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09-07-05傅美芬
傅美芬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改善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阐述了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时,有效提问的策略;有效提问的质量;有效提问应注意的内容。
关键词课堂提问重要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当前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表面性提问,旨在追求热闹场面;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发问不少,收效甚微;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不专心,突然发问。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如何改善课堂提问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1 “问”出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培养其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能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又能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基本控制,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2 “问”出学生的激情
恰当的提问能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到乐趣了。例如教学《乘法的认识》,以导课部分为例:
师: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
生:好。
师: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是以打猎为生的。如果一位猎人一天能打两只野兔,那么他4天能打多少只野兔?你能说出连加算式吗?
生:2+2+2+2=8
师:十天呢?一百天呢?
生(议论纷纷):这么长的算式,说起来多麻烦呀!
师:有一种方法能专门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乘法,想学吗?
生:想。
以上片段中教师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及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
3“问”出学生的创造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不断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动手,促使学生注意、思维高度凝集。例如:在一年级学习“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教师在黑板上写了“4”与“3”两个数,问:“这两个数哪个大,为什么?”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了四面红旗,排成一行,然后在下方又画了三面红旗,也排成一行。说:“四面红旗比三面红旗多一面,所以4比3大。”又问:“那么怎样表示4大于3?”一个学生写了“4→3”并解释说:“→”表示大的指挥小的。”又有一位学生说:“可把箭头上的一横抹去,变成了‘>。”并解释说:“这样也用来表示大的指挥小的,它更简单。”接着老师再问:“刚才这两个同学用了不同的符号表达同一个意思几大于几。那么,哪一个符号最合适呢?”学生又是一番思考。最后一致认为“>”又简单,而且好记(开口的一边是大数,尖角的一边是小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好的提问方式应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教师的“问”的质量,在这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要有指向性。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如有一位老师引导学生这样解答一道题:学校把360本科技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几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思考,这时老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层的书各有几份?每一份的本数是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科技书总本书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这道难题就被解决了。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问题提出后,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
(3)要有逻辑性。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如果前后颠倒,信口提问,只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甚至使学生摸不着头绪。
(4)要有新颖性。同一个问题,提出时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和方法,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的课堂氛围会是一节和谐中带着活跃的课堂。
(5)要有适度性。浅显的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深奥的提问又使学生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所以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入深的一系列提问,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6)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有一些事情无法预测,一旦问题出现,要求老师能灵活地处理动态生成的教学活资源,当场设计出一些提问,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有错误是正常的,教师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回答,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新的数学资源,让教师灵活地把握课堂,随之生成新的问题。
(7)要有评价性。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可以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答错了可以鼓励:“没关系,你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答得很有创意,更可以大家表扬:“真棒!”“比老师还厉害!”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老师提问的收效。
课堂提问巧妙地使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教学效果良好。但是,使用不当,学生的情绪受抑,思维受阻。所以课堂提问还应注意“四忌”。
一忌集体式。有的教师喜好集体问答,其实好多同学的回答都是条件反射,随声附和的。更何况集体问答,打断他人思维,影响旁人思考。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静心熟虑,再指名问答,这样更可使学生的思维推向更高一层。
二忌单一式。有人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总是单向地向少数学生发问,岂不知,这样做热了少数,冷了多数。长此以往,某些学生,知道提问与己无关,积极性受挫。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要有层次。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穿插点问差等生。总之,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启迪,要使人人主动进取。
三忌盲目式。课堂提问要做好充分淮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收听反馈信息到讲评,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随意而问。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怎样发问?问谁?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考虑。特别是课堂应变提问,更应该有的放矢,绝不能仓促上阵。
四忌有头无尾式。课堂提问是落实知识的一种手段。如果只管提问,不管效果如何,那么设计的再好的问题都会大打折扣。既要搞耕耘,还要管收获。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