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中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计算机教学

2009-07-05朱春健

科教导刊 2009年35期
关键词:职业中学计算机创新能力

朱春健

摘要创新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是计算机教育的基础,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师创新理念、构建创新环境和实践教学等方法,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环境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创新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教育应该以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中职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础,职业中学也应当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和培养目标。针对职业中学中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教育,作者有以下一些体会。

1 教师的创新理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转变教育理念,首先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吸取新鲜的知识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并把它们应用于教学当中,在创新教育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性,这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好的备课是实现创新教学的前提,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老师备课除了要熟习授课知识,设计较好的教学方案,还要想办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科学的探索方法。课堂上除了把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还要把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尤其要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进行授课。

2 因材施教,培养兴趣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的基础。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任务驱动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以明确学习任务为前提进行教学,教师应该为每节课设定一个任务,先向学生展示任务的结果,然后鼓励学生根据授课内容独立完成,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一定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

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除了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一个前提条件。通过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为后面的授课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们对给定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不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差异,因材施教,分别设定不同的任务目标,便能够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3 创新教育软环境的建立

计算机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环境,这称之为创新教育软环境。教师要和学生能够较好的实现无障碍交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引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创造思维,对于同一个问题,鼓励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另外,对于学生提出想法和思路,要仔细分析和研究,利用实践来检验,通过实验引领学生正确思考,这样不仅能理论创新,同时也能实践创新。

4 创新教育硬环境的建设和实践

计算机学习本来就是上机实践比较多的学习过程,除了好的软环境以外,还应该建立一个好的硬环境,既能够进行验证性实验,也能进行创新性实践。实验题目应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不应该限制解题方法和学生的思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能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5 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性

创新教育要求学生有很高的积极主动性,否则就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课堂中,多说都是对于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熟悉,作为第二课堂的科技创新或者竞赛,应该能够让学生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把所学的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养成独立自学的好习惯,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具有创新的工程,并且对他们的成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奖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

6 侧重动手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传统的笔试和实践考试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比如计算机一级考试,基本上都是以选择、填空和程序阅读的形式出现。毕业实习和设计是计算机能力考核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同时也能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开发技能,好的毕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计算机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上来,只有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创新意识,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在计算机教学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职业中学计算机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职业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