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的由来等8则

2009-07-07

百科知识 2009年9期
关键词:安禄山衙门秦腔

书法的由来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产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视,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军阀的开山鼻祖

蒋立文、赫坚在2009年第2期《长白学刊》上说,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曾国藩创建了中国第一支私属武装——湘军,并用全新的制度取代了八旗、绿营制度,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代替了兵权执于兵部的世兵制度,军队与国家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中国军阀的本源,实发端于湘军,而湘军的缔造者曾国藩也正是中国近代军阀的开山鼻祖。

“衙门”的演变

衙门是从古代军旅营门的别称“牙门”演变而来的。古时常用“爪牙”一词指代地位重要的将领。《诗经·小雅·祈父》中有“祈父,予王之爪牙”;《后汉书集解》中有“武帝征四夷,有前后左右将军,为国爪牙”。这些执掌国家军事和武卫的将领,都是君王器重的左膀右臂,所以用猛兽的爪牙来形容他们。而他们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也往往将猛兽的爪牙摆放在办公和指挥场所。后来发展到用木头制成象征性和夸张性的兽牙,置于营门两侧作为装饰。这就是“牙门”。“衙门”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王浚传》:“时有八百余人,缘石头城劫取布帛,臣衙门将军马潜,即收得二十余人。”不过“衙门”在这里只是马潜的职务。“牙门”何时演变为“衙门”,并成为官府的代称,今天已无从考证,但最迟应该在唐代。唐人丰演《丰氏闻见记》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考证。他说:“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由此可见,当时的官员都有点儿尚武精神,为了显示出武夫气概,就把自己的办公场所也称作“牙门”,后又逐渐演变成“衙门”。宋人周密《齐东野语》中也说:“近世重武,通谓刺史治所日牙……俚语误转为衙。”到了宋代,“衙门”一词广为流行,人们就只知道“衙门”,而不知有“牙门”了。以“衙门”为基础,又产生了“衙役”、“衙内”、“衙牌”等与官府相关的职业、物品的称谓。到了近世和当代,“衙门”和“衙门作风”又成了官僚主义的代名词。

1000年前世界十大城市

科尔多瓦(在今西班牙)人口45万。公元1000年时,该市是全世界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城市。

开封人口40万。这座位于黄河岸边的城市当时是宋朝首都,因发达的运河网络而日渐繁荣起来。

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人口30万。该城扼守欧亚两大洲的战略要冲,当时是拜占庭帝国的中l心,也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

吴哥(在今柬埔寨)人口20万。作为高棉王国的首都,该市当时是东南亚的政治中心,也是该王国产稻米的主要集散地。

京都人口17.5万。自8世纪末起日本就定都于此;它是当时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中心,并以盛产丝绸制品而著称。

开罗人口12.5万。该城是法蒂马王朝的首都,以图书馆众多和大学云集而闻名。

巴格达人口12.5万。作为阿巴锡德哈里发王朝的首都,该市在公元1000年时被公认为全球的知识中心。

内布沙尔(在夸伊朗)人口12.5万。它是波斯帝国最具进取精神的城市之一,当时还是绿松石的主要产地。

艾尔哈萨(在今沙特阿拉伯)人口11万。该城是当时卡尔马特运动的中心;卡尔马特运动推崇普遍的社会平等,由什叶派穆斯林的一个激进组织发起。

安希尔瓦达(在今印度)人口10万。与当时印度的其他许多城市一样,该城的规模和城址也随着附近河道走向与河水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甲骨文文字发现超2200个

周公庙考古队去年对周公庙门遗址前一处大面积灰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卜甲共计7000多片,有刻辞的甲骨688片。考古队组织技术人员对这些卜甲进行了清理、拼对、缀合、照相,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并聘请著名古文字专家前来帮助辨认。最终发现的甲骨文文字已经超过2200个,可以辨识的甲骨文有1600余字,并首次推断发现了周文王父亲的名字。

“靠山”溯源

“靠山”这个俗语源自唐代。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宠信胡人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竟要提升他为宰相。右相杨国忠知道后,便向皇上进谏不要重用野l心勃勃的安禄山。玄宗于是就不让张洎拟定提升安禄山的诏书了。张洎是安禄山的好友,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安禄山。一次,张洎与在京任职的大诗人李白谈起了与安禄山交往的事。李白直言不讳地说:“我看胡儿有谋反之心,他的野心很大,到时会连累你的,你万万不可靠山(指安禄山)!还是靠近皇上吧!”张洎听了好友李白的劝告。不久,安禄山果然起兵反唐,张洎却仍受到玄宗的重用。张洎深有感受地说:“幸亏我没有靠山啊!”“靠山”一词,从此流传下来。

《三字经》成书于南宋中期

张如安在2009年第3期《北京大学学报》上说,南宋慈溪人桂氏《家训》第七每云:“为祖父者,要拣择好先生教子孙读《三字经》、《状元诗》、《杜诗》、古文……”这一信息的发现,使现知《三字经》的文献记载由明中叶一下子推进到了南宋中期,整整提前了近400年。同时,也证明了宁波是现知《三字经》最早的流传地区,慈溪桂氏家族最早将《三字经》列为蒙学教材。

秦腔的由来

关于秦腔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说秦腔是《秦王破阵曲》即《七德舞》、《七德歌》的简称,故名“秦腔”;一说秦襄公收复丰镐,创建泰国,变温柔懦弱之气,成剧劲激昂之风,故取名“秦腔”。秦腔古老,历史悠久,有很多名称,变化也很大。有人考证:除“秦腔”正名以外,还有秦声、秦音、西音、西曲、西调、西秦腔、秦川调、梆子腔、山陕梆子、陕西腔等。秦腔的这么多名称,代表秦腔酝酿发展和形成的几个主要阶段。“奏声”、“秦音”、“西音”等,是秦汉之际的称呼,属于秦腔音调酝酿时期的名称。“西曲”、“西调”等,系南北朝后至元明之间的称呼,属于秦腔由民歌的音调发展到俗曲(即小曲)时期的名称。“西秦腔”、“秦西腔”等是明朝中期以后,秦腔由民间俗曲发展、形成戏曲秦腔时期的名称。

[责任编辑蒲晖]

猜你喜欢

安禄山衙门秦腔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唐玄宗&安禄山:一个敢宠,一个敢作
我读封面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买到假货?到衙门去喊冤
旧衙门
唐玄宗缘何对安禄山深信不疑
清代珲春副都统衙门档之户口册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