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的成功范例

2009-07-04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等高线创设实验

潘 尖

在平时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往往会遇到不同的教师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而开展教学。不同的教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各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精彩呈现,使笔者常常为他们的聪明才智而叹服,对我自身也是极大的刺激和震撼,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和感触。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究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探究即探索和研究之意。所谓探究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现有的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受到了老师们高度的重视,在教学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1探究活动选择的材料令人称叹。针对某些不需要专用仪器的探究活动,教师在选择或设计工具和材料时,应遵循从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去寻找的原则。在针对同一内容——《等高线》的教学中,笔者就为五位不同的老师所选择的材料而由衷的赞叹。在这五节课中,教师们给学生呈现的材料各不相同,他们分别用土豆、萝卜、花泥、纸板和泥巴制作了山脉,并且在材料的运用上也各有特点。学生在切割、还原和绘制等高线的过程中,对等高线的理解显然要比自己看书或教师空洞的讲解要深刻得多。

2注重以学生的问题为线索来推动课堂。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正力求摆脱由教师领着学生亦步亦趋的传统授课方式,尽力实现让学生自己搭桥实现跨越地获取知识的方式。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注重以学生为出发点。在引入主题阶段,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情景。例如,在《等高线》的教学中,各位老师基本上都能从等高线的运用上创设情景;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从实际生活中的碳酸饮品上入手创设情景等,然后再通过梳理学生的认识提出课题。课堂上,随时抓住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问题出发组织教学,能够将学习的第一机会和权力交给学生,使得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老师了解了学生对于新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学生后续的学和教师的教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在各个环节都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总结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程序设计并使之浑然一体。探究教学过程一般是:“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结论”,它符合科学探究的规律,也顺应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当然,这一程序也不是不能打乱的,但整个过程基本上要是流畅的。在笔者所接触的课堂上,最大特点是学生自主活动较为充分,参与面广。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始终随学生的思维起伏,在群体思维停滞处给予言语点拔,并辅以材料或器材让学生实践反思。并不直接牵引。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了技能,获取了知识,更锤炼了思维,真正体现了引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4注重通过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来激发其学习欲望。通过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是在探究教学中常常采用的方法。如在《质量守恒》的教学中,当多数同学从“化学反应是一个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出发而同意“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观点时。教师创设了蜡烛燃烧实验。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指针向砝码一端偏移,从而很自然的迸发出寻求原因的欲望和动力。当学生用自己预设的实验方案成功的实现了当初的设想时,他们在分享喜悦的同时也会认识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对获取正确结论的重要性,体验到认识的发展是理论和实践不断交锋和不断融合的过程。

5能够体现科学、社会与技术的关系。在笔者所接触的课堂上,教师们都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体现科学、社会与技术的关系。如在《等高线》的教学中,等高线的运用;《二氧化碳性质》教学中,二氧化碳的运用;《窥视地球内部的窗口——地震》教学中。防震减灾知识、地震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地震预测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等。

当然,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相当多。但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总比亮点好找。如果教师能够把成功的地方多找点,好的经验多积累点,那么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就更会大一点,实施科学探究教学就会走得更远一点。

猜你喜欢

等高线创设实验
创设未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地形图的阅读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五招”破解等高线难点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