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放”手学生“动”手

2009-07-04贾洪波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测力计摩擦力蜗牛

贾洪波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起源于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主动的动手操作不断内化的,离开了主动的操作,学生的思维就变成了元源之水,无本之本。在以往的科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通过直观的演示、验证性的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事实上,这样的操作,对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发展是无能为力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只能认识一些孤立的、静止的事物表象。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有结构的感性材料,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俗话说:心灵始于手巧,只有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才能获得相关的情绪体验,才能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强调教师“放”的作用。

一、放手观察

学生的观察,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内容,运用多种感官发现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指导观察时,一般都会预先告知学生观察的目的、观察的顺序、观察的方法,最后才指导观察。这样做看似有组织、有计划,殊不知极大地抑制了学生观察的兴趣。始终在老师设定的框框中观察,学生心中难免会滋生厌烦、依赖的情绪,等到真正让他们自己去观察的时候,却感觉无从下手。因此,与其让学生按照课本去观察已有的知识,不如为他们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他们展开思维的空间自由地去观察。如在《摩擦力》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并没有给学生提出观察的任务。而是给他们每个实验组一辆小赛车,在两块光滑程度不同的木板l上比赛,看哪辆车跑得快,为什么?把观察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既观察到事物的现象,又调动观察的兴趣,从而为后面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二、放手操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让学生借助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某些材料去发现问题和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不仅能解释自己遇到的困难,还可学到科学的解决方法。”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一定指按照科学程序进行实验的方法,更是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创造性的方法。美国著名教育家兰本达教授在上《蜗牛》一课时,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当他组织学生观察蜗牛的特征时,有学生竟然说:“蜗牛的味道是咸的。”兰本达教授就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学生回答道:“我把蜗牛放到嘴里尝了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很难想象课堂上竟然有学生会这样做,但美国的学生却做了,而且得到了兰本达教授的表扬:“你真勇敢,老师佩服你!”在这里,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从教材的知识概念出发,按照课本的思路进行教学,规定学生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思维是被束缚的,即使能学到知识也难以灵活运用,且印象不深。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有个形成过程,总是用原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用旧概念去同化新概念。对小学生来说,即使是知识也不能灌输,而要让小孩子先鼓捣鼓捣,认识认识,把他们的想法用他们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的知识他不用去记,不用去背,但一辈子都忘不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从事探究活动,不管他的方法是否得当,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准确。因为学生有他自己不同的探究方法,100个学生有100种语言,如果一味地按照老师的要求,一味地按照课本的要求势必会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如教学《摩擦力》一课,在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条件之后,课本的要求是通过用测力计牵引木块在两个不同的摩擦面上摩擦,观察测力计的读数;有测力计加上不同的重物在同一摩擦面上摩擦,观察测力计的读数来理解哪种情况下省力、费力。这样分步骤地进行实验,乍看起来似乎非常科学,很有条理。但实际上已框死了学生思维的空间。笔者在安排这一课时,没有按照教材的要求。而是把所有的实验材料全部摆在桌上,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来研究物体的摩擦。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探究情绪高涨,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而且在探究中活跃了思维。

三、放手总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方法可以很多。但真理只有一个。探究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最后都要归纳成一条规律,需要学生靠语言来完成知识的内化。以往的教学中,最后的结论一般都是由老师来完成,表面上看似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上学生获得的只是“无思维的语言”。要让学生完全掌握教学的内容,最好是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摩擦力》一课中,笔者把最后的总结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自己归纳,只给他们提供一个关联词:……越……越……然后,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用科学的语言帮助他们精简、提炼,使之成为结论、规律。

四、放手运用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指导生活。小学科学课的知识源于生活,必须归于生活,课堂只是一种媒体,一种中介。教学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学生能不能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当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后,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新知。如《摩擦力》一课的最后,笔者给学生留了一道作业:“请同学们利用课后的时间,在生活中找一找有没有利用摩擦力的例子,并解释为什么,有没有其它解决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只有大胆地“放”手,学生才会积极地“动”手。但并不是说对学生“放任”,关键是教师要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真正掌握“放”与“收”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会在“放”当中得到发展,在“放”当中得到加强。

猜你喜欢

测力计摩擦力蜗牛
例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神奇的摩擦力
自不量力
蜗牛说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神奇的摩擦力
摩擦力做功中需弄清的几个问题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