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09-07-07崔利军
崔利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也就是说,在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只要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我们的民族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成为衡量未来人才高低的标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青年教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思索和实践着。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升学率为评估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高分低能。它在整体上已滞后于教育改革的发展,尤其滞后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政治教学也不例外,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划题目,学生背题目,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政治课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这种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个性得不到张扬,创新精神更无从谈起,结果只能是学生对政治教学越来越疏远甚至厌恶。
在政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教学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必然趋势。如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走出来,全面提高素质,是教育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才能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呢?
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所谓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而言,指学习的动机、兴趣、情趣、意志等。这是一种内驱力,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创新精神正好属于这个范畴,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形成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这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至关重要的一步。
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立志感的一种。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缺乏可靠论据的怀疑、对尚不理解的问题的探索,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是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为前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启发性原则,提出问题,刺激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笔者在教学“依法维护公共安全”时就把恐怖分子制造的“9•11”事件作为引子;在教学“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关系时,把“神舟五号”载人飞天成功作为例子,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端正、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教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不能板着一副“老夫子”的面孔,进行空洞的说教。激发动力靠空洞的说教不行,依靠诱发兴趣也难以持久生效,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自我需要感”。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创造性的学习。
引领学生自我超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本质要求。在学习《珍爱生命》一课时,其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没有生命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情景?”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形容:悲凉、凄惨、黑暗,而只有一位学生说:“没有生命的世界将会一望无垠,非常美丽。”然后他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理由:破坏环境,造成各种环境问题的不就是那些有生命的东西吗?然后他又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他的观点,如月球、火星等,我们通过各种卫星及各种手段的探索,发现那里幽静、广阔、没有纷争……虽然他的观点具有片面性,但这却正体现了课改所需要的创新精神。
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题,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总之,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中,要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主动学习的地位,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学以致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邱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