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使作文语言富有文采

2009-07-07贺安宁

成才之路 2009年14期
关键词:大敌长句文采

贺安宁

在2005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里明确提出了作文要有文采,这也是决定作文能否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如何使你的作文语言有文采呢?笔者认为,作文语言要富有文采必须做到语言五结合:整散结合、繁简结合、文白结合、俗雅结合、长短结合。

一、 整散结合

现代白话文当然应以散句(没有句式,结构等方面的束缚,随意而写的句子)为主,但适当地结合一些整句(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反复等句式,结构比较工整的句子),使语言既活泼,又严谨,既参差,又工整。读来跌宕多姿,铿锵悦耳,颇有韵味,富有洒脱与精致的结合美。

整散结合的语言风格,古已有之,如荀况的《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对偶,排比),还有韩愈的《师说》、苏轼的《前赤壁赋》、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作品,无不是“整散结合”的典范。

现代文中也有这种整散结合的传统,如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排比、层递)

二、 繁简结合

语言应以简练为胜,自古至今好多大家都是这方面的高手,但出于行文表意的需要,有时匠心独运地使用“繁笔”,所谓“精致的 唆”,却能很好地表达一种特殊的意趣,取得独特的效果。鲁迅先生是使“繁”的高手,如:《社戏》中写“我”早年看戏的情景……“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乱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来。”这一段精彩的繁笔,细腻传神地传达出“我”索然寡味地看一帮无名小卒打唱个没完,耐着性子等待名角“小叫天”出场时,那种欲看不能,欲罢不忍的焦躁无奈的急切心情。再如《水浒》中拳打镇关西的细节描写和《祝福》中写祥林嫂喋喋不休地描述阿毛的惨死,皆用繁笔。巧妙的“繁简结合”能使语言显得老练而富有匠心,增强文采。

三、 文白结合

现代文自然应以白话文为主,但有时出于需要,偶尔用一下文言词语,能收到幽默、含蓄、隽永、活泼等白话所难起到的效果,增强表现力(并非提倡文白夹杂的文风)。此种语言现象在鲁迅杂文中多见。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中:“……无论其怎样落水,为人也则帮之,为狗也则不管之,为坏狗也则打之。一言蔽之。党国伐异而已矣。”

现代文中使用文言词句,一定要慎重,不可过多过滥,否则易流于文白夹杂的文风。运用恰当,文采斐然,如汤中加味精;不当,则犹水中撒泥沙。

四、 俗雅结合

文章语言当然是尚雅而忌俗(学生语言易犯太白、太俗之病),但看大家的文章,在以“雅语”为主的前提下,常信手拾来缀入一些俗语、口语,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别具风味。如鲁迅的《古书与白话》中有:“愈是无聊赖,没出息的角色……愈善于摆臭架子。”皆为俗语,巧妙地点缀于文中,使语言颇有情趣。

毛泽东同志的文章也善用“俗”,如《反对党八股》中:“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布,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偏要向人民群众哇哇地叫。”

五、 长短结合

语言要简洁,自然应以短句为主,长则易冗赘拖沓,产生语病。但有时出于表意的严谨、周密或抒发某种深沉、庄重之情的需要,而用长句。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多次使用长句:“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继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如谌容的小说《到中手》中:“夏天的晚上,邻居们在院子里乘凉。香茶、团扇,徐徐的晚风,明亮的星星,有趣的新闻,海阔天空的闲扯,都不能把这对‘书呆子从闷热的小屋里吸引出来。”

以上这些在大量短句中偶然使用的长句,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使语言错落参差,活泼多变。长句的“长”主要表现为单句中的修饰成分(定,状,补)的增多。运用长句,一是不宜过多,确实出于需要;二是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和成分搭配的合理、正确。切忌逻辑混乱、句式杂糅和成分残缺。

总之,作文语言是否有文采,是一篇文章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是唯一因素),也是作文一个重要的评分项,不可以掉以轻心。我们只有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不断地积累、体悟、探索、总结,才能走出一条“为我所用”的写作之路!

(大城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大敌长句文采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大敌”当前,你我能干点啥?
吼唱在关中大地上的“秦腔”——论小说《白鹿原》中长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韵味
英语长句译法新探
——意群—动态对等法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
军事志文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