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在读中生 理在悟中扬
2009-07-04罗建芳陈长义
罗建芳 陈长义
《诚实与信任》是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这篇课文记叙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视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凡的小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描写手法及其朴实,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
案例
一、设疑导入,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与人交往什么最重要?
生1:快乐最重要!
生2:钱最重要。没有钱,什么也买不到。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希望这个故事能帮你们找到答案。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全文,用横线画出你找到的答案。
(师指名读句子。)
师出示句子,生齐读: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师:课文中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我们该怎样读课题呢?
(师板题,生读课题,说这样读的原因。)
评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三年级学生很熟悉的生活场景,教师的提问激起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带着问题默读全文,效果很好,设计恰当。
二、平凡小事,读中生情
师:文中的“我”为什么这样说?诚实和信任真的比金钱还重要吗?请同学们轻声读第1至第3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
(生自由读)
师: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那天晚上发生韵事?
生4:故事主要讲了“我”驱车从外地回布鲁塞尔的路上,不小心撞碎了停在路旁的一辆小红车的反视镜。
生5:课文主要讲了一天深夜,“我”在驱车回家的路上,由于天黑,看东西不是很清楚,撞碎了路旁小红车的反视镜。
师:你这么补充,故事就完整了。
师:那么,在这个故事中,大家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课文第1至第3自然段,可以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生读后画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后选代表发言。)
生6:我觉得他很诚实,从课文第3自然段中可以看出。
(生读文中句子)
生7:我也有同感。如果他不诚实,他完全可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走掉。可是他还是留下来,并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他联系。
师:同学们有这样的感受吗?让我们来有感情地读读这段文字。
(师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齐读,之后继续交流。)
生8:我觉得他很负责任。当他发现反视镜碎了以后,没有自顾自地往前开,而是往回开了五六十米。
生9:我认为他勇于承担责任,当他发现小红车的车主也违反规定以后,还是自己先主动承担了责任。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这层意思的?(师追问)
生:因为文中说“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超出停车线”说明小红车主人也违规了,“毕竟”、“应该”说明“我”把责任承担起来了。
(生相机圈点)
生10:按照规定,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事故的责任,“我”却承担了全部的责任,这种精神真令人敬佩!
师:你说得真好!你能把这份由衷的敬佩之情读出来吗?
生:能!(生自信地大声读)
师:就是这么个夜晚,“我”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我”联系。同学们,假如你是小红车主人,当你看到这张字条时,你会怎么想呢?
[评析]问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平凡小事发生的特点环境“漆黑的深夜”、“独自一人”,同时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读、议,使学生品悟到在这特殊的环境中“我”的行为及其内心深处的诚实,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阅读,感悟到“我”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使学生繁荣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角色转换。体现价值
(小组内交流)
生11:这是一个多么诚实的人啊!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能主动承担责任,真让我敬佩!
生12:虽然我的车子被撞坏了,可这位先生对我那么尊重、信任,这是多么让我感动啊!
生13:我的车子超出了停车线,也违规了,可这位车主把全部责任承担起来,他的品格多么高尚,我一定要谢谢他。
师:是啊,刚才同学们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所以,事隔三天后,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下面请同桌分角色练读“打电话”部分。
(生同桌分角色读)
师:请两个同学合作,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学生自主选择角色。自由搭配。)
(师生进行评价)
师:让我们有感情地再读读这段对话。
(生分组选择角色对话)
师:让小红车主人感动的仅仅是这张字条吗?
(出示第三次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
生14:使小红车主人感动的是“我”那诚实的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它是最珍贵的。
生15:小红车主人觉得“我”的诚实和对人的信任是很珍贵的,比金钱更重要。
(男女生再次完整地分角色读对话)
师:在对话中,“我”再三地表示歉意,让小红车主人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诚实及对他的信任,而小缸车主人所说的发自内心的话更让我感到他对“我”的馆任。
(师生接读第5~10自然段)
师: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我”后悔什么7
生16:“我”后悔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年龄、职业。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知道了又怎么样呢?(师带着赞赏的眼神高兴地问)
生:知道了就可以和他做朋友啊!
师:你说得真好!
生17:“我”后悔没有机会认识这么一个真诚的人。
生18:“我”不能和他成为朋友,所以“我”感到后悔。
师:同学们,这则感人的故事学完了,相信你对“诚实和信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写下来。
评析通过分角色情感朗读和换位思考的师生对话,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诚实、信任的珍贵。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生思考,练笔并相互交流,师相机点评。)
生19:诚实和信任是一对好朋友,我一定要拥有它们。
生20:真诚的与人交往,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生21:做一个诚实的人,会有很多朋友。
师:同学们一句句发自内0的话,讲得多好啊!“诚实”,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有了“诚实”,“信任”才会在彼此间产生。课文用《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就是要引起人们对“诚信”的关注和思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生齐读课题)诚实和信任。愿大家也能和作者一样,拥有这样的品质。
[评析]教师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所隐含的可贵品质,通过启发学生思考与不同形式的对话,让学生懂得诚实和信任是每个人的基本品质,我们都要拥有他。
[总评]
教学过程如一条涓涓细流,具有生命,充满灵动,沁人心扉。听完这节课,不能不使人具有如此感受。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和三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来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灵活有度的“放”和别具匠心的“引”,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多角度读文本、抓关键词句理解,而且心灵深处受到感染。
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师生角色定位明确。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上课伊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整个课堂中的问题设计,重、难点的教学,都是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进行的;二是教学流程安排合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环环紧扣,紧扣文本,衔接自然;三是读的方式多样。学生在读中解文、读中明理,读中生情,有抓关键读,有换角色读,有细细品读,有浏览概读,等等;四是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的设计与课堂提问以及评价,都体现出教师注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思考习惯的良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