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警务化管理体制下的寝室文化建设

2009-07-07

法制与社会 2009年4期
关键词:寝室管理体制警务

郑 琼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警察类院校的警务化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契机。寝室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主要场所,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充分发挥警务化管理的优势,推进素质教育,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管理警务化寝室文化

中图分类号:D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59-02

警务化管理是政法类尤其是警察类院系学生管理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警察类院校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我院自实行警务化管理体制以来,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活而不乱、畅而有序的育人氛围,警务化管理的成果已经得到充分体现。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警察类院校的警务化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寝室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重要场所,所以警务化管理体制下的寝室文化建设也因此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

一、警务化管理体制下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寝室文化是指附于寝室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等等。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对于规范学生的寝室行为,强化学生的遵章守纪意识,对于学生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和学生群体意识的产生、集体观念的树立、学风的培养,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健身都有深刻的影响作用,最终达到将学生寝室管理升华为素质教育的目的,而警务化管理的本质就是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所以,寝室文化建设一直以来为警察类院校所注重。

(一)寝室是学生就寝、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的主要场所,也是警务化管理体制下的重要教育基地

在大学里,寝室是同学们每一个人休息、娱乐、社交以及课余学习的重要场所。据统计,平均每个学生每天1/2的生活时间、1/3的学习时间在这里度过,对于半封闭式的警务化管理院校来说,学生在寝室的时间就更长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是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于警务化特色的管理工作来说,注意高度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工作是一切育人工作的基础,然而育人工作是艰辛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工作尤为如此。因此,把寝室作为一个重要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

(二)是“严肃”、“活泼”教育氛围的需要

警务化管理以“四严”为管理要求,以“四化”为管理目标,有着严格的请销假制度、训练制度、内务制度等。但是培养警界精英,光靠“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何况“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训练严、上课严,如果连寝室里也充满一股肃杀、机械的气氛,那警务化教育的效果也许会适得其反。同时,寝室作为一个生活区,也是学生淳朴思想和自然天性表露无遗的地方,是学生是容易彰显自己个性的地方。学生在休闲状态时,其身心容易融入周围环境,在环境的同化作用下,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建设具有警务化管理特色校园文化的要求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警察类院校作为培养和训练人民警察的重要基地,对于有志于成为警察的学生们来说,他们所处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警务化管理体制下有一句非常生动的形容校园文化的话“在家看内务,出门看路队”,寝室内务是警务化管理特色校园文化的窗口,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根基,可以说没有寝室文化的校园文化是残缺的,甚至只是空中楼阁。因此,要发展具有警务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加强寝室文化的建设。

二、警务化管理体制下寝室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以警务化管理为手段,充分发挥寝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作用,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

由于学生对于“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不能完全理解,从新生入校开始对于警务化管理的认识就不足,对于如何整理自己的内务以及内务标准认识不清;警务化管理快节奏的生活和紧张的训练、严格的要求与其他高校的大学生活有所不同,而就业形势已不像以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同样要面临就业压力,这难免使有的学生对警务化有抵触情绪,导致学生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参与意识不强,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学生对于寝室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被动地接受管理和服务。针对这些笔者有几点建议:以寝室为教育基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警务化管理,要分析不同学年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使教育的要求和方法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加明显。

1.入学初期,学生对院校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踌躇满志之感,都渴望能够成为预备警官。这种愿望可以推动学生刻苦学文韬、习武略,但是他们在对警务化的认识上很片面,加上紧张严格的军训,让他们的思想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首先要狠抓军训,通过训练、教育和制度考试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警务化管理,警务化管理的内务标准是什么;其次就要勤下寝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各种困难,在寝室发现并培养学生干部,来加强寝室的凝聚力并能够更加及时的了解寝室学生的思想状况。

2.入学中期,学生经过一年的生活锻炼,基本上适应了警务化管理的生活规律,室友之间彼此了解,个人的优点、缺点表现明显;寝室里少数纪律性较差的学生开始出现问题,而思想稳定的学生由于学院对他的肯定就更加积极上进;随着大家对警务化的熟悉,有些学生以“老”自居,流露出清高自负情绪,对警务化管理制度评头论足等等。这个时期就应该充分发挥那些思想稳定的学生的作用,去影响那小部分同学,带动整个寝室的发展,并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来肯定优秀寝室的成绩,鼓励寝室长利用休息组织寝室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减少矛盾的发生等等,在这个阶段必须通过间接或直接方式传达警务化管理体制的不可动摇性,肯定警务化对他们素质养成教育的作用,促进寝室养成自觉学习、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抗干扰能力。

3.入学后期,室友之间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都已经有了能够推心置腹的朋友,在寝室讨论最多担心最多的问题就是就业。这个时期,就应该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这个社会,通过寝室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来正确对自己定位,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

(二)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警务化管理中来,培养主人翁意识,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警务化管理主要通过队列操课、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内务制度等载体里体现,并且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来贯彻落实,在某种程度上,警务化管理容易导致学生自我管理的弱化,在行动和思想上形成依赖性,所以如何在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要在警务化管理体制中体现学生主体性,使学生更加了解警务化管理的要求,更加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更加理解警务化管理的目的,不再被动的接受警务化管理,而是自觉主动的做到警务化管理的要求,要变管理者的要求为学生的自我要求,从他律到自律内化为自觉的习惯,更加有效的自觉的进行警察意识的培养和锻炼。

1.从各寝室、各楼层、各区队选拔学生成立院级、系级、中队等学生自治寝室管理组织,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警务化管理中来,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理解警务化管理的要求和目的,自查、自评,并及时反馈和反映寝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收集大家对于警务化管理和寝室管理的建议并整理更新;鼓励并支持寝室自治组织创立自己的宣传栏和定期组织寝室联谊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寝室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展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2.寝室长在警务化寝室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是值得充分发挥的。作为学生管理干部,寝室长是连接老师和寝室同学的一个枢纽,而警校的寝室长肩负着比其他大学寝室长更多的工作内容,早起床集合、晚就寝点名、严格的内务标准、室友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寝室活动的组织等等。所以在警务化管理体制下更应该重视对寝室长的选拔、引导和培养,并肯定他们的工作和成绩。例如:定时召开寝室长会议以了解寝室问题和状况,并促进各寝室长之间工作的沟通和交流;相信寝室长有处理寝室内部矛盾的能力;定期评出“优秀寝室长”等等,真正做到用学生管理学生、用学生来影响学生。

3.以寝室作为最基础的单位,融心理健康教育于警务化管理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分不开的,在警务化管理体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是刻不容缓的。而寝室也是学生最放松、最容易敞开心扉的地方,寝室成员之间也是最了解的,不容置疑,寝室就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以学生为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寝室为单位,定期进行心理普查和心理健康测试,由学生自己统计和总结、整理,发现问题,并在咨询相关专业老师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收集学生们的需要,并根据这些需要请专业召开相应的心理讲座;在寝室里开办学生自己的心理健康专栏等,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意识。

(三)引导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开发丰富的课余生活,突显警务化管理的特色,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有人提出而警务化管理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严明的纪律,强调集体行为的统一规范,强调制度条例的约束等,这个对于学生个性的彰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实警务化管理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并不矛盾,警务化管理和培养学生个性都是建立在完成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的,所以说,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是完全可以和谐统一的。寝室是学生在校最能体现个性和真实一面的场所,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寝室这个契合点的作用。在这里我有几点建议:1、鼓励学生在不违背警务化寝室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发展自己寝室的特色,自己动手、自己设计,一起商量来布置自己的温馨寝室,并对表现突出的寝室给予适当奖励。在设计、布置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又能促进室友之间的交流,达到共识后,发展学生的协作、团结能力。2、充分利用有警务化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社团、兴趣小组、协会的作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向外界展现我们警校学生特有的才艺和风采。据我院的经验,“警院之星”、“警院之鹰”类的警院学生才艺展示大赛、跆拳道、散打队、法律志愿者协会等这类活动和组织在学生中都很受欢迎,做到用学生来影响学生、用兴趣来引发兴趣。3、举办“寝室文化节”、“党员示范寝室”之类的活动,以寝室为基本单位,举行有警务化特色的叠被子比赛、辩论赛、模拟法庭、球棋类比赛、队列会操、内务整顿等活动。把在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氛围,有一定质量的特色“产品”及时推广,这样可以带动其他寝室,从而推动整个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四)加大对寝室文化硬件设施的投入,健全寝室管理制度

1.开放寝室公共黑板开展日常管理和服务的宣传工作。寝室公共黑板是文化建设重要窗口,是学校和宿舍管理服务的宣传阵地,内容可涉及优秀寝室介绍、优秀个人介绍、时事要闻、心理卫生、安全防范、生活常识、天气预报、失物招领等。

2.警务化管理对寝室内务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对任何物品的摆放都有要求,那么相应的配套设施要求也就更高了。例如,用来把鞋子摆成一条直线的条尺、书柜或者书架等。

3.警务化管理体制下,制度的作用尤为突出,也就更有必要健全完善寝室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管人,管理育人的功效。

总之,新时期在警务化管理体制下的警察院校只有注重学生寝室这块基本社区的文化建设,通过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室风、学风、校风,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寝室管理体制警务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