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来稿常见技术性错误
2009-07-07黄文思
黄文思
23. 介绍农作物品种忽视适宜种植地区
每一个农作物品种,都有它的适宜种植地区,即使是适应性很强的品种,也不可能在什么地区都能种植。如果盲目引种不适宜在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可能造成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在一些介绍农作物新品种的来稿中,除了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品质外,往往缺乏品种适宜种植地区方面的重要内容,无论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有可能产生误导,所以此类稿件本刊一般不刊发。
24. 介绍农作物栽培技术缺乏针对性
同一种作物的不同种类、不同品种,种植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其栽培技术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针对性地介绍某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如笼统地介绍“水稻栽培技术”、“小麦栽培技术”就没有多大用处,因为水稻按种类分有籼稻、粳稻、杂交稻等,按栽培季节分有早稻、中稻、晚稻等,按品种分就更多了;小麦按季节分有春麦、冬麦,按品种分也很多。无论是水稻还是小麦,不同种类、不同品种,栽培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其栽培技术差别是很大的,所以,本刊一般不刊登缺乏针对性的农作物栽培技术稿件。
25. 介绍有机肥使用技术忽视无害化处理
有机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肥料,主要包括人畜禽粪尿、农作物秸秆、饼粕、泥炭、城乡垃圾、污水污泥等。其中:新鲜禽粪中的氮主要为尿酸,不易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且对作物根系的生长有害,因此禽粪做肥料使用时应先堆积腐熟方可施用;人畜粪便、垃圾、污泥、秸秆,有很多病菌、虫卵、杂草种子,也必须经过堆沤或发酵方可施用;饼肥在分解时产生蚁酸、醋酸、乳酸等有机酸,会伤害农作物幼苗及影响种子发芽,因此必须发酵后才能做追肥使用。有机肥经堆沤或发酵等无害化处理,还能提高肥效和改良土壤,所以,介绍有机肥使用技术时,必须强调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26. 介绍化肥施用技术忽视化肥和土壤的酸碱性
化肥和土壤都有酸性、中性、碱性之分,若需将化肥施入土壤中,必须事先了解所用的化肥和准备施入的土壤是酸性、中性或是碱性。倘若不加分析地盲目施用,就容易造成化肥养分挥发,土壤板结,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不良后果。如氯化铵为生理酸性速效氮肥,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应配施石灰或有机肥,否则土壤便会变得更酸,并导致板结;在碱性土壤上施用,应深施并盖土,否则会造成肥料氮素损失,尤其不能施用于排水不良的盐碱地上,否则会使土壤盐害加重。又如尿素为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农作物,但是在碱性土壤中易分解,造成氮素损失,因此要深施盖土;一般不宜做种肥,因为如果掌握不好,高浓度的尿素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根生长。
27. 介绍化学除草剂品种选用与施用技术忽视是否会对周边和下茬农作物产生为害
化学除草剂品种的选择和施用方法不当,不仅会对当季农作物产生药害,也会对周边和下茬农作物产生为害,因此,在选用某种化学除草剂的品种和介绍其施用技术时,不仅应注意避免伤害当季农作物,也应注意防止对周边和下茬农作物产生药害。如防除双子叶杂草的化学除草剂,可能对当季的禾本科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不会产生伤害,但如果周边和下茬农作物是花生、大豆等双子叶农作物,就有可能产生药害;又如防除禾本科杂草的化学除草剂,对当季双子叶农作物不会产生伤害,而对周边和下茬的禾本科农作物就有可能产生药害。
28. 介绍化学农药使用技术忽视最佳使用时机
农药是一类生物有毒物质。农药如何作用于有害生物,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最有效地控制病、虫和杂草的为害,这与有害生物的生存状态和繁育条件都有密切关系,并且也同有害生物的行为和习性有关。各种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都会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在这一时期容易受到有害因子(农药)的袭击或干扰,使其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这就是农药使用的最佳时机。如杀虫剂,作用对象是有害昆虫。昆虫是变态动物,从卵到成虫要经过几个阶段和形态变化,变态的各阶段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一般说,昆虫的卵和蛹两个阶段对农药最不敏感,幼虫(若虫)和成虫阶段对农药最敏感,这一时期也就容易被毒杀。又如杀菌剂,作用对象是病菌。植物病原菌是一类微生物,从病原菌对农作物发生为害的历程来考察,各种病菌入侵的部位和病害的扩展方式有3种,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和叶部侵染。对土传病害的防治,在作物叶部或茎秆上喷药不起作用,只有在作物播种或种植前对土壤采取施药、热力消毒等方法才可以奏效。对种传病菌的防治,属于种子表面带菌的,必须通过用药剂处理种子才能奏效;属于以菌丝形态在种子内潜伏的,除了用处理种子或浸种的方法防治外,也可以采取植株喷药的方法。对叶部侵染病害的防治,在选用杀菌剂时要详细了解药剂的作用方式和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选定适宜的施药方法和时机。无论选用哪种杀菌剂,必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若延误了防治时机防效就会很差,甚至毫无效果。鉴于上述原因,介绍某种农药的使用技术时,不能忽略其最佳的使用时机。 注:作者为本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