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去探究
2009-07-04夏祥委
夏祥委
摘要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或教科书中去选择并提出问题或课题,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探究。本文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意识途径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完成时,他所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辅助条件去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而当其已有知识不足以生成和建构新思想、新观念时,新旧知识之间就会有一段距离,并表现为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造的火花,就没有学习探究的动力。因此,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学习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发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传统的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由教师操纵,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他们的求异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所以要变革学习方式,就必须重视学习过程中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鉴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前期,务必要做好示范工作,以自身的设疑指导并帮助他们质疑。同时,还要善于指导他们发现问题,进而促使其自主质疑,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探究。
一、指导学生设疑。从课题中发现问题
一节课的头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段,教师若能抓住契机,创造疑境,设置悬念,往往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之产生好奇心或探究心理,让他们由疑到思,尽快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教材中的课题往往是设疑导入的好载体。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一道难解的题”这一节时,就可以紧扣课题,让学生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迫切需要解的题是什么?”“为什么说它难解?”“我们要探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道重大命题,这道‘题关系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解题难度很大,但我们不得不去尝试解决,它究竟是什么呢?”通过多角度自主设疑,让学生对这道“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极欲探究本课的内容,从而很自然地投入到教学中。
二、指导学生读图。在图片中发现问题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源,如历史插图、地图等,都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若能结合图片自主发现问题,进而设计问题探究。则能更轻松地化解疑问,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封面上有三幅图画,教师可以这样指导:“你们能看出这三幅图画的内容吗?从中能获取怎样的信息呢?”这些图片往往容易被学生忽略,若能在不经意处点拨。就可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思考,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左图是正在海上航行的一艘帆船,展示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右上图是中国清朝的乾隆皇帝,虽然他使清朝达到强盛的顶峰,但是从后期开始,中国逐渐在近代史上落伍了;右下图是拿破仑骑在战马上的英姿,由于不断地对外发动战争,最后他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学生通过探究三幅图画,初步了解了14-18世纪对历史发展起到不同推动作用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帮助他们宏观地把握了这一时期中外历史发展的特点。
教师应该巧用图片,捕捉图片的细微之处指导学生发现问题,一方面让他们饶有趣味地感知图片,轻松愉快地解除疑惑;另一方面又使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三、指导学生深思。从无疑处发现问题
所谓“无疑处”,是指教材直接描述的内容。对于这些知识点,学生往往认为已掌握了,但其实并未真正理解,也就是说“无疑”其实是一个假象,并非真正无疑,而是学生未能发现问题,对教材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教师应从无疑处指导学生深入思考,以促使他们进一步探究。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殖民体系瓦解”这一章节中,教材对“殖民体系瓦解”这一内容仅概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世界意义变化的事件之一,是殖民体系的瓦解。从20世纪四十年代亚洲掀起了独立的新高潮……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体系的瓦解。”上述历史内容牵涉的范围极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持续的时间也很长(20世纪四十年代到1990年),整段都以概述性的语言来表达,平铺直叙,学生往往认为从字面中就可以理解全部内容了,但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为什么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掀起独立运动的高潮?”这就是值得深层次探究的。学生经过讨论后,分析得出:德、意、日、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实力大为削弱,并放松了对殖民地的控制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探索从“是什么”提升到“为什么”的高度,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深刻理解,同时又让他们进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提高了其质疑的能力。可见,对于教材中这些看似无疑处,教师应该善于平中见奇,指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火花,激发其探究欲望,从而提高思维品质。
四、借助历史资料。从细节处发现问题
如何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巧妙地将他们引入到对重点知识的探求当中呢?我们可以借助历史资料,让学生在资料的细微处,如历史人物的一句话、一封信、一个动作……诸如此类的细节,都是课堂教学的好素材。借助这些细节内容,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能帮助他们较好地突破学习重点。
例如,人教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一节的重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及原因,其中“中美关系的变化”可以作为解决重点的突破口。如何生动、直观地再现二十多年中美关系的变化过程呢?笔者通过查阅资料,找到了一些关键性的历史细节,将这一变化过程进行了高度浓缩:“在195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规定美国代表团成员不能与周恩来总理握手。1967年,尼克松在美国《外交》志上撰文:“从长远观点来看,我们实在不能让中国永远呆在国际大家庭之外。”1968年8月,尼克松再次声称,不管谁是今后四年或八年的总统,“到头来必须同一个超级大国的共产党的中国的领导人谈判。”1970年9月27日,已经当选为总统的尼克松对美国《时代》周刊发表谈话时说:“如果我在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要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是他第一次以总统的身份公开表示愿意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飞抵北京,还未走下机场,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长达一分钟。
看到这些资料,学生已被这些关键性的历史细节强烈地吸引住了,并急切探究其中的原委,笔者就引用细节指导他们自主提问:“为什么从拒绝握手到主动握手,
这仅仅是礼貌问题吗?”“尼克松为什么热衷于改善中美关系呢?”“促成中美关系的演变有哪些原因呢?”至此,师生的交流互动就水到渠成了,并在热烈的探讨中得出:中美关系在20世纪五十年代是敌对紧张关系,1971年双方开始接触,关系出现转机,1972年关系改善,1979年中美建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外交成就,而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美苏争霸、中苏关系破裂等),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等。笔者借助上述细节材料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重点问题迎刃而解,从而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围绕课文重点,拓展细节,创设情境,从细节处发现问题,无疑是一种好办法,但同时还应注意:选择的细节材料内容要客观真实,表述要规范准确,不能偏离甚至脱离课文重点选材,更不能为选材而选材。细节材料是为教学服务的,若不能恰如其分地选择,就无法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五、开放教学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本来应该共同承担责任。如果学校不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就会使他们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基于对这种观点的认可,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极力鼓励学生:“在我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上。你们中的任何一位都可以在课堂上随时提问质疑,然后,我们共同探讨解决,但是出于礼貌应先举手后发言。”学生听了后,都感到很兴奋,并纷纷表示愿意主动提问。这样,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质疑的氛围也逐渐浓厚。
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的“精神家园”部分时,就放手让学生任意问一些与历史与社会相关的话题,他们都表现得很积极。其中一位学生问:“老师,你说远古人类的寿命很短,一般只活到几岁到10多岁就去世了,那么,当时的人口是如何增长的?”笔者先肯定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然后鼓励该生独立思考,并让其他同学帮助思考解决。学生自由畅谈完以后,笔者再进行小结:所以当时人口数量少,在当时把人口的增长也作为一项评价社会进步的指标,而我们现在却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优生优育。这与我们现在中国推行的计划生育国策一致吗?此外,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客观全面地把握计划生育的概况。又延伸说道:“现今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也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他们是鼓励多生,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国家人少,人口老龄化严重,生产上缺乏劳动力。由此可见,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到底多还是少,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要看这个国家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资源状况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否相协调,这就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的大胆质疑中,教师要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因为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同时,笔者也深切地领悟到,为人师者,要始终坚持以善良为基础,施教中的一切行为都要以爱心为基础,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言行,千万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压制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事实上,他们正是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的,所以教师应主动指导他们解决问题。
指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习惯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之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中,并享受到自我创造的喜悦。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能激发学生探究中的冲动感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能使教师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质。因此,教师要懂得在学生看似简单元疑处,挖掘出有一定难度、深度的问题,即在“无疑之处见有疑”,并在教学中适时“抖”出来,以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从而变“有疑”为“无疑”。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敢于质疑的意识和善于质疑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学才会有深度,有难度,学生也才能在积极的解疑过程中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从而提高科学人文素养。