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2009-07-07朱雪茹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狄更斯仇恨爱情

关键词:狄更斯 远大前程 郝薇香小姐 爱情 仇恨 网 内蕴

摘 要:查理·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以郝薇香小姐的悲情人生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暴露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上层社会的黑暗现实。但是郝薇香小姐的形象中所蕴含的意义远非止于此,她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只有爱情的生命的脆弱,惟有仇恨的心灵的可悲,桎梏于网的命运的无助,囚禁于“家”的灵魂的悲哀,从而使其形象具有了深厚的人生内蕴和哲理意蕴。

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亦被称为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称,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进步观念开始形成。这一黄金时代的伟大作家查理·狄更斯(1812-1870)在经历了丰富的人生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把自己的人生观、哲学和道德的思想都总结到了他最成熟的作品之一《远大前程》(1860)中。在此作品中狄更斯浓墨刻画了出身上流社会却又被上流社会嘲笑,被认为是怪异化身的郝薇香小姐。郝薇香小姐的悲情人生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暴露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上层社会的黑暗现实。但是郝薇香小姐的形象中所蕴含的意义远非止于此,她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只有爱情的生命的脆弱,惟有仇恨的心灵的可悲,桎梏于网的命运的无助,囚禁于“家”的灵魂的悲哀,从而使其形象具有了深厚的人生内蕴和哲理意蕴。

只有爱情的生命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必然而高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爱情固然是应该深挚而执著的,但是人全部的生命砝码不能仅以爱情来平衡。否则,一旦爱情失衡,生命的天平必然倾斜,人性很可能变异致畸,甚至伤人性命。因此,只有爱情的生命是很脆弱的。郝薇香小姐的悲情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因,就是由于生命难以承受她的爱情之重,以一生之重付与爱情,爱情既丧,生命何保?

“什么叫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就是盲目的奉献,绝对的自卑,完全的服从,无视自己,无视世界,把整颗心、整个灵魂都交给所爱的人,任其处置。”这是郝薇香小姐发自肺腑的宣言,是她对爱的注解,但是,也是这些注解毁灭了她的人生。当然,一个人的行为“是人格因素与情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①。

郝薇香小姐也不例外。“维多利亚时期的许多女子通往‘幸福的唯一通道是婚姻,但是这一条道路也是荆棘丛生。”②出身于啤酒商家庭,拥有大部分家产,单纯而又骄傲的郝薇香小姐和许多女子一样,渴望拥有自己的醉人爱情,渴望拥有美好的未来,渴望成为“家庭天使”,渴望成为维多利亚时代富有女子的家庭楷模。然而她那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了骗取姐姐的钱财,无恶不作,和一个口蜜腹剑的流氓、专门玩弄女性的老狐狸康佩生勾结。在康佩生的紧追不舍和信誓旦旦下,天真的她坠入了情网。“我相信郝薇香小姐当时大概还没有对谁用过多少情,可是她这情不用则已,一用便如决堤之水,不可收拾,从此便一往情深地爱上了他。”当她坐在梳妆台前精心装扮自己,期待以华贵、美丽的形象出现在婚宴上时,一封来自康佩生的绝情信打破了她的玫瑰爱情的美梦:她的新郎原本是个重婚的流氓和骗子,骗去了她的一半财产。“她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以后,就让整座宅子任其荒废,那光景你也亲眼看见了。她从此以后就没有见过天日。”她的悲情人生从此拉开了序幕,她开始设计她的未来,开始让自己成为另一幕悲剧的导演。几十年来,她身着从不脱掉的白色婚纱礼服,颜色已经泛黄,失去了原有的光泽;昔日的美貌已经荡然无存,成了一个“枯槁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蜡人”。她整日足不出户,与寄生在屋里的蜘蛛、蟑螂和老鼠为伴。屋内的时间永远停滞在她结婚那天,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化为泡影,她的心和沙提斯庄园一起荒芜,她成了一个处于疯狂边缘的、灵魂扭曲的怪异女人。

郝薇香小姐的悲剧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她个人推却不去的内因。她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封在爱里,对爱的执著让她再也走不出一步,虽然“她把爱这个词说了一遍又一遍,无疑,这是发自她肺腑的意愿。她一遍又一遍地说着爱这个词,爱已不再是爱,而是恨,是失望,是复仇,是悲惨的死亡。她一声声所说的爱就是一声声的诅咒,即使她用‘失望、‘复仇这一类的词来说,也比不上‘爱这个词更像诅咒”。她将全部的爱倾注在康佩生身上,换来的却是无情的欺骗与嘲弄。于是,只有爱情的生命便演绎成了惟有仇恨的心灵,此后的郝薇香小姐便滑向悲剧的深渊而不可自拔。

惟有仇恨的心灵

出身上流社会却又被上流社会嘲笑的郝薇香小姐,无望的婚姻开启了她悲情人生的序幕,使她永远不能摆脱爱的羁绊,最终成为她自己悲情人生的导演与演员。对于郝薇香小姐的叙述和刻画,正印证了狄更斯的创作主张。他提倡博爱与真诚,憎恶虚伪与怨恨。他描绘的正面女性形象莫不温柔贤淑、美丽善良,所达到的最完美结局是固守家庭,全身心地相夫教子,相反,复仇心重、孤傲势利的女人往往遭到命运的惩罚,最后在“好人”的感动和残酷的现实面前恢复人性。{3}从小说的叙事结构来看,郝薇香小姐被负心的未婚夫抛弃之后,就完全生活在与世隔绝之中,导致她不具备通情达理的道德品质;她蓄意报复,不惜扭曲艾丝黛拉和匹普的感情,使她不具备“仁爱”等核心层次的道德本性;而郝薇香小姐的厄运和魔鬼般的形象便是作者给予她的最大惩罚,她最终孤寂地死去,生前所居住的沙提斯庄园也被烧成一片废墟。{4}这也是她整个悲情人生的演绎。

当一个女人赖以生存的支柱倒塌时,她的选择要么是生——反抗,寻求新的支点;要么是死——生命的毁灭或灵魂的毁灭,他人的或自己的。郝薇香小姐在爱的痛苦与愤恨中选择,她既选择了生,也选择了死。选择生,她寻找着武器,于是养女艾丝黛拉的生活被她控制,思想被她教化,对待男人的态度被她左右,地位高贵,冷酷而又势利,完全是为伤天下男人心而培养的。她为她失去的爱选择报复天下的男人,发泄自己内心的伤痛,拿艾丝黛拉作赌注,最终导致艾丝黛拉嫁给了那个禽兽不如的康佩生,世界又一次给了她致命的打击:男女之爱是无法控制的,她无法与爱抗衡!选择死,从康佩生抛弃她的那天起,她的灵魂已经死了。她没有了未来,而永远活在过去。艾丝黛拉嫁给康佩生,留给她的选择也只剩下了死,因为死可以让她向艾丝黛拉谢罪,可以让她逃离这个让她为爱而饱受世人指指点点、自己受尽折磨的世界。她的死在《远大前程》中早已埋下了伏笔,小说中有多处对环境、对她本人的描述也预示了她的最终归宿。“现在出现在我面前的仿佛就是那个蜡人,那具骷髅”,“郝薇香小姐坐在那里看我们打牌,活像一具僵尸”……这些描写中的“骷髅”、“僵尸”都和死亡有关系。阳光全被隔在了她的屋子外面,屋里散发出令人气闷压抑的混浊空气的味道。“湿的旧式壁炉里刚刚生了火,看上去是熄灭的份儿多,旺起来的份儿少”。炉火的熄灭象征着在这个没有阳光,压抑重重的庄园中的女主人最终的死亡命运。{5}世界是一个圆,爱情也是一个圆,绕来绕去,她始终没有走出爱的羁绊,因为仇恨链接了这个圆。

桎梏于网的命运

人生活在社会中,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甚至会桎梏于由社会、思想、道德、习惯等诸种因素罗结而成的网。郝薇香小姐正遭遇到了这样的悲剧之网,从而把她的生命逼向死地。

郝薇香小姐生活的维多利亚时期,尽管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进步,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进步观念已开始形成,但传统的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大男子主义始终制约着女性,男权社会的影响还反映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一时期,妇女“美德”就是达到男权社会的标准,夫唱妇随,妻子按照丈夫的意愿生活,女性对男性依附,最重要的是保持女性的贞洁。在这一背景下,郝薇香小姐便成了这男权社会桎梏下的牺牲品,虽然她同时还被认为是一个害人者。有身份的、富有的郝薇香小姐结婚当天被人抛弃,许多无端的猜疑会集中在一个问题:她是否做了什么不守妇道的事情?所以郝薇香小姐要承受的不仅仅是来自同父异母的弟弟不择手段的伤害,来自无耻的、她所爱的、留给她无限羞耻的而又给她带来灭顶之灾的康佩生的伤害,她还要面对来自世俗的种种压力,人们的闲言碎语,人们的胡乱猜忌,人们别样的眼神,人们无休止的嘲笑,这些都是她——富有、高贵而又盛气凌人的女子很难承受也无法承受的。于是一方面,她将自己封闭起来,断绝了与外界的往来,慢慢变成了裹尸布裹着的一个蜡人,变成了阴森古宅里的游魂,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另一方面,在无助中她采取以养女艾丝黛拉的美倾倒男人,然后伤透他们的心来报复男人,报复那个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但是长期以来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的思想,不是一个弱女子所能力敌的,不管她采取何种方式,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因而郝薇香小姐的悲剧是必然的,她的一切努力都是男权社会桎梏下的无助反抗,郝薇香小姐只能妥协,以死向那个男权社会谢幕。

囚禁于“家”的灵魂

家本应是人们身体的避难所,心灵的栖息地,一个充满亲情、温情,让人无比眷恋的地方。而这里的家则是“砖瓦都已年深月久,阴森森的,四面还装着好多铁栅栏。有几扇窗户已经彻底没了;剩下的窗户,低一些的一律护着锈痕斑斑的铁杆。宅前有个院子,装了铁栅门”。过道里一片漆黑,她的化妆室里也是终日不见一丝阳光,房间里点着蜡烛,影影绰绰,这里的空气十分压抑。读此情景,人们很难把它与“家”联系起来,这分明是失于修缮、疏于管理的监狱形象。也正是这具有意象意义的家,围困了郝薇香小姐,使她无法、也不愿意从这里走出一步。家在她眼中成了和痛苦紧密联系的一座孤宅,宅子里终年冷飕飕、阴森森,到处都充满死亡阴影。郝薇香小姐的肉体和灵魂被禁锢在她自己营造的世界中。这座宅第的阴暗也象征着女性在男权社会感受到的无比的压抑感,男权压迫不仅笼罩着这座宅子,也像无法驱散的阴魂一样附在郝薇香小姐身上。即使等到她已过了结婚的年龄,也依然无法摆脱痛苦,只能用复仇来发泄自己的感情。

另外,她父亲为她留下的财产,不仅是她悲剧人生的导火索,也是围困她的另一个桎梏,尽管她讽刺觊觎她财产的亲戚。为了财产,丧尽天良的弟弟设下圈套与康佩生勾结,把她送上了疯狂之路。康佩生为了夺取她的财产,施尽伎俩,出卖感情,在成功拿到她的财产之后,在婚礼当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使她成为大家的笑柄。由于拥有财产,她在报复社会、报复天下的男人时,有了支撑,有了寻找武器的资本。

《远大前程》在以郝薇香小姐的悲剧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冲突的同时,也揭示了囚禁于“家”的灵魂的悲哀。突不出“家”的幽囚,就走不出生命的新路。

文学反映着时代,更体现着人生。郝薇香小姐的悲剧反映了在大英帝国繁华之时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暴露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上层社会的黑暗现实。郝薇香小姐的形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应有其独立的声音话语权与社会地位。依附于男性,把爱作为生活的一切,为爱而疯狂,其结果只能是永远处于从属地位,最终只有走向自我消亡。而“源于生命、面向人生”{6}的评论视角,会让我们深入到郝薇香小姐精神情感的本质内核,从而体悟到人生的许多辩证哲思意蕴。其形象警戒、启迪着人们:人要正确处理命运中的各种矛盾,而不要让人生陷于生命重重之“重”的囹圄之中,要让自己的生命在抗击风雨中变得茁壮、丰富而多彩。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朱雪茹,硕士,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国文学。

① 叶奕乾.现代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② 施昱.英语世界中的女性解构[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③ 郭春林.《远大前程》女性形象探析[J].廊坊:廊坊学院学报,2004(5).

④ 艾晓玲.《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J].成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⑤ 施娴靖.男权社会中挣扎的女性灵魂[J].成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5).

⑥ 韩富叶.心态·立场·视角[J].名作欣赏,2008(11).

⑦ 文中所有引用的原文均引自:狄更斯.远大前程[M].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狄更斯仇恨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Chapter 15 Avenger 第15章 复仇者
历史与仇恨
Fire and Ice
狄更斯钓鱼
别让“仇恨袋”挡住你
你能变好,我则安心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狄更斯诡证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