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方法的探讨
2009-07-05韩喜峰
韩喜峰
摘要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的今天,加强中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爱岗敬业精神,是适应目前我国毕业生自主择业背景的需要,是培养既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又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情操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关健词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等技术人才。但是,在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在总体上,中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导致职业道德素质也比较差。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以至不能顺利就业、创业。开展卓有成效的爱岗敬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职业道德与爱岗敬业精神学习
首先,应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中心,学习有关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养成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纪律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熏陶。
其次,要进行科学人生价值观教育。爱岗敬业精神,指的是珍视和忠实于自己的事业,具有很强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中职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必须强化爱岗敬业教育。
第三,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爱劳动的情感,增强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
2 进行实训教学改革
由于对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与经济、企业联系不紧,导致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未能冲破“供给驱动”的束缚,教学方法也未能跳出学科体系的框架,培养的学生技能深度不够、职业能力不强,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距甚远。
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行教学改革。职应遵循“行动导向”教学原则,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和“行动就是学习”的教育理念,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
比如数控实习,可以安排在车间进行,学生在车间时间的延长,能与老师、设备、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促进书本知识的感性化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3 加强实训车间的“企业化”管理
在数控实训车间实行企业化管理,模拟“实习车间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使学生能适应工厂的管理模式。参照现在较实用的“6S管理”模式,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并依据ISO9000标准要求学生,既有了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又培养了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取得了良好效果。
4 开展和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促进学生参与竞争,培养敬业意识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已经成为人们努力学习、钻研技术的强大动力。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在于竞争,职业学生的出路在于竞争。为此,职校要系统地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竞争的氛围。可通过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竞赛,促进学生参与竞争,接受竞争意识训练,促进敬业意识的形成。通过这些实践锻炼,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岗位责任心,又磨炼了乐业、勤业、创业、进取的职业道德思想。据调查,以此为指导,武汉市机电工程学校获得了全市2009年度普通钳工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5 重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社会是一所大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应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公益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工厂、公司实习。实习中,一方面要安排专门老师与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职业活动中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并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及时了解相关状况。
6 广泛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在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导功能的基础上,主动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力求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值得推介。该院与瑞德公组成“瑞德班”,第一学年基础课阶段在兰职院学习,第二学年专业课在瑞德公司实际培训,采取上午理论课、下午逐岗轮换实训的半工半读培训方式,第三学年到公司直接顶岗,毕业后学生全部在公司就业。培训教师由双方提供,企业和学院分别派出自己的专家及最好的教师进行授课,这些教师都是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学院与公司定期召集双方的人员,一起研究教学、实习工作,共同制定和编写了一些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并及时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这种做法,武汉市机电工程学校也与深圳富士康集团、武汉重型机床、武汉迪克精冲等省内外多家企业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7 结束语
总之,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方法的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艰巨的工作,需要努力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有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