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孪生关系
2009-07-07陈云志
陈云志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彰显课堂生命力的常态要求,真正的新课程不排斥预设,因为预设为了更好地生成。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它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对孪生兄弟。教师应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的课堂,这样才是“充满生命活力”(叶澜语)的。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指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指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方案以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预设”则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就是从预设性教学向生成性教学转化,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结果。“生成”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过程,不是借学生之口说教师想说的话[1]。
由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因此,广大教师非常重视。现如今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好像正被大家所忽视,甚至被遗忘,更有的教师不敢提及课堂预设的成功,惟恐被同行所取笑或冠之以不懂课程改革的帽子,造成现实课堂动态生成一头热。实际上,这是对动态生成的片面认识,动态生成与预设二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是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的。
预设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适时
调整是预设完成的关键
教师在课前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依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教案,这是教师特有的工作。预设教案犹如杜威所说,每一位教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愈是优秀的教师,设计教案的水平与质量愈高。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其间蕴涵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综观当今课堂教学,现今的课堂大多还是预设的。预设能有效解决教师遵循的教学目标,顺利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完成教学任务。预设,它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课堂教学却不仅是个“唯预设性”的教学过程,不然,一堂课下来,虽然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了,但学生的问题却不能完全清楚,心中的疑问还没有完全解决,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课堂气氛从活跃走向沉闷,最后逐渐演变成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变成昏昏欲睡的听众。很明显,授课教师没有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而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造成课堂主动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很多,但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程序时关注学情不够,上课时又不能适时调整教学预设应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王荣生教授认为:“教学内容应与课程目标一致,应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当然,把教学内容设定为通过分析意象来鉴赏诗歌应是一种较切近诗歌艺术本位,领略其美感的方法。
生成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发展,
课堂要为生成腾出空间
教学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教学内容生成的起点,“唯预设性学习”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设”不等于“预定”,因为学生是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无法预期的,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往往出人意料。教师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预设,使自己的教学能够适应课堂教学,适应的过程即动态生成的过程。
课堂教学应以解决学生阅读时碰到的问题为主,那么,教师不妨对语文课堂以学生质疑作为突破口,课堂上给学生以10分钟左右时间自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想象,学生在自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肯定很多。那么,让一个个学生提问,其他学生帮助解答,教师在一旁点拨引导,这样一节课下来,可能就无法全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但可以预料的是,课堂气氛肯定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十分高涨。但这种“唯生成性学习”方式,由于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学生的提问质量就成为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也会有部分学生所问的问题是因为没有仔细阅读课文造成的,这就会浪费许多时间,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只解决符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问题,而对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课堂的生成是基于预设基础上的一种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
可以这样说,新课程的教学,只能在预设的同时,注重生成,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积累,去生成。没有预设,就谈不上动态生成,倘若教师没有做好准备就进行试教,可能就成了无的放矢,课堂教学也无法上升到动态生成。可以这样说,单纯的动态生成可课还是比较少的,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神瞬间,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动态生成中,教师要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
课堂教学的千变万化对于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只要不是极端的恶作剧,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这样做也许使原先预设的思路或环节被破坏,但应看到,过分追求教学思路的逻辑性、确定性与连续性,为的只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防止教学过程的节外生枝或出现断裂,其背后的动机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然而这恰恰使语文学科失去独特的魅力。语文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逻辑思维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并不能遮盖“形象思维”的偶然与断裂,其实,只要教师正视这一点,断裂之处也可以开放出思维与想象的花朵。因此,当生长点出现时,教师就应调整预设,促成生成。这里的调整预设有2种情况,一种是局部性调整,一种是整体性调整。局部性调整指腾出较短时段处理好预料之外的情况,实现生成,然后迅速回到预设上去,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整体性调整是指在课堂正要开始或中途产生生成的火花后,教师把课堂或课堂余下的时间全部不按预设进行而让给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相互联系的,课堂要注意二者的融合
阅读,既是一个接受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阅读的生成因素很多,应提倡理解的多样性,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生成”对应于“预设”,是阅读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是实施新课程时必然要处理的问题。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课前对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必将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教学并非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课程再创造和生成开发的有效过程。只有通过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不断地探求发展,才能使预设与生成有机相融。因此,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就没有得到重视,课堂就会成为一种灌输教学;如果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就说明师生间有较好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重视;如果在预设、生成基础上,又有许多非预设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发挥。“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对孪生兄弟,他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预设”去“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目标,从而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那么,教师在具体教学设计过程中,如何能充分考虑到预设与生成的融合呢?就整体教学流程设计而言,在一堂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充满不确定性,课堂谈论的走向,学生认识的偏向,意外的分歧的出现,这些课堂的不确定性因素应在教师备课中做到一定程度的预设,使之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而不是被这些意外因素牵着鼻子走,导致课堂教学的无序化。笔者以为,教师在教学备课时,应注意教案整体设计上的3个方面,以凸现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预设对文本的整体解读阅读,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首先应是学生把文本读懂,这是课堂生成的根本。生成是建立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的,那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读懂文本,整体感知文本呢?其中之一可从理解字词入手,准确感悟文本的情感倾向,在思辨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文本价值。因为自主体悟文章的整体性感觉,自然少不了能够生成新结构的范式,而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更需要领悟字里行间蕴涵着情感倾向、意趣回旋的韵味,只有让情感打动人心,显现文本美的所在。由此看来,学生的生成与教师预设的广度和深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预设层进疑问推进教学,激发学生质疑教案的每个板块都是预设的,教师在预设教案时要求只考虑教学的整体布局、课堂目标而设计成几个板块,不宜预设整个流程的细枝末节。在板块之间,设计层进式疑问来贯穿。这样就给课堂生成留足空间,学生在解决预设的疑问过程中,会不断生成更加深刻的疑问。“读前设疑、读中释疑、读后思疑”,在相继生成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审视问题,实现质疑与生成的逐步提升。
预设超越文本的解读,让学生在思维拓展中求生成上述的教学流程第4板块——阅读拓展,体验文本,比较阅读,体悟挑战,目的就在于此。对文本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的探究需要教师先作预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也需要教师通过超越文本的情境预设加以实现。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文本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作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拓展中求得生成。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作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同时,真正的新课程又不排斥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堂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教师应当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与融合,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参考文献
[1]王文忠.课堂要动态生成,也要预设成功[N].中国青年报,2004-7-27(8)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敬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