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尝试

2009-07-05何武见

科教导刊 2009年35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经验

何武见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着重从开发和利用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资源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学经验、对于教学活动的思考和积累,学生具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活动和交往方式、情感态度,以及教材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介都是值得深入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而宝贵的教学资源。

1 分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义

1.1 有助于改善数学资源不足的现状

调查发现: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优质教学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小,形式相对单一,难于适应个性化的教学要求。作为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唯有如此,才能增加教学资源的总量,促进资源共享,扩大教学资源可供选择的余地,满足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需求。

1.2 有助于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

教学人本论认为,课程教学资源应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反映出师生的心理逻辑。实践表明,有时开发一个教学资源比形成一个教学经验,提高一种教学能力需要更长的时间。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其成长经历中不仅包含对教学思想、经验、能力的积累,同时还包含了对教学资源的积累。由此可见,注重开发和利用适用的教学资源更有助于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提升。

2 探究具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2.1 开发和利用教师资源

教师决定着教学资源的鉴别、积累、开发、利用,有着挖掘教材的自觉性、高度的敏感性,在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学经验、知识储备、特长技巧、实践智慧、情感态度、道德修养及人格魅力对于教学的成功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看,教师本身就属于课程资源的一种——人力资源。

2.1.1 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的素养包括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教育观念、教学经验等,其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水平的成败。如“教育观念”,它不仅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念。

再如,“教学经验”,它不仅决定着教师对课堂生成细节的灵活处理,对有效学习的组织和调控,而且决定着教师自身的成长方向和发展前景,影响着教师的人生观、教育观和价值观。因此,作为新课程实施下的新一代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勤于钻研,善于利用多种渠道,不断丰富自身经验,提高自身素养,形成自己的独特教育教学风格。

2.1.2 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表明,注重教学反思,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见解更加深刻,灵感不断闪现,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飞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加强教学反思。如,“这节课该怎样上?”“这个环节该怎样处理?”“本节课的闪光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又该如何改进?”在充分反思的基础,不断修正、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流程。

2.2 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 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是真实生动的教学资源。其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活动和交往方式、以及他们的情感态度、学习表现等都是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能促使学生在思维、情感、心理等方面产生共鸣。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 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 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言行能力与质量, 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 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 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 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

2.2.1 关注学生经验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促进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更好地为数学课堂服务。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2.2.2 重视学生互动

“互动”是学生的社会需要,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成为难得的教学资源。其互动具体包括个体互动和群体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常以协作、交流、互助等形式加以表现。以笔者教学“四边形的认识”一节内容为例,在学生充分认识四边形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四边形分类时,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组内讨论交流,其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合作参与意识得以调动,交流能力得到锻炼,思维与方法得到提升。

2.2.3 善待学生错误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最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例:教学“四则运算”一节内容时,教者出示习题:人民公园上午有游客180位,下午有游客270位,如果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那么,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当一生列出错误算式“270-180?”时,教者并没有立刻加以否定,而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复述计算步骤及答案。通过分析找错,不仅该生明白了自己“少写了一个括号”,而且强化了括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者又出示了一组类似的习题:“42+6?2-4;42+6祝?2-4)”进行巩固练习。本节课的教学中,当学生的回答中出现小小的错误时,通过教者的积极调控转化,有效实现了课堂的满堂生辉。

2.3 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有序的增减、调整、置换,从而使教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2.3.1 拓展教材资源

例:教学“加法交换律”一节内容时,教者让学生据情境图列出两种算式求总数,并能举出类似的式子。而此时,教者并没有立即引导学生概括加法交换律,而是积极组织学生对这些算式能否成立进行逐一验证,让学生经历由特殊推及一般的思维过程,从而逐步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拓展教材资源,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发展了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2.3.2 建立错题库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源,可鼓励学生把自己平时作业、测试等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性的错误习题”,运用“摘录”、“剪贴”等方式整理下来,从而建立自己的错题库,方便复习使用。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着力围绕既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为指导,不断加大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把数学教学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精彩!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快乐学习!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经验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