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合作学习理性思考

2009-07-05祖萍萍

科教导刊 2009年35期
关键词:乐曲音乐评价

祖萍萍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音乐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问题,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性思考:(1)明确小组合作意义;(2)科学构建合作小组;(3)恰当安排内容时间;(4)强化合作学习评价。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未来人才培养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中提及较多的话题之一。美国

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最大的之一。”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的一种学习活动。那么,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1 明确小组合作意义

1.1 搭建合作交往的平台

现代社会发展表明,是否具有合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应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而合作学习是使学生获得这种生活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表明,开展小组学习能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展示自我和团结合作的大舞台,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2 培养合作交往的意识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通过开展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间公平竞争,竞争的同时倡导组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实践活动中自觉培养了合作意识,锻炼了合作能力。并能使其逐步认识到: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收到很好的效果。

1.3 锻炼合作交往的能力

众所周知,能力和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合作学习学习方式的实施中,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即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对于每位小组长来说,可让其轮流来当,教者则每节课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总评,并附相关记录,凡被小组长两次提出批评而不改的同学,小组长可有权将其推出本组,如此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制能力;而对于学生来说,为自己的小组争得荣誉,必须提高自己的自制力。

2 科学构建合作小组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是小组活动有效进行的必要前提。然而调查发现,在当前的某些音乐课堂上,学习小组的划分往往按座位次序就近搭配,随意性较大,易造成组员间的不公平参与,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有效实现资源间的优势互补。因此,我们在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时,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班内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灵活而科学地构建一定的“异质”或“同质”等合作学习小组。

例:教学欣赏《丰收锣鼓》一课时,可采用同质分组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具体方法:在学生进行乐曲初步欣赏的基础之上,要求同学们根据自身的个性特长,分别选用“民乐”、“打击乐”、“舞蹈”、“绘画”等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和体会。对于会民族器乐演奏的同学,可将其划分到民乐组学习;对于动作协调、乐感强的同学,可将其划分到舞蹈组学习;同样,对于绘画技能较好、节奏感较强的同学,可将其划分到绘画组和打击乐组进行学习。在进行同质编组学习的同时,还可进行组与组间的联合学习。如在音乐声中,要求民乐组、舞蹈组、绘画组、打击乐组的同学进行“联合表演”,共同表达丰收锣鼓的盛况。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操作实施时,要充分考虑到部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缺失,避免“陪看”现象发生,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3 恰当安排内容时间

由于并非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只有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思维受阻时,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前,在某一问题可能有多个答案或多种表现形式时,才更需要教者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恰当地安排好合作学习内容与时间,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滥用。如,一些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学习内容,可让学生独立学习;一些知识密集的内容,更需教师的精讲。

4 强化合作学习评价

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音乐新课标告诉我们,音乐评价要强调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使评价更好的促进个体发展。教学实践表明,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确立一种不仅能促进学生人努力上进,而且乐于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助合作的良性评价机制。因此,在平时的音乐课(下转第36页)(上接第32页)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改变过去那种只鼓励个人竞争的作法及评价方式,实行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观,着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及其生活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

仍以《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老师教学完该课之后,设计了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激励性评价。且看具体教学片断:

问:你在欣赏乐曲时,能听辩出乐曲中都用了哪些民族乐器吗?

生:大部分能听出,只有小部分听不出。

师:没有关系,老师相信只要你能继续努力,今后再多听些民族乐曲,你一定能分辨得出来的。

问:通过合作运用多种形式表现“丰收”场景,你对“丰收”的感受有了什么变化吗?

生:我感觉和“丰收”更亲切、更亲近了。

师:从具体学习中,你们努力运用打击乐器、舞蹈动作、绘画等方式对乐曲内容进行表现来看,你们已较好地表现出了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问:你在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时,感到愉快吗?

生:我感觉到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非常有趣,我很喜欢,同时感觉合作得非常好。

师:从具体的学习表现中,老师觉得你和其他同学配合得非常好,值得表扬。

……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教者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其评价重心已逐步由激励个人转变为激励小组,从而将小组合作表现确定为学习的最主要的评价指标。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以往教师占主讲地位的学习方式,它把教师教与学生学作了严格的划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一一即角色的互换。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的深入研究,不断探析其具体实施策略,从而能够充分展示小组学习的美好风采,让每一位学生更好地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猜你喜欢

乐曲音乐评价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音乐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音乐
练乐曲vs基础练习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