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2009-07-07孙素梅

成才之路 2009年14期
关键词:条理性语言表达思维

孙素梅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存在着“乱、浅、缺、和”几个方面的问题。“乱”就是说话吞吞吐吐,语无伦次,缺乏条理;“浅”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深究;“缺”就是只会从问题到答案,缺少分析过程;“和”就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缺少主见。其病根与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关。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课堂语言表达的能力呢?我们认为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 教给思路,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要克服课堂语言表达的“乱”,首先应克服思路的乱;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有条理,首先思维要有条理性,即思路要清晰。要使学生的思路清晰,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条理性,要能够让学生摸准思路,能够让学生沿着几个连续性的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处。问题要由易到难,不能出得太大、太空、太繁。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子。比如,“为什么”的问题,一般是先考虑原因,后考虑结果;“哪几方面”“哪几点”的问题,一般先要一方面一方面地考虑,然后考虑哪一方面先说,哪一方面后说,怎么连起来说。另外,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组织语言,并要提示学生不要急于抢答。最后,教师要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要鼓励学生敢于说,然后达到善于说的境界。

二、 由表及里,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认识事物深刻与否,在于思维的深浅程度。学生认识事物往往只看表面,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抓本质;理解课文,解答问题也往往限于表面意思。只知道作者是这样写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只知道要这样分段,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分段。

教师要依据教材,设计一些深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怎么样”,慢慢地培养学生深究问题的习惯,从而训练思维的深刻性。例如《飞夺泸定桥》的第六小节,是描写泸定桥所处地势的。对于泸定桥地势的险要,学生能通过字面意思领会到。在此基础上,教师只要追问一下,或教会学生自己问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桥险呢?这一问,学生思维与理解课文的主旨就联系起来了。又如理解句子的意思,有些学生往往只注重字面意思,不会深究句子内含的意思。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透过字面意思去探索句子内含的意思。当学生自觉地养成了一问三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的习惯,那么,学生的思维也就深刻了。

三、 架设桥梁,训练思维的完整性

学生回答问题,往往是直接从问题通向答案,而缺少问题到答案之间的分析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教会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过程。思维是凭借感觉材料而进行的,没有感觉中的东西,思维中也就没有,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可以凭借课文材料和生活表象的储存来完成。即教会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时,借助回忆、联想、想象、再现、假设、逻辑推理等,把已知参与到对未知的思维过程中去。如《琥珀》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要写时间长和大自然发生变化?答案很简单,因为时间长和大自然发生变化是松脂球形成琥珀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问一下学生,你是怎样分析出这样的答案的?有些学生就很难说出这一思维过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是凭借课文材料进行分析,找出根据;二是可以联想黄河象骨骼形成化石这一已知去推断、分析。还可以从反面假设;如果时间不长,大自然不发生变化,那将会怎样?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正面分析、联想推断、反面假设等,实际上教给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给学生架设了一座从问题通向答案的桥梁,训练了思维的完整性。

四、 求异质疑,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去考虑问题。当学生回答后,可追问学生,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否定对方的意见,摆出自己独特的意见,造成互相争辩的气氛。也可以设置一些创造性议题,让学生求异发散,进行正向、背向、逆向、纵向、横向、对比等思维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问题,同时积极引导解疑。这样通过多方面的求知心理要求,从而唤起学生猎取新的认识的欲望。

言为心声,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着的,只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也将会随之得到提高。

(大城县张思河小学)

猜你喜欢

条理性语言表达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家园共育大班幼儿做事条理性培养策略研究*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学会做事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