主人、售货员“严珍”时就没有了。显然,他的自卑与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社会心理直接相关。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心理呢?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精神生活却极其贫乏。“林风”意识到自己无论学习如何好、道德如何高尚也无法得到别人的青睐,他便自卑起来。这种自卑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以至于他也开始瞧不起跟自己一样的人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社会比较心理。人们有一种心理倾向,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别人的形象或某种特点来衡量自己,并据此对自己做出某种评价,或是自己优于别人而沾沾自喜,或是因自己不如别人而自惭形秽。这种心理如果运用得体,就会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像“林风”一样更加自卑。

两位主人公自卑的原因虽然不同,但都因不能融于社会而被社会所抛弃,对自己的沉沦无力自拔的境遇感到痛苦,为自己只是一个生活的“零余者”而自卑。

自卑和孤独就像硬币的两面。两位主人公在自卑的同时都表现出一种人的社会孤独感。简单地说,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永远无法沟通。

《沉沦》在小说开始就用“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怕”这样一句话来点出了主人公“他”的一种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孤独意识。“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显现出“他”感到的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与冷漠。主人公的孤独感不仅表现在“他”自我的感觉,而且通过“他”对大自然的陶醉与感叹表现得更加突出。文中描写到“他”看到“一丛杂树,几处人家,同鱼鳞似的屋瓦上,有一层薄薄的蜃楼气,同轻纱似的,在那里飘荡”。在这种似梦非梦的景象中,“他”的眼睛里“涌现出两行清泪”。“他”面对大自然,自言自语道“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这些都非常直观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社会孤独感。

《非常日记》主人公“林风”的社会孤独感更是如此。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他感到的是社会对人的压迫、排斥;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他感到的是人际关系的冷漠、疏远;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他感到丧失自我。

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有知识有追求的青年,他们性格中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但性格的弱点和意志的脆弱,使他们无法在陷入孤冷零落之后找到正确的人生理想和道路,相反,追求变态的发泄,结果玩物丧志,陷入比感官无法得到解放更加痛苦的精神地狱,使之走向自杀的绝路。

3.变态的行为

《沉沦》与《非常日记》中表现性心理扭曲、变态的行为时,“林风”描写得细腻深入程度高于《沉沦》中的“他”。但如果放到时代背景中分析就会发现,两位主人公的行为程度相差无几。如看“黄书”、手淫、偷窥……其中表现性心理扭曲、变态最突出,在故事发展中使矛盾激化的都是偷窥。

《沉沦》中主人公“他”有过几次偷窥的行为。一次是偷看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澡,另一次是在梅林里偷看一对情侣缠绵。两次偷窥都使主人公内心感到深深的自责,但又控制不住不去看,不去想。因此,更加重了主人公内心的郁闷、孤独、自责。

《非常日记》中的“林风”则是几次夜里躲进女生厕所里偷窥女生上厕所,用在女厕所里捡到的纸手淫……“林风”每一次的偷窥也同样加剧了主人公性心理的扭曲。因此,偷窥程度一次比一次深,其内心的罪恶感也一次比一次加重。他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感,把自己的行为、心理写进了小说里,当然他写的小说也有虚构和联想。但因为其写的小说与现实生活中一起性犯罪案有关,而激化了矛盾。小说中“林风”在法庭上在众人面前喊出“我有罪”。并非他真的犯了罪,而是他对自己所做的“不道德”的事,内心产生了罪恶感。这里的罪恶感同《沉沦》中“他”把手淫看成犯罪是同样的道理。

4.自杀的结局

《沉沦》中主人公“他”因为对爱情、友谊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受到异族妓女的歧视,绝望而自杀。最后喊着“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投海自尽。对《沉沦》中主人公的死众说纷纭。有说主人公的死与祖国民族的命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有几处出现类似“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起来”的字眼;也有说主人公的死和爱国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主人公“他”不是因为报国无门才在情欲中寻求麻醉,相反,他是因为在情欲苦闷中才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弱国子民的无力与屈辱,因此爱国意识不过是忧郁情思及生理苦闷的解脱理由。无论怎样,主人公是以死来忏悔,同时向日本军国主义、封建礼教和旧传统作出了一次消极的反抗,张扬了人性和自我,颇具“五四”时代意蕴。

《非常日记》中最后“林风”选择了同林风写的小说中“我”同样的路。无疑,林风的自杀和林风的小说主人公自杀的原因是相同的,小说结尾中他写道:

过去我不知道,我是为什么而活着,今天我知道了,我为真理而活着,为我自己的自由和尊严而活着。所以,正是因为爱着你们,我才选择了这条道路。只有死亡,才能赎回我一切的罪恶。也只有死亡,才能使我站在真理面前,虽然我浑身都是罪恶。

就让我的自杀来显出世界本来的意义吧!

这是“林风”对精神困境和他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因为他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无法使现实与精神统一。从而得出自杀的结论,自杀的结局,一是为了自救,二是为了解脱。

两位主人公都选择了死,但其社会意义不同。《沉沦》中“他”的死增加了爱国主义内容,并且包含着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精神,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解放、渴望爱情的心声。而《非常日记》中“林风”的死更关注大学生性健康和内心的悲剧,作品同样隐含着深刻的社会问题。在当今社会,贫富差异加大,社会心理扭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是性健康和正常化是一个急迫的社会问题。这篇小说刻画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学生的生活、思想与迷惑、绝望,以及社会的不公平、教育的滞后、人性的扭曲等等。这篇小说对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引人深思。

二、《沉沦》与《非常日记》写作手法上的比较

以上是两部作品在表现主人公性格、行为、心理等艺术特点上的共性,两部小说在结构和抒情方法上也表现出鲜明的共同性。

1.“自叙传”的小说结构

两部作品都是自叙传体,以“他”的主观视角叙事。

《沉沦》以感伤的抒情为中轴,轻视情节的营构,而注重情绪的倾诉,用大段大段的独白来表现主人公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伤情调,因此小说有散文化的倾向。

《非常日记》采用的也是自叙传体,但其小说结构非常独特,超越了《沉沦》的单线心理结构。小说采用了日记体形式,以林风写的小说为主线,以“林风”与心理医生“余伟”、余伟与女友笑茵等人的交流以及活动为辅线,日记中的“我”和林风似合似离,似真实又似虚构,最后两线的结尾统一,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与《沉沦》比较,这是小说结构上的创新。

2.诗化的抒情

《沉沦》和《非常日记》都是写心理悲剧的小说,主观性、情绪化、情感化特点是十分突出的。两部作品中都有大量的抒情描写,写景追求诗意并且直接用诗歌抒发情怀,表现出浓郁的诗化倾向。

《沉沦》在描写主人公心境变迁的时候,常用抒情的笔调,有时是通过主人公特殊的感觉去捕捉和描绘事物,使描写富于情感色彩或象征的含义。如第一节写主人公遁世的心情,那种融会于大自然的浪漫情怀,甚至感觉得到周围有“紫色的气息”;最后一节写主人公投海自尽前的种种神秘的幻觉也带有某些象征的意味。《沉沦》中又穿插了很多抒情诗。如小说刚开始就有一段《Thesolitary Highlandreaper》的诗,主人公还把它翻译成了中文;还有海涅的诗,还有他给东京的朋友写的诗等等,都使小说更具抒情性。使人感到郁达夫是在用作诗写散文的笔法写小说。

《非常日记》中也安置了很多诗句,如小说中主人公自己写的《小草的精神》、海子的诗等等;虽然稍逊色于《沉沦》,《非常日记》也有对美丽景物的描写,如对学校的风景描写等等。其语言非常优美,同样也增加了小说的抒情性。因此两部小说在抒情方法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也可以说是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

以上就是《沉沦》与《非常日记》两部小说的对比解读。

《沉沦》之所以会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因为它带给读者的是来自心灵的震撼,作品用挑战的姿态,大胆抒写性的苦闷、悲剧,发出对旧中国“漆黑如铁”社会重压的悲鸣。而《非常日记》也以惊世骇俗的艺术方式,呼吁社会特别是教育界要重视大学生的性健康,带给读者更多的是对大学生心理病态的震惊和对社会心理的反思。《沉沦》与《非常日记》都真切地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阶层的内心世界,都述说了那一时代最敏感的话题,“直率地自我暴露”了那一时代青年人最真实的心理,使读者跟着主人公一起悲伤、一起愤怒,乃至一起带着怨恨“死亡”。虽然两部作品的结局让人心痛,但也让我们深入思考,从中得到反省和顿悟。因此有这样一种说法:《非常日记》是后现代的《沉沦》。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两部作品是异曲同工的青春心曲。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金 静,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专业学生;马金科,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参考文献:

[1] 郁达夫:《沉沦》,上海泰东书局出版,1921年10月版。

[2] 徐兆寿:《非常日记》,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版。

[3] 陈雪梅:《〈沉沦〉及〈沉沦〉在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2(2)。

[4] 郭茂全:《〈非常日记〉的人物与结构浅论》,《社科纵横》,2003年4月第18卷第2期。

[5] 何益明:《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从心灵写真的魅力看〈沉沦〉和〈莎菲女士的日记〉》,《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

[6] 李 今:《郁达夫早期小说中的自卑心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4)。

[7] 王晓初:《心境小说:郁达夫早期小说的叙述形式及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2)。

[8] 吴茂生:《论郁达夫的小说中的“零余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