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谈演示实验教学中有效地处理暗箱实验
2009-07-07倪雪斐
倪雪斐
摘要:在科学课中,经常碰到解暗箱的实验,也就是一类比较抽象的演示实验,而此类实验,一直是我们科学教学中的难点,原因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弱,对于暗箱缺乏主动而有效地思维建构能力。基于这一原因,本文通过利用实验模型、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运用类比法等几方面来有效地处理暗箱实验。
关键词:暗箱实验;课堂教学;有效处理
科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科学有许多方法,观察实验则是最根本的方法,但是,在课堂上,有许多实验是无法实现的,也就是说,在科学课中,经常碰到解暗箱的实验。教师在面对这类课的教学时,常常感到很被动,原因是,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弱,对于暗箱缺乏主动而有效地思维建构能力。而如果直接把暗箱打开,毫无疑问又不可能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处理暗箱实验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处理的几点体会。
一、 采用模拟实验,提高暗箱实验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有许多实验是无法实现的,有关人体的实验就是这样,在教学中,我们无法直接用人体来进行有关实验。人体是一个暗箱,在课堂上,不可能直接打开人体这个暗箱,看清楚里面究竟有些什么,以及体内器官究竟怎么活动的,这就使得有关人体许多知识的教学,教师只能利用图片或动画,以讲授的方式来进行,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打了折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利用实物模型与人体呼吸机制的认识。所谓模拟实验是根据相似理论,先设计与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对模型的实验和研究,间接地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性。
例如,我在讲述人体肺部的压强的变化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变化时,首先让学生做吸气和呼气动作,感受胸腔的变化,然后用模拟实验来完成这个实验。由于膈肌变化导致容器中压强变化,空气进出容器(气球体积变化)的过程,然后在利用动画课件,显示呼吸运动整个过程中人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变化,原本比较抽象的实验,通过我较形象的实验模型的演示,相信学生容易接受枯燥的知识。由此可见,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教学中是十分有用的,教学中由于引入了模拟实验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地探究,同时,还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说服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有效地体验暗箱实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只有体验和实践,才能有所创新。把我们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活动体验中,能更快捷地走向成熟。基于这种思考,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把凡是新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分组实验。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用推理想象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又因为学生由于局部的经验,存在着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前概念。这一前概念对于建够“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思想会起到阻碍作用,对于这种暗箱实验问题,我并没有直接将正确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暴露自己错误的前概念。在这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有控制的实验获取正确的结论。具体片段如下: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中,以往“斜面实验”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的运动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再跟学生一起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且不说实验能否是全体学生都能观察清楚,而且操作的可靠性不够强(如小车在斜面上是否都是静止下滑等),更主要的是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这个实验中,没有深刻的体验。为了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我引导启发学生来探究“运动的小车所受摩擦力越来越小的时候,小车的运动速减小的更快还是更慢?如果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就可以顺着这个方向推理想象,得出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以,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必须是学生亲自动手来理解体会。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根据他们的实验、观察、思考,提出了实验中要收集那些证据来证明假设是否成立,提出了该如何控制好实验变量,如让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小车开始下滑时给小车的力要相等,水平面上的粗糙程度要控制好,毛巾要注意正反面要统一好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体会到的。如果没有让他们自己亲自做实验,就不会提出这样的真知灼见。有了前面的动手实验的基础,后面的推理过程也显得顺利成章,这要得益于学生真正理解了整个实验过程,即当摩擦力越来越小的时候,小车的速度是减小的越来越慢。则当摩擦力为零时,小车的速度就不变了。牛顿第一定律本身就是一个在理想状态下的运动定律,对学生来讲也是比较难的一个内容,但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体会了这个定律得出的过程,因此他们对这个定律理解的越深刻,掌握得越好。通过这样探究性实验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内动力,并且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增强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 巧妙运用类比方法,有效地处理暗箱实验
教科学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科学地思维,类比是人类探索未知事物有效的思维方法,也是聪明人经常运用的思维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触类旁通,将表面上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建立有机的联系。在教学课堂中,有效地利用类比的思维方法来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让学生试着去探索,借助直觉思维和联想思维,引出一个新的概念,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推理意识,激发了学习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电压的测量”一节教学中,对电压概念的建立,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若直接给出定义,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候,我巧妙运用类比方法,很轻易地解决实验暗箱问题。我是先让学生看“抽水机抽水示意图(图1),与学生一起了解图中出现的主要设备和工作过程。然后再展示一个简单的实物电路图(图2)并将这个电路转化成如图4电路,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图1和图3的相似性分组写出两个图相对应的内容,并填写在学习任务单上的表格(表格略)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以现实生活中的水路作为类比对象,创设了“水路”与“电路”的类比情境。这种做法不但使教学过程的设计合乎科学的逻辑,而且并不影响知识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的科学思想得到有效的训练。
总之,暗箱实验是比较抽象的演示实验,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所以,加强科学实验中的暗箱实验教学,是提高科学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能为学习高中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初中科学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科学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青岳.科学课程100个教学案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2]孙大君.展现验证性实验的探究魅力[J].科学教育,2004(9).
[3]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刘锋.对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一些认识[J].物理通报, 2005 (3).
(乐清市蒲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