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处处有数学

2009-07-07张沈娟

成才之路 2009年1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张沈娟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 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自经历将生活原型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很多问题都是数学知识的具体化,如“钟面的认识”“统计”“图形的认识”等,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如讲故事、做游戏、看图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多地体会到数学是贴近生活的。

在教学认识平均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在昨天进行的数学比赛中,一小队6人总成绩是528分,二小队7人总成绩是609分。我现在宣布:这次比赛二小队获胜!随着二小队的欢呼声,一小队的学生有的就说:“老师,因为二小队人数比我们多,当然总分就要比我们多了。就这样算成绩,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我赶紧问到:“那怎样算就公平了?”……在和孩子自然的对话中,引出了平均数,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让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类似的与生活相贴近的问题,会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用处真大,实现了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还有,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中如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二、 培养学生会实践,在生活中学习教学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数学很有用”,它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境,采撷生活实例,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例如,当学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老师带学生来到操场,指着高高的旗杆问:“这根旗杆有多高?”勇敢的同学大胆估测:10米,15米……大多数同学则摇头。有同学提出:用一根绳子送到顶端,从上往下量。有的同学建议:干脆把旗杆放倒测量。最后在同学们的讨论和活动中,利用“同一时间里,旗杆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的知识,得出了旗杆的高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不知哪个学生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怎么刚学完比例的知识,在这就用上了。”

学习统计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搜集有关的数据,使学生从收集的素材中认识统计的意义,学习统计的知识。这时学生学习到的关于统计的知识,是从生活实际中得到的,当生活实际中有关的情境再现时,学生就会产生用统计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把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精心组织的数学交流活动,融入实际中,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在教学“东南西北”后,教师开展了“认识我校”活动。老师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操场,把自己看到的学校附近或学校内的建筑物画出来,然后通过东南西北来向其他同学介绍。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领悟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三、 体现数学价值,应用于现实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学生熟悉人民币后就在班上开展购物活动,让学生亲自去买东西,算一算应找回多少钱,这样更有利于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后,问学生你预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这样的实践会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都是,处处都要用。学生只有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与生活密切结合,从而学会活动,学会学习。

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锦华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上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身上有465元。他们该怎样付钱呢?怎样付得更快呢?这里,教师赋予枯燥的数学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州市金乐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